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生态脆弱区一般位于两种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的过渡地带,是生态环境变化明显的区域,也是生态保护的重要领域。我国是世界上生态脆弱区分布面积最大的国家之一。 图示为我国生态脆弱区及生态问题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①③两地面临的主要生态问题分别是(     
A.沙漠化、水土流失B.沙漠化、土壤盐碱化
C.水土流失、沙漠化D.石漠化、水土流失
2.图中②地的生态问题很复杂,在该地各类生态问题中,最根本的是(     
A.土壤侵蚀B.森林破坏C.草地退化D.生物多样性锐减
2024-06-07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百花中学等四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期中地理试题

2 . 为探究人类破坏植被对诱发水土流失的影响,某地理实验小组以某地的3个坡度为27.5°的草地坡面为研究对象,进行3种不同流量(总放水量均为200L)的模拟冲刷试验。3个坡面为:(1)强干扰模式:移除植被地上地下部分,平整坡面;(2)半干扰模式:移除植被地上部分;(3)未干扰模式:保留原生地表。强干扰模式由于开挖植物根系,土质松散,富含砾石。读“不同流量产流时间表”和“不同流量不同模式坡面累计产流特征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不同流量产流时间表单位:min

干扰模式

6L/min

9L/min

12L/min

平均时间

强干扰模式

35.00

17.60

8.40

20.33

半干扰模式

4.40

6.25

5.00

5.22

未干扰模式

8.00

7.68

7.17

7.62

不同流量不同模式坡面累计产流特征表

放水流量

(L·min-1

累计产流量/L

强干扰模式

半干扰模式

未干扰模式

12

179

104

120

9

140

82

53

6

48

40

31

1.据表可知,不同干扰模式坡面随流量变化产流时间的变化表现为(     
A.不同模式的径流量与产流时间均呈负相关
B.强干扰模式产流时间与流量变化不明显
C.半干扰模式产流时间均短于未干扰模式
D.半干扰模式产流时间与流量变化关联最小
2.同径流量下强干扰模式的产流时间最长,影响的主要因素是(     
A.植被B.土壤C.地形D.气候
3.通过模拟冲刷试验对比可知(     
A.强干扰模式产流时间最长,对水土流失的诱发程度最低
B.半干扰模式产流时间最短,对水土流失的诱发程度最高
C.强干扰模式累计产流量最大,对水土流失诱发程度最高
D.随流量增加,半干扰模式累计产流量小于未干扰模式
2024-06-03更新 | 134次组卷 | 4卷引用:安徽省亳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地理试题

3 . 水蚀荒漠化是指包括人为作用使地表植被遭破坏在内的以流水侵蚀作用为主,带来的土地生产力严重下降直至丧失,以劣质地或石质坡地为标志的土地严重退化现象。下图为我国内蒙古西辽河流域水蚀荒漠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内蒙古西辽河流域发生水蚀荒漠化的主要原因有(     
①生态环境恶化②降水集中,多暴雨③耕地多,灌溉用水多④人为破坏植被严重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2.内蒙古西辽河流域水蚀荒漠化的危害有(     
A.植被破坏严重B.加剧土壤盐碱化
C.下游河道淤积D.加剧区域气候异常
3.下列关于治理内蒙古西辽河水蚀荒漠化的措施,合理的是(     
A.植树种草,保持水土B.修建大坝,拦水拦沙
C.扩大耕地,增加作物D.增施肥料,提升地力
4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鱼鳞坑是黄土高原常用的生态整地方式,是在较陡的山坡上有序挖掘半月形土坑,形如鱼鳞,故称鱼鳞坑。鱼鳞坑具有一定蓄水能力,在坑内栽树,可保土保水保肥,但修建鱼鳞坑需避开7~9月,否则会加剧水土流失。左图为鱼鳞坑示意图,图为黄土高原气温和降水示意图。

(1)说出黄土高原上修建鱼鳞坑工程的最主要目的,简述鱼鳞坑工程建成后对坡下河流的影响。
(2)根据水循环的相关知识说明鱼鳞坑如何进行保土、保水、保肥作用。
(3)说明修建鱼鳞坑需避开7~9月的原因。
2024-05-16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百花中学等四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期中地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塘背河小流域位于江西省赣州市,属赣江上游水系。塘背河小流域于1980年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当时流域内原生地带性植被已不存在,多退化成疏林地、亚热带灌丛或无林地,水土流失剧烈,生态环境极其脆弱。该流域采取的治理措施主要有封禁治理和种植经济林。

