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8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喀斯特峰丛是基座相连的成片山峰,山峰环绕着洼地。这些山峰坡度陡、土层薄,一旦植被被破坏,就容易出现水土流失,产生石漠化现象。下图为我国西南地区某喀斯特地貌景观图。

(1)地下喀斯特地貌以____为主,其中甲处地貌名称为____,乙处名称为____
(2)说明该地喀斯特地貌发育的气候和地质条件。
(3)简述该峰丛地貌对当地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
2024-04-27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惠州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黄土高原常见的黄土地貌景观有黄土塬、黄土梁、黄土峁(如下图1)。

材料二、鱼鳞坑是黄土高原地区陡坡地植树造林的整治工程。下图2为黄土高原某地等高线地形图,下图3为鱼鳞坑示意图。


(1)识别图2中甲、乙、丙三处的黄土地貌景观,并说明判断依据。
甲:____;判断依据:顶部____,边缘____(填“陡峭”或“平缓”)。
乙:____;判断依据:地貌形态呈____状,等高线____(填“密集”或“稀疏”)。
丙:____;判断依据:地貌形态呈____状,顶部平缓,两侧____(填“陡峭”或“平缓”)。
(2)简析鱼鳞坑有利于植被成活的原因。
2024-02-06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龙岩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查地理试卷

3 . 位于黄河入海口处的黄河三角洲是世界上面积增长速度最快的三角洲,形成三角洲的泥沙多来自黄河中游的黄土高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科学研究证实黄土高原上覆盖的黄土来自我国西北及蒙古、中亚等戈壁沙漠地区,其主要地质作用是(     
A.地壳抬升B.地壳下降C.流水作用D.风力作用
2.黄河三角洲面积的扩大得益于(     
A.流水作用B.风力作用C.冰川作用D.海浪作用
3.能够减缓黄河三角洲增长速度的人类活动是(     
①大规模修建梯田②陡坡建鱼鳞坑③开山挖沙取石④退耕还林还草
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④
2024-01-24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育英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卷
4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鱼鳞坑是黄土高原常用的生态整地模式之一,鱼鳞坑是在较陡的山坡上有序挖掘状若鱼鳞的半月形坑穴,并在坑内栽种植被,可起到保土、保水、保肥的作用。近年来,随着黄土高原鱼鳞坑等生态整治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科学家发现黄河三角洲的范围有所缩小,一部分海岸线向内陆退缩。图为鱼鳞坑景观图。



(1)说明鱼鳞坑有利于植被生长的原因。
(2)指出黄土高原生态整治工程对当地自然环境带来的有利影响。
(3)说明黄土高原植被恢复与黄河三角洲范围缩小的关联性。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图为某区域水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甲代表的水循环环节名称:____
(2)图中M处参与水循环类型是____,简述判断理由____
(3)我国南水北调工程是人类对水循环的____(图中字符表示)环节施加影响,其主要目的是____
A.缓解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   B.缓解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   C.增加下渗   D.增加蒸发
(4)①处地层比⑤处地层中化石生物的等级更____(高级/低级)。
(5)鱼鳞坑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黄土高原地区陡坡地植树造林的整治工程(下图所示)。鱼鳞坑工程是在山坡上挖掘有一定蓄水容量、交错排列、类似鱼鳞状的半圆形或月牙形土坑,坑内蓄水,植树造林,因俯视形状看起来像鱼的鳞片一样,所以叫鱼鳞坑。下图示意鱼鳞坑剖面运用水循环相关知识说明鱼鳞坑对径流的影响____
2024-01-16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黄河流域的地貌景观图及甲、乙、丙、丁四地的景观图。据图完成下列问题。



(1)甲地景观的主要成因是_____作用,据图判断,该景观上部岩石的坚硬程度比下部_____(大或小)。
(2)根据三个区域的地理位置,可推断①~③黄土颗粒依次变_____(粗或细)。
(3)黄河携带大量泥沙到达丁处,由于流速减缓,泥沙会大量堆积,从而形成的地貌为_____(填地貌名称)。近年来黄土高原植被覆盖率提高,丁地貌面积将_____(填“变大”或“变小”)。

