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2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淤地坝是指在水土流失地区各级沟道中,以拦泥淤地为目的而修建的坝,其拦泥淤成的地叫坝地,主要由坡面上流失下来的表层土淤积而成。黄土高原地区沟壑面积占总面积的40%-60%,筑坝淤地已有几百年的发展历史。随着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的实施,淤地坝数量迅速增加。一条沟内修建多个淤地坝,是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地区重要而独特的治沟工程体系。下左图示意黄土高原地区某小流域的等高线分布。下右图示意淤地坝景观。

(1)在下图中用给出的图例,画出上左图中甲乙之间的剖面线和淤地坝。

(2)说明沟道中修建多条淤地坝所起的生态作用。
(3)据多年调查,坝地粮食单产是坡耕地的6-10倍,特别是在大旱的情况下,坝地粮食单产是坡耕地的30多倍,坝地已成为高产稳产的基本农田。从土壤的角度,对此作出合理解释
2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合川区位于长江上游地区重庆西北部,地处重庆三环,毗邻两江新区,是重庆六大卫星城市之一和重庆主城都市区的重要战略支点。合川区地貌分为乎行岭谷和平缓丘陵两大类型。合川区东南为华釜山区平行岭谷地形,西部为渝西丘陵盆地平缓丘陵地形,总体呈现“两屏相守,多陵多丘”的山地格局。合川区生态脆弱区面积较大,主要为出现石漠化、水土流失(由于自然或人为因素的影响,水分和土壤同时流失)等现象的生态功能退化区域。下表示意合川区水土流失脆弱性调查结果。

等级面积/km²比例/%
一般脆弱2130.6090.9
脆弱202.768.6
极脆弱10.730.5
合计2344.09100.0
(1)简述合川区水土流失脆弱性等级分布情况。
(2)研究表明,合川区大部分剧烈侵蚀区域的土地类型主要为城乡建设用地,试对此做出合理的解释。
(3)为合川区乡村地区治理水土流失提供合理性建议。
2024-05-23更新 | 77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西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二模地理试题
3 . 读“中国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某省级行政区的地形特征通常描述为“三山夹两盆”,分别指出“三山“‘两盆”对应序号/字母及地理名称。
(2)指出我国北方两大平原面临的主要生态问题及主要治理措施。
(3)用板块构造学说的原理,解释④山脉的成因。
(4)指出我国地形特征和地势特征。
2024-04-17更新 | 14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百师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联考地理试题
4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由于高强度的农业开发和掠夺式经营,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日益加剧,出现大大小小的侵蚀沟(下图左)。研究人员调查了长白山某低山丘陵区,该地土壤受多种侵蚀外营力季节性交替和叠加的影响,以水力侵蚀为主,并存在明显的冻融作用。下图(右)为2021年长白山某低山丘陵区不同坡向的侵蚀沟密度变化。



(1)指出侵蚀沟密度最大的坡向,并分析其成因。
(2)针对侵蚀沟治理,提出合理化建议。
2023-04-28更新 | 104次组卷 | 2卷引用:专题02 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高频非选择题30题)-【好题汇编】备战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中真题分类汇编(山东专用)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淤地坝是指在水土流失地区各级沟道中,以拦泥淤地为目的而修建的坝,按建筑材料不同可分为土坝、石坝、土石混合坝。淤地坝拦泥淤成的地叫坝地,主要由坡面上流失下来的表层土淤积而成。黄土高原地区沟壑面积占总面积的40%~60%,筑坝淤地已有几百年的发展历史。随着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的实施,淤地坝数量迅速增加。据多年调查,坝地粮食单产是坡耕地的6~10倍,特别是在大旱的情况下,坝地抗灾效果更加显著。下图示意黄土高原地区淤地坝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从建设条件角度分析,黄土高原地区淤地坝数量迅速增加的原因是(     
①黄土资源充足,筑坝材料丰富②人口增多,对于耕地的需求量大
③筑坝历史悠久,筑坝经验丰富④沟壑数量多、面积大,基础条件好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与坡耕地相比,坝地农业实现高产、稳产的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①坝地由坡面流失的表层土淤积而成,有机质含量大,土壤肥沃②坝地平整,表土不易被侵蚀、流失
③优化农业结构,实现高产④坝地为汇水区,土壤较湿润,抗旱能力强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4-05-09更新 | 38次组卷 | 2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简阳市实验学校(成都石室阳安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6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淤地坝是指在水土流失地区各级沟道中,以拦泥淤地为目的而修建的坝工建筑物。罕台川流域位于黄河上游内蒙古段,水土流失十分严重,严重影响当地的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罕台川上游流经砒砂岩裸露区,岩石结构松散,易风化,遇水后易崩解,中游穿越库布齐沙漠,下游为平原区,形成地上悬河。 近年来,随着淤地坝的建设,罕台川流域输沙量显著减少。下图为罕台川流域位置图。


