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6 道试题

1 . 下图为我国部分生态问题的分布区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图示地区主要生态问题的搭配,不正确的是(     )
A.丙地区—土地荒漠化B.乙地区—水土流失
C.丁地区—土壤盐碱化D.甲地区—土地石漠化
2.我国不同地区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不尽相同,这体现了区域的(     )
A.整体性B.联系性C.开放性D.差异性
3.目前治理丙地区生态环境问题的措施不包括(     )
A.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建防护林体系
B.调整农、林、牧用地比重
C.坚持维护生态平衡与提高经济效益相结合的原则,以防为主,因地制宜地进行综合整治
D.跨流域调水,扩大棉花种植面积

2 . 乌蒙山片区位于云贵高原和四川盆地结合部,地表崎岖,常年过度开垦,生态环境脆弱,成为我国深度连片特困区。下图为“乌蒙山片区贫困村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地区因过度开垦产生的环境问题有(     
①水土流失②粮食减产③森林减少       ④土地石漠化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该地区为消除贫困而采取的措施中,不可行的是(     
A.扩大耕地,满足粮食需求B.教育扶贫
C.发展特色产业D.异地搬迁
2021-03-24更新 | 116次组卷 | 3卷引用:17.3 区域生态环境保护与脱贫(练习)-2022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练测
3 . 某校中学生赴长江上游支流大宁河(重庆段)进行野外实习。下图为大宁河流域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任务一:考察流域地形。


(1)概述该流域主要地形特征。

任务二:走访水文站,查阅文献,获取相关数据,如下表所示。

子流域名称

侵蚀量(万吨/年)

输沙量(万吨/年)

东溪河

114.3

52.3

西溪河

91.9

48.8

后溪河

63.7

24.0

平定河

51.2

19.5


(2)绘制统计图,说出该流域侵蚀量与输沙量的关系。

任务三:调研流域的综合治理。


(3)简述该流域水土流失产生的原因和治理措施
2021-03-19更新 | 178次组卷 | 6卷引用:重难点03 水、河流、湖泊-2021高考地理【热点·重点·难点】专练
4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某校学生赴陕西省绥德县王茂沟流域考察黄土丘陵沟壑区的淤地坝建设。同学们了解到,该流域自1953年开始建设淤地坝,经过多年的改造、调整和完善,形成了非常完备的淤地坝体系,现存不同类型的淤地坝数十座(下图),当地农民告诉同学们,这里的农田以前以坡耕地、梯田为主,单位面积产量低,特别是坡耕地基本靠天吃饭,每年夏秋季节,沟道坡面滑(崩)塌现象严重;淤地坝建成后经拦泥淤地,部分坝地可开垦为高产农田,增加的坝地农田促进了坡面耕地退耕还林还草措施的推行;据当地水文站统计,王家沟流域的淤地坝体系建成后,沟道坡面滑(崩)塌现象逐渐绝迹。



(1)据图指出该流域不同类型淤地坝的数量差异及分布差异。
(2)和坡耕地相比,说明该流域坝地农田种植农作物高产的原因。
(3)该流域淤地坝体系建成后,沟道坡面滑(崩)塌现象逐渐绝迹。解释其原因。
2021-03-13更新 | 737次组卷 | 14卷引用:押大题07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备战2021年高考地理之考前押大题

5 . 北洛河位于黄土高原中南部,是黄河下游河道泥沙的主要来源区之一。研究表明,北洛河流域植被的变化与人类活动、地貌和气候关系密切。下图示意北洛河流域及各分区两个时段植被覆盖度变化分级。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987-2007年北洛河流域各分区植被覆盖度变化最小的是(     
A.丘陵沟壑区B.高堀沟壑区C.土石山林区D.阶地平原区
2.1987~2007年北洛河流域(     
A.河流含沙量减少B.降水量显著增加
C.蒸发蒸腾量减少D.坡面径流量增加
2021-03-09更新 | 474次组卷 | 4卷引用:14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2022届高三一轮复习高频考点拔高突破卷(自然地理)
6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问题。

坡耕地一般是指在坡度6-25°之间的地貌类型上顺坡向开垦的旱地,具有平整度差、跑水跑肥跑土严重、作物产量低的特点,黄河河口-龙门之间黄土高原区域内(下图)人口多,坡耕地数量多。2000年以来,政府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在此区域进行了大规模的生态建设活动,如坡耕地改梯田、打坝淤地等,目前该区域内的坡耕地占比大幅度减小。



