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生态脆弱区是指抗干扰能力弱、易于退化且难以恢复的地区,往往是两种不同类型生态系统的交界过渡区域。东北林草交错区是我国生态脆弱区之一。下图为东北林草交错区示意图。

(1)分析东北林草交错区生态脆弱的自然原因。

近年来,地处东北林草交错区的兴安盟大力开展草原保护与修复工程,通过草原虫害防治项目,向当地牧民发放草原灭蝗牧鸡16万只。随着养鸡规模的扩大,实现了生态保护与经济效益双赢。

(2)说明当地牧民饲养草原牧鸡的好处。

东北林草交错区针对工程创面生态修复困难、工程护坡维护成本高等问题,在较干旱的区域采取了植生袋修复的方法。植生袋内部填充土壤和营养成分,具有透水不透土的过滤功能,不限制植物根系的生长,随时间推移,护坡愈加牢固。下图为两种护坡方式景观图。

(3)结合当地自然和人文环境特点,说明植生袋护坡在生态修复中的作用。

2 . 谷坊是在易受流水侵蚀的沟道中为了固定沟床而修筑的土、石建筑物,坝高一般1~3米。专家提出增加沙棘植物“柔性坝”,组成综合生物、工程坝系网。沙棘植物柔性坝是按一定株距和行距垂直于水流方向交错种植的若干行沙棘植物。下图为内蒙古准格尔旗西召沟的综合生物、工程坝系网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谷坊的修建可使(     
A.流速降低侵蚀减轻B.径流中含沙量增加C.沟道下蚀作用增强D.下游土壤肥力增加
2.柔性坝的主要作用是(     
A.涵养水源增加径流量B.绿化河道美化环境
C.利于保护生态多样性D.进一步增加沉积量
2023-10-10更新 | 114次组卷 | 6卷引用: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

3 . 公路、铁路等建成后,要对施工后的道路两侧坡面进行工程加固,再通过恢复地表植被来减少水土流失的影响。某研究小组于2009年4月构建了G85成渝高速永川段试验区,在试验区内分别构建了草本、灌木,乔木、草一灌一乔混合四种初始乡土植被类型,并进行了为期5年的观察,下图为试验期间不同初始植被配置所在边坡的产沙模数的变化差异,模数越大,产沙量越大。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在植被恢复初期草本型植被治理水土流失效果最明显,其原因是(     
A.草本植物适应性强生长快B.早期种植草本,其物种多样性显著
C.草本能快速固定表土D.草本对强降水缓冲作用显著
2.下列因素中对混合型植被在后期保持水土能力强影响较小的是(     
A.物种多样性极突出、生态稳定B.具有垂直分层结构对雨水拦截、缓冲作用
C.枯枝落叶对土壤的发育和保护作用D.乔木、草、灌的根系立体纵横交错的固土作用

4 . 就在这大自然无数黄色的皱褶中,世世代代生活和繁衍着千千万万的人。无论沿着那一条“皱纹”走进去,你都能碰见村落和人烟,而且密集得叫你不可思议——《平凡的世界》。下图为黄土高原局部等高线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密集得叫你不可思议”的村落最可能位于图中的(     
A.甲B.乙C.丙D.丁
2.材料中村落布局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气候B.土壤C.矿产D.河流
3.黄土高原的人们通过平整土地防治水土流失,其作用原理不包括(     
A.增加地表径流下渗量B.减缓径流速度
C.减少地表冲沟的形成D.减小黄土疏松度
2020-06-27更新 | 192次组卷 | 3卷引用:四川省内江市第六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入学考试地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东北地区是重要的粮食主产区和商品粮基地,高强度的农业垦殖造成了严重的水土流失。侵蚀沟的形成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研究表明,地形是主要的影响因素,坡度、坡向、海拔等地形因子对坡面土壤侵蚀强度均可产生影响,从而导致侵蚀沟发育、分布和形态特征的差异。侵蚀沟快速发展,其危害日益加剧。下图示意2021年东北低山丘陵区不同坡向的侵蚀沟特征值变化。

   

(1)研究发现,相同坡度的坡顶与坡底,坡顶处侵蚀沟数量少。分析其原因。
(2)与阴坡相比,判断阳坡侵蚀沟发育程度的强弱,并阐述原因。
(3)分析侵蚀沟的发育对耕地的危害。
2023-09-04更新 | 141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初调研检测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