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

当树木倒在山坡上时,它们通常会连根拔起附着在根部的土壤,在坡面留下土坑,松动的土壤堆在坑外形成土丘,构成倒树“坑一丘”系统。研究表明,倒树“坑一丘”系统通过改变物源条件和动力条件影响坡面水土流失过程。图示意倒树“坑—丘”系统剖面。



评价倒树“坑—丘”系统对坡面水土流失的影响。
2022-12-15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重点高中新百年竞优联考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考试地理试题

2 . 研究森林土壤水分是揭示森林生态系统功能、评价森林环境综合效益的基础。鹤北流域坡向朝向正西,林带为高大乔木,但林下草被生长旺盛,林带两侧均为农地,种植大豆。下图示意黑龙江省鹤山农场鹤北流域2号小流域的横坡林带和8号小流域的顺坡林带不同位置1m深处土层监测期内平均含水量的变化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横坡林带、顺坡林带土壤含水量都远低于林带两侧,主要是因为林带(     
A.截留较少B.下渗较少C.降水较少D.蒸腾较强
2.导致横坡林带上坡和下坡土壤含水量差异主要原因是(     
A.上坡大气降水多于下坡B.下坡蒸发大于上坡
C.林带拦截部分上坡径流D.上坡坡度小于下坡
3.顺坡林带内部北侧边缘土壤含水量高于南侧边缘,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风力大小B.光照条件C.土壤结构D.人类活动

3 . 土壤是环境各要素综合作用的产物,不同地域土壤性状差异较大某中学暑假进行研学旅行,野外考察东北平原、江南丘陵和陕北高原的土壤特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江南丘陵相比,东北平原的土壤(     
A.土层厚度薄B.腐殖质累积量大
C.降水淋溶作用强D.微生物分解作用强
2.与另两地相比,陕北高原的土壤最显著的优势是(     
A.有机质含量高B.通气透水性好
C.土壤紧实度高D.水分条件好

4 . 长江经济带历经多年的开发建设,实现了从“区域经济”到“流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长江作为“黄金水道”成为了资金、人口、资源等多要素流动的大动脉。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成渝城市群和长三角城市群,简述成渝城市群经济发展的优势区位条件。

近十年间,仅上海就有179个项目、投资1360亿元的产业向武汉、重庆等城市转移。转移产业以汽车制造、电子信息制造、纺织业、高端装备制造业等为主。


(2)说出上海产业转移对武汉、重庆等城市带来的有利影响。

云贵的喀斯特地区是长江重要的水源涵养区,近年来出现了严重的“石漠化现象”(下图),石漠化是指在石灰岩地区,长期以来自然植被不断遭到破坏,暴雨冲刷加强,导致地表土壤缺失,基岩裸露、地表呈现类似荒漠景观的现象。



(3)说明云贵地区“石漠化”对长江流域的不利影响。
2020-11-17更新 | 617次组卷 | 6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月考地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读我国著名苹果产区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1.与烟台苹果产区相比,阿克苏苹果产区的优势条件是(     )
A.热量丰富B.土壤肥沃
C.昼夜温差大D.劳动力丰富
2.与北方四大苹果产区相比,云南昭通发展苹果生产的有利条件是(     )
A.上市较早B.气温年较差大
C.昼夜温差大D.交通便利
3.洛川种植苹果的生态效益是(     )
A.防治盐碱化B.遏制草场退化
C.增加湿地面积D.减少水土流失

6 . 这片广袤的黄土地已经被水流蚀割得沟壑纵横,支离破碎,四分五裂,像老年人的一张粗糙的皱脸——每年流入黄河的泥沙就达十六亿吨!就在这大自然无数黄色的皱褶中,世世代代生活和繁衍着千千万万的人。无论沿着哪一条“皱纹”走进去,你都能碰见村落和人烟,而且密集得叫你不可思议。(引自路遥《平凡的世界》),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文中“黄土地”所在的地形区(  )
A.受降水影响形成深厚土层和沟壑B.地处温带草原和荒漠过渡地区
C.有革命圣地延安及特色窑洞景观D.农业地域类型为传统稻作农业
2.生活在这里的人们(  )
A.受热量条件制约,选择在河谷地区修路建村
B.借黄土肥沃优势,发展了大规模机械化农业
C.不合理耕作破坏植被,导致石漠化现象严重
D.通过植树种草及打坝淤地进行有效水土保持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