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我国西北地区的自然环境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 道试题
1 .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中新社北京2011年4月29日电,中国北方遭沙尘天气席卷。目前,中国新疆、内蒙古等7省(区、市)遭遇沙尘天气,29日夜晚到30日白天,北京、河北将有扬沙或浮尘天气。影响北京的沙源主要有三个:毛乌素和库布齐沙漠、乌兰布和沙地、浑善达克沙地,主要路径第一条是从蒙古国经浑善达克沙地一带和河北北部影响北京;第二条是从内蒙古朱日和一带经河北省张家口一带影响北京;第三条是从黄土高原经山西北部影响河北和北京地区。

(1)试分析图中沙源地的主要自然地理特征。
(2)沙尘暴多发生在春季,试说明原因。
(3)我国面积最大的生态工程是________,为减轻京津地区风沙的危害起到了屏障作用。
(4)近年来,我国北方地区沙尘暴现象日益加剧,分析主要原因有哪些。
自然原因:___________,人为原因:_________
2017-12-17更新 | 112次组卷 | 2卷引用:黄金30题系列 高二地理 大题好拿分【基础版】
2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临界起沙风速是指地表沙粒受到风力作用,由静止状态进入运动状态的临界风速。蒙古乔伊尔市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冬春季节多大风天气,年平均降水200~300mm,草地退化严重。图甲示意蒙古植被分布,图乙示意乔伊尔市2019年6月~2020年5月土壤水分与临界起沙风速(2m高度)随时间变化。



(1)分析乔伊尔市草地退化严重的自然原因。
(2)简述土壤水分与临界起沙风速的关系。
(3)判断2019年6月~2020年5月乔伊尔市风沙危害最严重的时间段,并说明判断理由。
(4)下图示意乔伊尔市全年平均起沙风频率玫瑰图,描述起沙风频分布特点,并指出风沙输送的方向。
2024-01-03更新 | 185次组卷 | 2卷引用:专题11 区域生态环境问题与环境安全易错突破(4大易错)-备战2024年高考地理考试易错题(全国通用)
3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塔里木盆地东部的台特玛湖干涸湖盆沉积物疏松干燥,气候极端干旱、强风多沙,常年以偏东北风为主,集中在4—10月。省道S214沿西北—东南向经过该地区,路政部门曾建设了阻—固结合型防沙体系以减轻公路积沙危害,但因风沙强烈而快速失效。2018年由中科院牵头在公路风沙灾害最严重区段设计了阻—固—输结合型防沙体系(甲图):阻沙带内设立间距15m的3条芦苇栅栏,其中种植抗逆性强的沙生灌木;固沙带内铺设问距1m的行列式半隐蔽芦苇沙障,其间种植具有经济效益的沙生植物;输沙带地表先经机械平整,再铺压砾石或设置隐蔽式芦苇沙障。乙图为2020年6月沿主风向垂直于防沙体系的4个观测点记录统计的近地表风沙流数据,表明该防沙体系适合强风多沙环境,能通过输沙带的天然风力将防沙体系不能拦截的流沙输移至公路下风向,有效减轻公路积沙。


   
(1)在图甲上方用箭头标出该地盛行风向,并说明判断理由。
(2)经过阻沙带后平均风速微降、但输沙率却有所增加,对此做出合理解释。
(3)简析阻—固—输体系下三个沙带在减轻公路积沙过程中的具体作用。
2023-05-10更新 | 385次组卷 | 4卷引用:专题06 自然灾害-学易金卷:2023年高考地理三模试题分项汇编(山东专用)
2024高二下·上海·专题练习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绿洲是干旱气候区的特有景观,经过人类活动长期影响,部分天然绿洲和荒漠演变为人工绿洲。人工绿洲主要由农田、人工水域、村镇和绿洲城市等组成。天山北麓洪积、冲积作用形成山前倾斜平原,其上堆积的巨厚第四纪沉积物为地下水的储存、运移提供了良好的空间,是新疆人工绿洲分布较集中的区域,但河流最终消失在沙漠、或注入咸水湖的区域,多盐碱土。