研究人员在塘背河小流域选取生态环境较为一致的3块林地,分别为2块水土流失治理模式林地(果园开发、生态恢复)和1块对照林地(未人为治理林地),从1985年起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发现果园开发模式是更值得推广的水土流失治理模式。图示意塘背河小流域地形和村落分布,表示意2019年不同治理模式生物多样性指数统计。

模式主要治理措施物种丰富度物种均匀度指数
果园开发林地种植脐橙130.667
生态恢复林地乔灌草150.593
未人为治理林地无措施70.675

注:物种均匀度是指一个群落或生境中全部物种个体数目的分配状况,它反映的是各物种个体数目分配的均匀程度。该指数的取值范围为01,越接近1,表明物种分布越均匀。

(1)简析塘背河小流域1980年以前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
(2)果园开发模式是更值得推广的水土流失治理模式,请说明理由。
(3)推测塘背河小流域采取封禁治理方式的村庄,并说明判断依据。
2024-05-07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淮南市卓越县中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地理试题

6 . 降雨侵蚀力反映降雨对土壤侵蚀的潜在能力。沂河发源于山东省沂源县鲁山南麓,临沂以上河段主要流经山区,其中临沂站附近地形相对平坦,耕地较多,源头区域多天然林分布。流域内部分区域常出现较严重的土壤侵蚀,危害区域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下图为沂河流域(临沂站以上)范围及降雨侵蚀力空间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沂河流域(临沂站以上)流水侵蚀的特征是(     
A.随海拔降低逐渐递减
B.中游严重,源头和下游较轻
C.分水岭附近较轻,山谷处较重
D.以河流汇集处向上下递减
2.影响沂河流域降雨侵蚀力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①降水强度②地形起伏③支流数量④土地利用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3.流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措施合理的是(     
A.河谷修建大坝,削减径流B.退耕还林,恢复山区植被
C.疏浚河道,减少泥沙淤积D.开垦梯田,扩大耕地面积
7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老李家住珠江上游黔西南州兴义某村落,这里属于喀斯特地貌区。多年前,老李和村民们在荒坡上开垦土地种植根系发达、吸肥力强的玉米。但结果是这里的土地越发贫瘠,老李家的生活也并无改观。2015年,老李响应当地因地制宜发展生态种植业、盘活山地资源的号召,在荒坡上试种桑葚(桑树的果实)获得成功,一亩地收入高达千元。

如今,在老李的带动下,村里成立了桑葚水果公司,村民们通过将自家的荒山入股、到种植基地务工等方式获得可观的收入。短短几年时间里,老李家乡发展生态种植业的村寨比比皆是,而这种改变也使粤港澳大湾区的人们乐开了花。下图为珠江流域图。

   

(1)分析老李开荒种玉米使土地越发贫瘠的原因。
(2)从区域关联角度,说明老李家乡的改变使粤港澳大湾区居民“乐开了花”的地理原因。
(3)列举流域内部统筹管理协调发展的措施。
2023-07-13更新 | 234次组卷 | 4卷引用:安徽省芜湖市镜湖区安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地理试题

8 . 黄土垛是过去260万年由西北风携带的沙尘在古金地或古湖盆上堆积而成的平坦土地,是当地居民鞋以生存的天然场所。当前,黄土塬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沟道侵蚀剧烈导致绿卤破碎化和分解问题。黄土塬根据其面积大小和破碎程度,可依次分为黄土大塬、壕塬和残塬四种不同类型。回答下面小题。

1.图中黄土塬按发生演化排序,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丁B.甲丙丁乙C.甲两乙丁D.丁乙丙甲
2.图中黄土塬塬面的蚕食过程,实际上是(     
A.沟壑的延长和沟岸的扩张B.沟壑的缩短和沟岸的缩小
C.沟壑的延长和沟岸的缩小D.沟壑的缩短和沟岸的扩张
3.为解决黄土塬面临的问题措施合理的是(     
①沟头植树种草②沟谷疏浚河道③坡面修筑梯田④塬面居民搬迁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9 . 林下水土流失(如图所示)是我国南方红壤丘陵区典型的水力侵蚀现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南方红壤丘陵区林下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有(     
①地形平坦开阔②土壤抗蚀性差③昼夜温差小④人为干扰严重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2.南方红壤丘陵区林下水土流失导致(     
A.经济发展衰退B.沙尘暴频发C.土壤肥力下降D.病虫害多发
3.防治南方红壤丘陵区林下水土流失,可以(     
A.林下套种补植B.禁止人类活动C.大力修建梯田D.全面封育林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