材料二宁夏沙坡头地区位于腾格里沙漠东南缘,包兰铁路经过此地。乙地位于宁夏沙坡头铁路两侧的草方格沙障工程。


(4)贺兰山以西的腾格里沙漠地区,分布有大量的新月形沙丘,根据沙丘的走向,判断该地的主导风向是_____
2024-01-14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自贡市蜀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

7 . 陕西省某小流域自1953年开始建设淤地坝,经过多年的改造、调整和完善,形成了完备的淤地坝体系,现有不同类型的淤地坝数十座(下图)。该流域的农田建坝前以坡耕地、梯田为主,单位面积产量低,特别是坡耕地基本靠天吃饭。淤地坝建成后,部分坝地开垦为高产农田,增加的坝地农田,促进了坡耕地退耕还林还草措施的推行,在提高当地经济效益的同时,还改善了当地的生态条件。完成下面小题。



1.和坡耕地相比,该流域坝地成为高产田的主要原因有(     
A.土层深厚,土壤肥沃B.坡度和缓,耕作便利
C.坡向朝阳,光照充足D.地形闭塞,风灾较少
2.该流域淤地坝体系的形成,可以使当地(     
A.降水量增加B.水污染减轻C.沟道坡面滑坡减少D.涵养水源能力增强

8 . 地名常和所在地特定时期的地理环境有关。下图示意黄土高原西北部某区域,该区域有1700多个行政村,其中85%以上的村名与自然要素或地理方位有关,完成下面小题。



1.该区域很多村名带有“河”“柳”字样,与其相关的自然要素分别是(     
A.水文、植被B.地貌、水文C.植被、地貌D.水文、地貌
2.近些年、甲地区大部分带有“河”“沟”“湾”等字样的村名已与实际不符。表明甲地区(     
A.风俗习惯改变B.自然环境变化较大C.人口迁徙频繁D.土地利用结构稳定
3.图示区域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A.地面下沉B.土壤酸化C.土地石漠化D.水土流失
2024-01-06更新 | 16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多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地理试题
9 . 阅读图表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表是某地理兴趣小组模拟流水地貌形成过程的实验用品和实验步骤。

实验用品可升降水槽(下图,A面不光滑)、掺杂少量沙子(颗粒粗细不一)的土壤、长嘴水壶、量角器、直尺。


实验步骤
1.在水槽A面铺上一层较厚的土壤。
2.将倾斜角度α调至25°,从斜面A顶端用长嘴水壶缓缓倒水,使水流呈线状,直至B面形成较明显的扇状堆积体为止。
3.加快在斜面A顶端倒水的速度,倒水时间和其他操作同步骤1、2。
4.将倾斜角度α调至35°,倒水时间和其他操作同步骤1、2。

(1)说出该实验模拟的地貌类型。
(2)推测实验中B面扇状堆积物颗粒粗细分布规律,并说明原因。
(3)对比实验步骤2~4,指出两次改变实验参数的目的。
(4)该实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模拟水土流失的形成过程。针对三次实验结果的差异,指出防治水土流失的有效措施。
2023-12-10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卷
10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下图为黄土高原较陡山坡上有序挖掘出的半月形坑穴,呈品字形交错排列,状若鱼鳞,称为鱼鳞坑。鱼鳞坑具有一定的蓄水能力,再加上植树造林,可保持水土。

材料二:浙江某中学组织地理野外考察,拍摄到黄土高原部分地貌类型如下。黄土塬指顶面平坦宽阔的黄土高地,黄土梁指条带状的黄土丘陵,黄土峁指沟谷分割的穹状或馒头状黄土丘。



(1)用直线正确连接拍摄的照片与地貌类型。

黄土塬、黄土梁、黄土峁

____________


(2)从水循环角度,说明鱼鳞坑保持水土成因。
2023-12-06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五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