材料二   图1为天山北麓部分地区略图。图2为洪积一冲积扇示意图。图3为天山北麓一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某剖面示意图。


(1)制约天然绿洲分布的主要因素是______。简述山前倾斜平原上天然绿洲的分布特点______
(2)下列关于人工绿洲土壤易受侵蚀的主要自然原因分析,正确的有(     )(双项选择)
A.地形有一定坡度B.地表植被覆盖少,土质疏松
C.没有降水D.风力大
(3)简析山前倾斜平原上、中、下部分别开垦耕地发展种植业的适宜性。
(4)列举可能影响人工绿洲扩展速度和方向的人类活动。
2024-04-09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高二地理期中模拟卷(上海专用 选择性必修二1-2单元)-学易金卷:2023-2024学年高中下学期期中模拟考试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2年6月16日起,和田至若羌铁路(以下简称和若铁路)正式开通运营,环塔克拉玛干沙漠铁路线正式形成“闭环”。该铁路沿线近630km为人迹罕至的沙漠、戈壁地段,植被稀少,冬春季节西北风强劲,风沙灾害最为严重。图左示意环塔里木盆地铁路环线,图右为部分路段防沙、治沙工程布局示意图。



(1)简述风沙灾害对和若铁路产生的不利影响。
(2)说出图所示的各项工程在治沙、防沙中的主要作用。
(3)和若铁路冬春季节风沙灾害最为严重,分析其原因。
2023-02-19更新 | 478次组卷 | 4卷引用:广东省肇庆市德庆县香山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地理试题综合题变式题
6 .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乌兰察布市(下图)位于内蒙古中部地区,地下玄武岩覆盖面积大,岩层深厚、土层浅薄、生态脆弱。20世纪60年代以后,乌兰察布市人口大量增加,人们大面积垦草种粮。至20世纪90年代初,全市耕地面积达160万公顷,但那些年风沙特别大,连年干旱。进入21世纪以后,随着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实施,乌兰察布从狂风肆虐,飞沙走石的边陲之地变成碧水岱山,花草掩映的塞北明珠。



(1)说出60年代以来人类活动对乌兰察布市生态环境变化的影响。

在生态恢复过程中,乌兰察布人针对种植树木难以成活的问题,探索出一种挖坑覆土的栽植方式,通过挖掘机等对浅土下的岩石进行处理,将建设新城时挖来的废土铺成一米多厚的土层;综合采取树穴覆膜等方式使荒山披上了绿装。


(2)说明乌兰察布在生态修复中采用“挖坑覆土”“树穴覆膜”等方式的自然原因。

在2013年前后,乌兰察布市实施生态脆弱区生态移民工程。移民依托工业园区、物流园区、县域经济工业支柱产业,向中心城区、县城等地搬迁。市政府制定相关优惠政策,在新建移民区安装排水、供暖、供电等设施,配置学校、超市、医疗卫生等公共资源,通过技能培训解决移民就业问题。


(3)谈谈你对乌兰察布市生态移民工程建设作用的认识。
(提示:可从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生态移民工程的措施及影响等角度分析)
2022-07-09更新 | 498次组卷 | 3卷引用: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 第3部分综合检测卷 选择性必修2 综合检测2

7 . 长城是我国古代重要的军事防御体系,通常是因山势、地险,就地取材,建造起高大的墙体。汉长城的玉门关至敦煌段,虽经千百年来的风雨剥蚀,但仍然屹立在戈壁荒漠中,是中国保存最为完好的汉长城之一。下图示意部分汉长城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玉门关至敦煌段的汉长城至今保存仍较为完好的原因有(     
①降水稀少,墙体受雨水冲刷作用弱
②当地人烟稀少,人类活动影响小
③多风沙活动,墙体被风沙掩埋
④建筑工艺精湛,墙体质量较好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③④
2.修建玉门关的材料来自当地,下列可能是玉门关修建材料的是(     
A.黄土B.竹子C.木材D.珊瑚
2022-02-22更新 | 953次组卷 | 8卷引用:考点02 自然资源及其利用-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小题多维练(新高考专用)

