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贵州双河溶洞群位于川黔南北褶皱带北部区域,溶洞洞顶区域海拔600~1700m,主要有峰丛、洼地、峡谷等地貌形态。洞顶区域有美丽的田园、森林、温泉等,人类活动频繁。该区域地质构造简单,易发生洪涝灾害,石漠化(亦称石质荒漠化。是指因水土流失而导致地表土壤损失,基岩裸露,土地丧失农业利用价值和生态环境退化的现象。)、水土污染等问题较严重。下图示为洞顶区域局部地质构造。


(1)分析当地出现石漠化的原因。
(2)当地易发生洪涝灾害且对洞穴景观产生破坏,对此作出合理解释。
(3)针对洞顶的地质现状,请你为保护该地环境提出可行性措施。
2024-04-04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南仓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题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其干流呈巨大的“几”字形,曲折向东流入渤海。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例如人们利用黄河水灌溉、发电,还开发了许多旅游资源。但是黄河也给人们带来了许多灾难。例如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黄河流域旱涝灾害严重,民间对此有“大雨大灾、小雨小灾,无雨旱灾”的描述;黄河在春季易发生凌汛,在干旱严重时下游出现断流现象。读黄河流域示意图。

   
(1)黄河历史上洪涝灾害多发与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严重有关。简述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的主要原因。
(2)洪涝、盐碱、缺水、风沙是黄河下游经常出现的问题,根据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简述黄河下游经常出现洪涝、盐碱、缺水的原因。
(3)为共同抓推进大治理,保障黄河的长治久安,黄河中上游地区应该采取的治理措施。
2024-04-03更新 | 162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滨海新区田家炳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3 . 长江上游量大面广的陡坡耕地,既是当地农民赖以生存的基础,也是区域粮食自给和国家粮食安全保障的重要补充。基于对当地农民采用的“大横坡+小顺坡”耕作模式(见下图)的调查,专家分析了其优点,并提出了改进方案。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长江上中游坡耕地水土流失严重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A.地势高,气温低B.夏季降水集中C.耕作习惯落后D.石灰岩分布广
2.横坡沟的主要生态作用是(     
A.沉积泥沙B.方便耕作C.提高肥力D.提高产量
3.与坡地改梯田工程相比,该模式(     
A.水土保持效果好B.劳动力需求量少C.资金需求量更多D.需要更深厚土壤

4 . 淤地坝是黄土高原地区人民在长期水土保持实践中独创的治理水土流失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工程措施。下图示意淤地坝结构,完成下面小题。

1.淤地坝的作用是(     
A.沿等高线修筑,可以截流蓄水B.在沟道中修建,用于淤泥造地
C.成品字形排列,利于树木成活D.在沟道中修建,用于稳定沟坡
2.治黄先治沙,治沙先治水,说明(     
A.要对全流域进行统筹调度B.放水冲沙是解决黄河水害的根本措施
C.水土保持利于调沙减淤D.黄河含沙量大是水量不足的主要原因
3.淤地坝造成的影响是(     
A.蓄水使水库发电能力增强B.河口三角洲面积增速变快
C.流域生物多样性减少D.减少下游的洪涝灾害
2023-03-22更新 | 277次组卷 | 5卷引用:天津市宁河区芦台第一中学桥北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学习诊断地理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图为我国部分生态问题的分布区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图示地区主要生态问题的搭配,不正确的是(     
A.丙地区—土地荒漠化B.乙地区—水土流失
C.丁地区—土壤盐碱化D.甲地区—土地石漠化
2.目前治理丙地区生态环境问题的措施不包括(     
A.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建防护林体系
B.调整农、林、牧用地比重
C.坚持维护生态平衡与提高经济效益相结合的原则,以防为主,因地制宜地进行综合整治
D.跨流域调水,扩大棉花种植面积
6 . 读中国水土流失严重地区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说明我国水土流失严重地区的分布特征,并从地形、气候、经济发展特点等方面分析水土流失产生的原因。
(2)针对图中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治理水土流失应采取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2021-07-06更新 | 347次组卷 | 10卷引用:天津市宁河区芦台第一中学桥北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学习诊断地理试卷
7 . (2018·新课标卷)地处黄土高原的汾川河流域多年来植被覆盖率大幅度提高。20137月,汾川河流域降水异常增多,下表为当月6次降水过程的时长、降水量和汾川河洪峰情况。第5次降水形成的洪水含沙量低,第6次降水形成的洪水含沙量极高。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降水序号降水历时(天)降水量/mm汾川河洪峰情况
1253.0无明显洪峰
2480.3无明显洪峰
35100.1无明显洪峰
4273.2无明显洪峰
5290.7洪峰流量346m3/s
6254.4洪峰流量1750m3/s
1.汾川河流域植被覆盖率大幅度提高能够
A.减小降水变率B.减少河水含沙量C.增加降水量D.加大河流径流量
2.5次降水产生洪峰原因是此次降水
①历时长   ②强度大   ③下渗少   ④植被截流少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3.6次降水产生的洪水含沙量极高,其泥沙主要源于
A.河床B.沟谷C.裸露坡面D.植被覆盖坡面
2018-06-09更新 | 10292次组卷 | 48卷引用:天津市南仓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