(1)简述图示区域内坡耕地数量众多的原因。
(2)说出政府大力推进坡耕地改梯田工程的目的。
(3)有专家建议“禁止在坡度25°以上黄土地貌区的陡坡地开垦种植农作物”,请说明该建议的合理性。
2021-02-12更新 | 392次组卷 | 2卷引用:2021年北京市高考地理试题(非选择部分)
2021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陇东黄土高原分为丘陵沟壑、高塬沟壑和土石山地三大类型。庆阳马岭以北的黄土丘陵沟壑区,海拔1200~1800米,沟壑纵横,水土流失严重;马岭以南,泾河以北的黄土高塬沟壑区,海拔1200~1600米,塬面平坦,如董志塬面积910.7平方千米,是我国最大的、比较完整的一片黄土塬地。

材料二   陇东黄土高原气候是温带季风气候,具有大陆性气候特点。各气候要素从东南向西北递减或递增,兼具垂直气候变化特点。黄土是一种优质的农业土壤,它富含腐殖质,而且土体疏松多孔、分布均匀、土层深厚。黄土中含有可溶性盐类。

材料三   甘肃省国家生态安全屏障五大综合试验区示意图



(1)简述黄土丘陵沟壑区水土流失严重的自然原因。
(2)陇东黄土高原是黄土高原区除汾渭平原外,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条件较好,农业综合开发潜力较大的地区。简述其农业发展有利自然条件。
(3)陇东陇中黄土高原地区治理的根本措施是_______。
2021-02-03更新 | 616次组卷 | 2卷引用:地理视角解读《航拍中国》-第二季 第四集 甘肃

8 . 定西市位于甘肃省中部,属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为暖温带半湿润一中温带半干旱区。风沙危害和水土流失是定西市社会经济发展的自然障碍。改革开放以来,定西市把培育壮大草牧业作为实施生态立市、摆脱贫困和实现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走出了一条“立草为业、草畜并举、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高效循环经济发展新路。下图示意定西市位置、地形与河流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定西市发展草牧业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A.丘陵沟壑多,阳光充裕B.土壤肥沃,夏季降水多
C.河流发育,灌溉水源多D.山坡缓,利于草类生长
2.定西市“立草为业、草畜并举”生产模式的特点是(     
A.生产优质牧草和牲畜,适应市场需求B.延长牧业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
C.培育优质牧草,生产优质畜产品D.劳动力需求量大,劳动强度大
2021-02-01更新 | 705次组卷 | 6卷引用:热点03 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2021年高考地理【热点·重点·难点】专练(全国通用)

9 . 云南元阳以水田为主的哈尼梯田(图1)和山西昔阳大寨旱地梯田(图2)是我国南北方山区人民可持续利用土地资源、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典型代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两地均形成了坡面“上部林地+下部梯田”的空间结构,林地对梯田的主要生态保护功能是(     
①防止山洪对梯田的毁坏       ②为梯田提供养分
③防止大风对梯田的毁坏       ④为梯田涵养水源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与大寨梯田相比,哈尼梯田土地可持续利用的独特性是(     
A.防止水土流失导致土层变薄
B.防止水分流失加剧土地干旱化
C.防止土壤侵蚀导致土壤养分流失
D.防止有机质快速分解与淋溶加剧养分流失
2021-01-25更新 | 1451次组卷 | 13卷引用:热点05 绿色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2021年高考地理【热点·重点·难点】专练(全国通用)
10 . 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某校中学生赴河北阳原泥河湾地质遗址自然保护区野外实习。该保护区内有多处旧石器时代遗存。图甲为泥河湾地质遗址自然保护区位置示意图,图乙为某同学在此拍摄的地貌景观图。


任务一 考察泥河湾地质遗址自然保护区的地貌


(1)描述图甲所示区域的地形地貌特征。

任务二 考察古人类遗址分布与古地理环境的关系

在图丙所示区域发现了为数众多的旧石器时代古人类遗址,证实了当时该地适宜古人类生活。



(2)描述图丙所区域古人类遗址的分布特征,推测当时古人类的生存条件。

任务三 调研图示地区的生态问题


(3)指出泥河湾遗址所在区域(图甲)主要生态问题及治理措施。
2021-01-23更新 | 328次组卷 | 5卷引用:重难点11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2021年高考地理【热点·重点·难点】专练(全国通用)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