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2 道试题

1 . 为探究人类破坏植被对诱发水土流失的影响,某地理实验小组以某地的3个坡度为27.5°的草地坡面为研究对象,进行3种不同流量(总放水量均为200L)的模拟冲刷试验。3个坡面为:(1)强干扰模式:移除植被地上地下部分,平整坡面;(2)半干扰模式:移除植被地上部分;(3)未干扰模式:保留原生地表。强干扰模式由于开挖植物根系,土质松散,富含砾石。读“不同流量产流时间表”和“不同流量不同模式坡面累计产流特征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不同流量产流时间表单位:min

干扰模式

6L/min

9L/min

12L/min

平均时间

强干扰模式

35.00

17.60

8.40

20.33

半干扰模式

4.40

6.25

5.00

5.22

未干扰模式

8.00

7.68

7.17

7.62

不同流量不同模式坡面累计产流特征表

放水流量

(L·min-1

累计产流量/L

强干扰模式

半干扰模式

未干扰模式

12

179

104

120

9

140

82

53

6

48

40

31

1.据表可知,不同干扰模式坡面随流量变化产流时间的变化表现为(     
A.不同模式的径流量与产流时间均呈负相关
B.强干扰模式产流时间与流量变化不明显
C.半干扰模式产流时间均短于未干扰模式
D.半干扰模式产流时间与流量变化关联最小
2.同径流量下强干扰模式的产流时间最长,影响的主要因素是(     
A.植被B.土壤C.地形D.气候
3.通过模拟冲刷试验对比可知(     
A.强干扰模式产流时间最长,对水土流失的诱发程度最低
B.半干扰模式产流时间最短,对水土流失的诱发程度最高
C.强干扰模式累计产流量最大,对水土流失诱发程度最高
D.随流量增加,半干扰模式累计产流量小于未干扰模式
7日内更新 | 118次组卷 | 4卷引用:安徽省芜湖市安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测试地理试题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2 . 土壤侵蚀主要受植被、降水、地形和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影响。蒲河流域地跨甘肃宁夏两省,流域气候属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南北差异明显,年降水量450-600mm,主要集中在汛期的7-9月。图为1990-2019年蒲河流域平均土壤侵蚀强度、植被、降水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2000年以前,植被是影响流域土壤侵蚀变化的主要因素
B.2005年-2010年,土壤侵蚀强度变化主要受降雨影响
C.2010年-2019年,土壤侵蚀强度变化主要受人类活动影响
D.近30年,植被与降水是引起的土壤侵蚀变化的主导因素
2.导致1990-2019年蒲河流域土壤侵蚀状况改善并不明显的主要因素是(     
A.植被变化B.降水变化C.地形变化D.人类活动
7日内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五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地理试题

3 . 受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及不断增强的开发建设活动影响,湖北省土壤侵蚀严重。为了研究其土壤侵蚀动态变化规律,某团队基于2009年、2019年两期相关数据计算土壤侵蚀量,评估土壤侵蚀时空变化特征,为湖北省水土保持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参考。下图示意湖北各区高程,下表示意2009年、2019年湖北省各区土壤侵蚀量。完成下面小题。

分区土壤侵蚀量/万吨
20092019
Ⅰ区13710.6715859.65
Ⅱ区521.92450.99
Ⅲ区4124.533307.00
IV10252.856177.17
V7798.378500.74
VI6820.715776.98
Ⅶ区18801.5413806.65
VIII26838.7718166.89
全省88869.3672046.07
1.影响各区土壤侵蚀量的主要因素是(     
①地形地势②土地面积③降水总量④土壤肥力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为减少湖北省土壤侵蚀量,下列区域差异化措施合理的是(     
A.东部地区退田还牧B.中部地区退耕还林
C.西南地区退牧还草D.西北地区植树造林
7日内更新 | 37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联考地理试题

4 . 三峡库区西起重庆江津, 东至湖北宜昌, 占地面积约 5.78万km2 , 人口密度达220人/km2 ,水土流失严重。下图示意三峡库区地理位置及坡度分布(颜色越深,表示坡度越大)。三峡库区是我国坡耕地分布最集中的地区之一,区内坡耕地占耕地总面积一半以上。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三峡库区水土流失严重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A.水资源的利用不合理B.坡地开垦严重
C.大规模水利工程建设D.城市过度扩张
2.为减轻水土流失,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 , 三峡库区可以(     
A.大面积的撂荒B.改善库区的水环境
C.进行生态移民D.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7日内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金沙县第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为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确保耕地数量不减少、质量不降低,山西侯马市本着以进定出、总量平衡、进优出劣的原则,编制了《侯马市2023年度耕地进出平衡总体方案》。读表,完成下面小题。

表:2022年度末<6°“可恢复类土地情况统计表(单位:公顷)

