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我国西北地区的自然环境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0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风水复合侵蚀共同塑造了干旱区独特的水-沙关系,沙漠与河流镶嵌分布。无定河是黄河中游的一级支流,其流域处于干旱区向湿润区转变的气候过渡带,是典型的风水复合侵蚀区。研究表明主导风向与河道夹角不同,引起风水交互作用的方式和强度也不同,进而影响河岸沙丘的形成与发育。沙丘一般能蓄调水分,涵养水源。无定河流域是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工程实施的重点区域,一系列的水土流失治理措施减少了流域的侵蚀产沙量,但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河流年径流量有所下降,造成河湖系统与沙地之间的水量平衡被打破。图为1990年和2020年无定河流域景观变化图。

(1)1990年无定河北岸较南岸沙丘面积明显较大,请从风向和沙源的角度分析原因。
(2)比较无定河南北两侧支流在不同外力作用下对流域产沙贡献的差异。
(3)描述1990-2020年无定河流域景观面积的变化特征。
(4)有学者预测该地部分沙丘将会活化,请从水量平衡的角度做出解释。
2024-03-08更新 | 229次组卷 | 8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3月摸底考试地理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河西走廊区域图。

材料二   河西走廊地处祁连山脉以北、北山以南、乌鞘岭以西,为西北—东南走向的狭长平地,海拔约在1 100-1 500 m,大部分地方为祁连山北麓冲积构成的山前倾斜平原,引祁连山冰雪融水灌溉而形成了武威、张掖、酒泉三大绿洲农业区。河西走廊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东段线路从长安出发到武威、张掖汇合,再沿河西走廊到西域。随着我国“一带一路”政策的推进,新丝绸赋予了更深的含义。
材料三     河西走廊是我国历史上开发最早的地区之一。汉代时水草丰美,沃土千里。早在公元前2世纪,人们就在这个地区进行屯垦。隋炀帝征讨吐谷浑,在祁连山峨堡作战时,所率40万大军就地伐木筑营、取薪、维修车辆,使峨堡原始森林受到毁灭性的破坏。唐宋以后,由于滥伐山林和战争摧残,植被受到极大破坏。元明清时期,大量人口在此地垦殖,再加上干旱少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日趋严重,风沙横行,许多绿洲最终成为沙地。随着河西走廊自然环境的恶化,它的经济地位大大下降。
(1)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分析古丝绸之路东线选择河西走廊的原因。
(2)简述河西走廊不合理的土地开发可能会带来哪些生态环境问题?
(3)据材料三分析河西走廊环境变化的原因。
(4)结合材料并据所学知识简述河西走廊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具体措施。
2017-08-03更新 | 133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西省上饶县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3 . 下图中a图阴影部分为全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中的甘肃新疆主产区,b图为该主产区的局部放大示意图。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1.农业主产区呈条带状分布,因为(   )
A.地处暖温带,光热资源充足B.沿铁路线分布,交通便捷
C.沿山麓地带,灌溉水源丰富D.地处山前平原,黑土肥沃
2.b图中各区域适宜的农业生产活动与可能引发的主要生态问题,组合正确的是(   )
A.山区修建梯田----水土流失
B.绿洲种小麦、棉花----土壤次生盐渍化
C.过渡带植灌种草----土地荒漠化
D.荒漠繁育野生动物----生物多样性减少
3.制约该地农业生产的主导因素是(   )
A.气候B.地形
C.水源D.土壤
2016-11-27更新 | 132次组卷 | 19卷引用:2015届江西省遂川中学第五次月考文综地理试卷

