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9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黄土高原是中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2021年暑假某中学地理研学小组到黄土高原某区域开展以“小流域综合治理”为主题的活动。出发前,小组成员通过查找资料了解到,黄土塬、黄土梁和黄土峁是黄土高原的基本地貌形态,黄土塬为顶面平坦宽阔的黄土高地,又称黄土平台,长条状的黄土丘陵叫黄土梁,黄土峁为穹状或馒头状黄土丘。

材料二研学小组到达该区域后,选择了合适的观察位置,从该地点向东望去,正前方是一条狭长的黄土梁,黄土梁上分布有黄土峁,正后方地形较平坦开阔。小组成员还在沟谷坡面上看到梯田、防护林等防治水土流失的工程措施。

材料三图为研学考察区域等高线地形图与黄土塬、黄土梁和黄土峁地貌景观图。



(1)判断①~④四个地点中研学小组进行地貌观察时所选的位置,并说明选择的合理性。
(2)说出形成黄土塬、黄土梁和黄土峁的主要外力作用,并根据地貌演变的过程按照形成时间由早到晚对其进行排序。
(3)研学小组从当地相关部门了解到,当地通过在坡度角小于15°的山坡上修筑梯田、在坡度角大于15°(tan15°=0.268)的山坡上营造防护林等工程措施,减轻水土流失。说出斜线部分采取的工程措施,并分析该工程措施在水土流失治理中的作用。
2024-01-05更新 | 10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江阴市普通高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2 . 流水地貌是由流水塑造而形成的地表形态。据图完成下列小题。



1.在图中所示河岸,流水作用主要表现为侵蚀的有(     
A.WB.ZC.W+YD.W+Y+Z
2.若图示河段形成“地上河”,其成因可能是(     
①河道弯曲,水流不畅                                 ②修建大坝、泥沙淤积
③植被破坏,水土流失                                 ④地壳断裂、局部抬升
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
3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也是世界上黄土覆盖面积最大的高原。黄土高原地表植被稀疏,千沟万壑,支离破碎。图甲为黄土高原范围示意图,图乙为黄土高原各沉积物带分布示意图。



(1)指出黄土高原所属地貌类型,并说出造成黄土高原地表支离破碎的外力作用。
(2)判读图乙中沙黄土、黄土、黏黄土颗粒直径大小,并说明理由。
(3)简述黄土高原地表形态特征对当地生产生活的不利影响。
4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航拍中国》是一部以空中视角立体化展示中国自然和人文风貌的纪录片。暑期,小王同学观看了《航拍中国一甘肃》,不仅领略了甘肃大美河山,还做了地理笔记。

材料二:下图为中国部分区域示意图及四地景观图。



(1)透明梦柯冰川是祁连山区最大的山谷冰川,在甲冰川的侵蚀下会形成两壁____、谷底____的冰川槽谷。近年来,受____影响,冰川不断退缩。
(2)素有“天下黄土第一塬”之称的董志塬在____作用下变破碎,____(生态环境问题)严重。试从水循环角度说明植树造林对该问题的治理作用____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要用系统思维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治理。”下图为我国某地地貌示意图,该地景观类型丰富,山水林田湖草风景如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地位于我国的(     
A.江南丘陵B.青藏高原C.四川盆地D.云贵高原
2.有关该地貌形成过程叙述正确的是(     
A.地壳抬升,流水侵蚀B.断裂下陷,流水侵蚀
C.地壳抬升,冰川侵蚀D.断裂下陷,海浪侵蚀
3.该地区最容易发生的生态环境问题和治理措施正确的是(     
A.土地沙漠化,减少开垦开发B.水土流失,植树造林种草
C.土壤盐渍化,改进灌溉方式D.土壤污染,增施有机肥料
6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广西环江峰丛是基座相连的成片山峰,山峰环绕着洼地。山峰坡度陡,土层薄,一旦植被破坏,水土流失现象严重。洼地地形坡度小,耕地主要集中在此处(下左图)由于裂隙发育,这些耕地不易储水;常出现“雨时涝、晴时旱”现象。因此,该地区生态脆弱,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2001年科研人员在广西环江峰丛山地采取立体生态农业模式(下右图),既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又提高农民收入。对一些生存条件恶劣或者居住分散的地区,实施异地生态移民。



(1)从降水和地貌角度,分析该地区耕地出现“雨时涝、晴时旱”的原因。
(2)从生态和农民收入角度,分析当地采用立体生态农业模式的优点。
(3)从生态和农民收入角度,分析在生存条件恶劣地区实行异地生态移民的积极意义。

7 . 当降雨强度大于下渗强度,地表开始出现细小水流时,坡面土壤受冲刷会产生细沟。根据土壤粒径与黏结性,可将黄土高原中部和南部划分为不同类型粘土区。下图示意黄土高原四类黏土区的南界线。土壤有机质含量与黏结性呈正相关,土壤粒径与黏结性呈负相关。研究发现,在降水、地形和坡度等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图示区域实验点②处比①处形成细沟时间早,细沟侵蚀发育更显著。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只考虑自然因素对土壤形成的影响,则I→IV土壤的(     
A.粒径增大B.黏结性下降C.有机质减少D.透水率降低
2.导致图中四类黏土由北向南粒径大小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夏季风强度B.冬季风强度C.热量条件D.太阳辐射
3.相同降水条件下,实验点②处比①处细沟侵蚀发育更显著的主要原因是(     
①径流下渗少②植被覆盖率低③土壤孔隙大④土壤有机质高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4.为减缓南部黄土区细沟发育,以下举措可行的是(     
A.减缓地面坡度B.减少植被覆盖C.夯实耕作土层D.增大灌溉水量
2022-10-29更新 | 993次组卷 | 7卷引用:陕西省宝鸡市千阳县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复习地理试题
8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黄土地貌一种独特的地貌形态,它对当地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有着巨大的影响。图中甲乙丙分别代表黄土塬、黄土梁和黄土峁,它们是黄土高原的基本地貌形态。随着时间的推移、黄土高原的地表发生显著的变化,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越来越严重,为减少这种影响,国家采取大量的工程和生物措施,使其环境得到极大的改善。



(1)指出甲图所示黄土地貌形成以来因流水侵蚀而发生的变化。
(2)根据侵蚀程度,指出甲、乙、丙所示黄土地貌演变的过程,并说明判断理由。
(3)阐述黄土地貌的演变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
(4)该区域是黄河三角洲主要的沙源。环境改善后,推测未来黄河三角洲面积的变化并说明理由。
2022-09-16更新 | 350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铜梁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9 . 永和县隶属于山西省临汾市,地处黄土高原,黄河中游晋陕大峡谷东岸。境内梁峁重叠,沟壑纵横,生态环境问题突出。下图为永和县境内黄河及地形地貌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永和县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A.土地盐碱化B.水土流失C.土地荒漠化D.酸雨
2.为治理上述生态环境问题,缓坡修筑梯田主要改造的是(     
A.气候B.地形C.植被D.水文
2022-09-04更新 | 10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高邮市临泽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模拟考试(二)地理试题
12-13高二上·陕西渭南·期中

10 . 读我国某地区生态环境问题成因与危害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所示的某生态环境问题是(     
A.土地荒漠化B.臭氧空洞C.水土流失D.全球气候变暖
2.图示生态环境问题最严重的地区是(     
A.黄土高原B.塔里木盆地C.东北平原D.长江三角洲
2022-09-02更新 | 459次组卷 | 30卷引用:河北省定州市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