行政区名称合计<2°“可恢复类土地2°~6°“可恢复类土地
园地面积林地面积园地面积林地面积
侯马市1573.1559610.0575806.614069.517886.9666
凤城乡274.5898118.1151134.47787.430214.5667
张村办365.3852108.2090233.77205.424817.9794
高村乡273.194082.8720167.934910.376012.0110
上马办283.9862126.220693.684336.684127.3972
新田乡376.0007174.6408176.74509.602715.0122
1.从地形角度看,园地、林地可恢复类土地质优、面大的乡村是(     
A.凤城乡B.张村办C.高村乡D.新田乡
2.侯马市园地、林地恢复为种粮耕地过程中,需要防治的主要生态问题是(     
A.土地盐碱化B.土地沙漠化C.水土流失D.土地石漠化
3.为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侯马市应采取的对策是(     
A.适应形势,推进新型城镇化B.政策鼓励,提高种粮积极性
C.准许流转,土地使用多样化D.积极复垦,大面积使用坡地
2024-05-30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百校大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份地理试题B卷
6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东北黑土区是我国最大的商品粮生产基地,现有长度100m以上的侵蚀沟30余万条,直接威胁黑土可持续利用。侵蚀沟是受水力、风力、冻融及重力等作用,地表径流集中冲刷形成的沟道,若不经治理将长期存在的退化地貌景观。东北黑土区老莱河流域(见下图)属于松花江的三级支流,地形以波状起伏的低缓丘陵为主,海拔196393m,属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多年平均降水量约500mm。耕地以种植大豆、小麦、玉米为主,耕作方式以垄作为主,机械化程度高。老莱河的河漫滩位于河床和河谷谷坡之间,是河谷底部在洪水期才被淹没的部分。科研小组选取老莱河流域为研究区,采集河漫滩沉积样品,判断泥沙来源以揭示流域土壤侵蚀规律,为防治土壤侵蚀提供建议。

(1)简述老莱河流域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特点。
(2)分析河漫滩沉积物以细粒碎屑为主的主要原因。
(3)分析黑土区侵蚀沟形成的原因。
(4)说明东北黑土区侵蚀沟产生的危害。
(5)结合地理信息技术相关知识,说明科技在东北黑土区侵蚀沟防治中的应用。
2024-05-20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普高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测评(六)文综地理试题

7 . 淤地坝是指在水土流失地区各级沟道中,以拦泥淤地为目的而修建的坝,按建筑材料不同可分为土坝、石坝、土石混合坝。淤地坝拦泥淤成的地叫坝地,主要由坡面上流失下来的表层土淤积而成。黄土高原地区沟壑面积占总面积的40%~60%,筑坝淤地已有几百年的发展历史。随着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的实施,淤地坝数量迅速增加。据多年调查,坝地粮食单产是坡耕地的6~10倍,特别是在大旱的情况下,坝地抗灾效果更加显著。下图示意黄土高原地区淤地坝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从建设条件角度分析,黄土高原地区淤地坝数量迅速增加的原因是(     
①黄土资源充足,筑坝材料丰富②人口增多,对于耕地的需求量大
③筑坝历史悠久,筑坝经验丰富④沟壑数量多、面积大,基础条件好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与坡耕地相比,坝地农业实现高产、稳产的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①坝地由坡面流失的表层土淤积而成,有机质含量大,土壤肥沃②坝地平整,表土不易被侵蚀、流失
③优化农业结构,实现高产④坝地为汇水区,土壤较湿润,抗旱能力强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8 . 根据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黄河自古以“易淤、易决、易徙”而闻名,为了防治水害,两岸不断加高大堤,使得黄河下游高出两岸地面数米,成为世界上著名的“地上悬河”。治黄的关键在于治沙,而黄河沙患的解决,需要流域内综合协调:侵蚀区需要减少入河泥沙量,堆积区需要减少河道泥沙淤积量。

(1)在黄河流域侵蚀区,为减少入河泥沙量,需要采取哪些措施?(每种措施各举一例)
(2)减少黄河下游河道泥沙淤积最有效的工程措施是什么?简述该工程的实施过程。
2024-05-08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琼海市嘉积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月考地理试题

9 . 甘肃省庆阳市地处黄河中游地区,水土流失严重,是我国黄土地貌发育最为典型的地区。2015年初,该市启动了固沟保塬综合治理工程,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下图是庆阳市一处固沟保塬工程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水坝建设的直接目的是(     
A.提供水源B.淤积泥沙C.储蓄水能D.改善植被
2.在沟谷建坝能够实现保塬是因为建坝后沟谷两侧坡地(     
A.雨水下渗减慢B.土壤粒径增大C.植被生长更快D.坡面更加稳定
3.针对塬面耕作区,具有保塬作用的农业技术措施是(     
①作物留茬②推广滴灌技术③实行深耕④发展专业化生产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10 . 南泥湾位于陕西省延安市,地处典型的黄土高原丘陵地带,云岩河上游。早期的南泥湾荒无人烟,杂草丛生,充满沼泽地,被称为“烂泥湾”。1941年春,八路军第三五九旅赴南泥湾开展大生产运动,使昔日荒凉的南泥湾变成了陕北好江南。20世纪五六十年代,当地推广淤地坝,水稻产量大幅提高,后因投入少,加之雨涝山洪,土地又大片撂荒。2019年,南泥湾开发区与北大荒农垦集团达成合作,围绕在田块与上游山涧落差较大处修建较深较宽的截流沟这一关键性工程,建设高标准水利设施,使水稻的产量大幅提高。下图为南泥湾某区域的地形图和南泥湾俯瞰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南泥湾极易成为“烂泥湾”原因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黄土土质疏松,暴雨导致水土流失B.沟谷较为平坦,泥沙沉积
C.地下水位低D.雨季排水不畅,极易形成沼泽地
2.关于修建淤地坝和截流沟能提高南泥湾水稻产量原因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能形成平地,增加稻田面积
B.截留山坡流失的水土,改善耕作(土壤)条件
C.拦截径流,减少洪水对下游稻田的破坏
D.调节气候,减少旱涝灾害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