4 . 安集海河发源于天山,通过长年冲刷,从通古特附近冲出峡谷,在山麓北坡形成巨大的山前冲积扇,下图左是该冲积扇土质剖面图。由于该地区历经间歇抬升,安集海河在冲积扇中侵蚀出20多公里长的悬崖深谷,谷底流淌着蜿蜒曲折的发辫状泥河(下图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安集海镇建在该冲积扇的天然绿洲上,推测其位于图中的(     
A.①B.②C.③D.④
2.关于安集海大峡谷,描述正确的是(     
①峡谷顶部以上地面起伏大②峡谷横向剖面为V形③峭壁因风力侵蚀而形成④峭壁断面以砂砾质沉积物为主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3.安集海大峡谷谷底呈发辫状泥河的原因是(     
①植被覆盖率较低②河道宽,流速慢③水位季节变化小④海拔高,落差大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2021-04-29更新 | 199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在干旱荒漠地区和草原地区,人们常常采用现代技术掘井以获得稳定充足的水源供应。下图是井的密度及其分布对牧场的影响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甲地以井为中心在草原上形成沙地,其原因可能是
A.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地下水漏斗区
B.由于干旱地区地下水含盐量高,植物不能生存
C.由于风力侵蚀形成风蚀洼地
D.水井周围地区农牧业活动较频繁而导致地表植被破坏
2.在乙地区,该地区大面积土地沙化的原因是
A.沙尘暴频度增加
B.土壤有机质增加,土壤紧实度下降
C.人口和牲畜增加,大规模掘井以满足人畜用水需要
D.生物生产能力降低
3.防治土地荒漠化的措施主要有
①人口大量外迁,以减轻人口对土地的压力
②合理分配利用水资源,发展节水农业
③因地制宜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水能和生物能,解决农村用能问题
④开发深层地下水,扩大农田灌溉面积
⑤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合理放牧,积极营造护田林网
⑥扩大植被覆盖率,设置沙障与封育固沙,构筑防护林体系
A.①③⑤B.②④⑥C.③④⑤D.②⑤⑥
6 . 黄河上游自宁夏到内蒙古托克托先后流经河东沙地、乌兰布和沙漠、库布齐沙漠,流程大约1000公里(如下图所示)。由于沙漠的快速推进,黄河在该河段含沙量急剧升高。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受盛行风影响,流沙可能大量进入黄河的沙源地是
A.河东沙地B.乌兰布和沙漠
C.库布齐沙漠D.河套平原
2.宁夏平原逃脱了被沙漠侵吞的厄运,主要原因是
A.纬度低B.位于半湿润区
C.山脉阻挡D.黄土覆盖
3.与中游相比,该段黄河
A.有凌汛现象B.落差大
C.水土流失严重D.含沙量大
7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右玉县地处山西省西北地区,位于我国农牧过渡地带,古代北方要塞,北部长城与内蒙古为邻。民谣“白天点油灯,黑夜土堵门”真实反映了过去的自然条件,建国以来,坚持植树造林,全县森林覆盖率由不到0.3%提高到52%。下图示意右玉县地理位置。



(1)指出右玉县自然环境过渡性的主要表现。
(2)简析建国初右玉县“白天点油灯,黑夜土堵门”的成因。
(3)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说明右玉县植树造林的生态环境价值。
2021-07-01更新 | 470次组卷 | 5卷引用:江西省吉安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8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肥岛效应”指干旱半干旱地区的灌丛下方土壤养分富集,肥岛效应强度与灌丛生长状况密切相关。柽柳为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在干旱沙漠地区,柽柳灌丛与沙粒相互作用,可形成干旱沙漠区特有的生物地就景观——柽柳沙包。柽柳沙包中的土壤具有“肥岛效应”,管花肉苁蓉寄生于多枝柽柳的根部,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在国内外有非常广阔的市场需求。下图示意塔里木盆地北部荒漠化过程和柽柳沙包。



(1)分析灌从化阶段肥岛效应强度变化的原因。
(2)针对退化初始阶段的灌丛,从减少水量支出的角度,提出合理保护措施。
(3)你是否赞同在柽柳沙包附近大量种植管花肉苁蓉,请表明态度并阐述理由。
2023-12-11更新 | 287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宜丰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月考地理试题

9 . 浑善达克沙地(下图)曾经水草丰美,20世纪后期,草场退化沙尘暴频发,植被退化为温带榆树稀树草原。21世纪初科研团队在浑善达克沙地某村设计了乔一灌一草多层次、高密度防风林。为了保证树木成活,使用生根剂处理树木。当年种植的旱柳萌芽了,次年这些树木就不再抽叶,并逐渐枯死。2002年,人们在严重退化的土地上,建起了围栏,让其自然恢复。到2008年,该村草被完全恢复,自然生长的榆树高达5-8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人工树木短暂存活后逐渐枯死的原因不包括(     
A.当地土壤贫瘠、疏松B.冬季严寒,多大风天气
C.蒸发强烈,水分不足D.夏季暴雨,流水侵蚀强
2.建起围栏后短期内(1-2年)可能对浑善达克地区带来的影响(     
A.放牧面积减少B.沙尘暴消失C.生态环境恶化D.降水量增加
10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盐风化作用是地球表面十分普遍的一种物理风化作用,盐类物质被风、雾、海水等带到岩石表面并进入岩石内部,在蒸发强烈的岩石表面附近因过饱和而结晶,从而形成形态各异的蜂窝石构造,被称为“盐风化穴”。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和西北内陆地区存在许多盐风化地貌。图甲为盐风化形成原理图,图乙为青岛灵山岛海边白垩纪砂岩的蜂窝石构造,属于一种典型的盐风化穴。


   
(1)根据材料,分析青岛灵山岛海边蜂窝石的形成过程。
(2)说明图乙中的盐风化穴在西北和东南两侧发育程度的差异及原因。
(3)指出我国西北地区盐风化穴地貌盐类物质来源。
(4)根据材料推测西北地区盐风化作用最明显的季节并简述原因。
2023-05-24更新 | 21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届江西省九校联盟高三3月联合考试文综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