8 . 和田绿洲被辽阔的沙漠、戈壁所包围,绿洲面积仅占流域平原总面积的8%左右,干旱荒漠景观占主导地位。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戈壁、绿洲、沙漠的分布体现了一定的规律性,以下正确的是(     
A.受热量的影响,呈现纬度地带性B.受水分的影响,呈现经度地带性
C.受流水作用影响,沿河递变D.受风力侵蚀作用影响,沿海拔递变
2.本区农业用水占总用水量的94.80%,当地为防止春旱,有春灌、冬灌传统,则图中地下水水位最低的季节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2021-09-29更新 | 287次组卷 | 3卷引用:地理热点69 春旱-备战2022年高考地理全二轮复习高频考点狙击与专项突破
9 . 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左图为我国黄河流域局部简图。库布齐沙漠表面覆盖着由古代黄河形成的深厚冲积物。沙漠东部属半干旱地区,西部为干旱地区。中、东部有季节性沟川十余条,夏汛冬枯,西部地表水少。早在3000年前,库布齐地区森林葱郁、水草肥美、牛羊遍地,到了明清时期,竟演变成为寸草不生的“死亡之海”。它每年向黄河岸边推进数十米、向黄河输入泥沙1.6亿吨。

材料二:经过30年的艰辛治沙,库布齐沙漠出现了几百万亩厘米级厚的土壤迹象,改良出大规模的沙漠土地,初步具备了农业耕作条件。作为全球唯一被整体治理的沙漠,库布齐创造了世界治沙史上的奇迹。(表a)

材料三:库布齐充分利用地区光照资源充足的优势,探索出一种治沙新模式——建设光伏产业园区,并实行立体化产业(板上发电、板下种草、板间养殖)模式(右图),实现了光伏产业与荒漠化治理的有效结合,综合效益十分显著。


年降水量生物种类植被覆盖率
1988年<100mm不足10种3%-5%
2016年456mm530种53%

表a库布齐沙漠治理前后对比


(1)简述库布齐沙漠推进过程中给黄河带来的不利影响。
(2)说明库布奇沙漠能被整体有效治理的自然地理条件。
(3)指出当地大力发展光伏发电对防治荒漠化的好处。
2023-04-24更新 | 329次组卷 | 3卷引用:广东省肇庆市德庆县香山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地理试题综合题变式题
10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库布齐沙漠是我国第七大沙漠,表面覆盖着由古代黄河形成的深厚冲积物。早在3000年前,库布齐地区森林葱郁、水草肥美、牛羊遍地,到了明清时期,竟演变成为寸草不生的“死亡之海”。它每年向黄河岸边推进数十米、向黄河入泥沙1.6亿吨。但经过人民30多年的不懈努力,库布齐地区已修复绿化沙漠6253平方公里,创造5000多亿元生态财富,让当地10万农牧民脱困。作为全球唯一被整体治理的沙漠,库布齐创造了世界治沙史上的奇迹。下图为库布齐沙漠及附近区域图。


材料二 库布齐地区充分利用当地光照资源充足的优势,探出一种治沙新模式——建设光伏产业园区,并实行立体化产业(板上发电、板下种草、板间养殖)模式,实现了光伏产业与荒漠化治理的结合,综合效益十分显著。


(1)分析库布齐地区演变成“死亡之海”的主要原因。
(2)分析库布齐沙漠推进过程中给黄河带来的不利影响。
(3)指出当地大力发展光伏发电,实行立体化产业模式对防治荒漠化的好处。
2023-02-25更新 | 651次组卷 | 38卷引用:2020年新高考地理三轮冲刺综合题答题技巧(北京专用)01--生态环境问题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