(1)简述罕台川流域水土流失严重的自然原因。
(2)简析罕台川流域下游形成地上悬河的原因。
(3)简述淤地坝建设在罕台川流域水土流失治理中取得的综合效益。
2024-02-29更新 | 16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焦作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
7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塘背河小流域位于江西省赣州市,属赣江上游水系。塘背河小流域于1980年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当时流域内原生地带性植被已不存在,多退化成疏林地、亚热带灌丛或无林地,水土流失剧烈,生态环境极其脆弱。该流域采取的治理措施主要有封禁治理和种植经济林。

研究人员在塘背河小流域选取生态环境较为一致的3块林地,分别为2块水土流失治理模式林地(果园开发、生态恢复)和1块对照林地(未人为治理林地),从1985年起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发现果园开发模式是更值得推广的水土流失治理模式。图示意塘背河小流域地形和村落分布,表示意2019年不同治理模式生物多样性指数统计。

模式主要治理措施物种丰富度物种均匀度指数
果园开发林地种植脐橙130.667
生态恢复林地乔灌草150.593
未人为治理林地无措施70.675

注:物种均匀度是指一个群落或生境中全部物种个体数目的分配状况,它反映的是各物种个体数目分配的均匀程度。该指数的取值范围为01,越接近1,表明物种分布越均匀。

(1)简析塘背河小流域1980年以前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
(2)果园开发模式是更值得推广的水土流失治理模式,请说明理由。
(3)推测塘背河小流域采取封禁治理方式的村庄,并说明判断依据。
2024-05-07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淮南市卓越县中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地理试题
8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黄河在河口镇(头道拐水文站下游约10千米处)至龙门区间(简称河龙区间)流经黄土高原,是黄河流域的主要泥沙来源区。河龙区间黄河干流长约725km,支流众多,流域面积约11万km2。地处温带干旱半干旱地区,降水集中在7~8月,黄土高原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严重。20世纪60年代开始,当地居民运用“打坝淤地”的措施来治理生态环境,即在黄土高原的各级沟谷中,修筑以滞洪拦泥、淤地造田为目的的坝堤,其拦泥淤成的地叫坝地。截至2011年底共修建大型淤地坝3786座,从2000年开始植被覆盖率呈现显著增加趋势,截至2017年河龙区间植被覆盖率达到68%,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图1为河龙区间范围及大型淤地坝分布图,图2为小流域坝地示意图。

(1)简述河龙区间成为黄河流域主要泥沙来源区的原因。
(2)从水循环的角度;分析打坝淤地对当地地理环境的影响。
(3)分析打坝淤地对农业生产的有利影响
2021-12-29更新 | 638次组卷 | 6卷引用:广东省东莞市麻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地理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陕西省自然景观南北差异大。图1为陕西省地域分布简图,图2为年降水量与森林覆盖率、土壤侵蚀量关联图,图3为黄土高原鱼鳞坑景观。

材料二陕西人民把渭河视作母亲河,不仅仅因为它是黄河的最大支流,更在于它携带的大量泥沙用几千万年的时间冲出了3.6万平方公里的渭河平原。鱼鳞坑是当地常用的生态整地方式,在较陡的山坡上,有序挖掘半月形坑穴。鱼鳞坑具有一定的蓄水能力,再加上植树造林,可保土、保水、保肥。

(1)关中地区比陕南地区人口容量____(大/小),影响其差异的自然因素是____
(2)汉中某气象站测得该地区山谷风典型,白天盛行____(山风/谷风),该气象站对应的垂直方向气温、气压分布正确的是____

A.①   B.②   C.③   D.④
(3)据图2分析陕北地区比关中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的自然原因。
(4)渭河及其支流直接参与了____(填水循环类型),从水循环角度分析鱼鳞坑能保持水土的原因。____
2024-02-27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浙南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陕西省神木县六道沟流域受风力侵蚀和流水侵蚀的交错作用,地形破碎。该流域某黄土丘陵区不同位置受侵蚀程度存在明显差异。下图示意该黄土丘陵区地形剖面及不同位置侵蚀速率曲线。东坡土地利用方式差异较大,自下而上依次为柠条沙柳种植区-沙地-耕地,中部有冲沟发育。


(1)六道沟流域____(季节)以风力侵蚀为主,因为离____源地近,风力强劲;____(季节)以流水侵蚀为主,因为受____影响,降水集中且多暴雨。
(2)该黄土丘陵区侵蚀速率整体较____(大/小),东坡____西北坡,东坡上部和下部土地利用类型分别为________,植被覆盖率____于中部,侵蚀速率相对较____(大/小)。
(3)分析东坡中部冲沟发育的自然原因。
(4)为缓解东坡中部冲沟区的水土流失,专家建议采用多种草少种树的策略,请从自然条件角度说明理由。
2023-11-17更新 | 83次组卷 | 2卷引用:专题02 区域可持续发展(高频非选择题30题)-备战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中真题分类汇编(全国通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