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荒漠化的原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64 道试题

1 . 2017《感动中国》颁奖晚会上,塞罕坝林场(海拔1010~1940米)建设者们50多年来,在“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上,造林近百万亩,创造了一个生态文明建设奇迹,感人至深。历史上,塞罕坝曾是一处水草丰沛、森林茂密、禽兽繁集的天然名苑(如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塞罕坝由天然名苑退化成荒漠沙地的原因,可能有(     
①放苑开垦②掠夺式采伐③过度捕猎④连年山火⑤发展旅游业
A.①②④B.②③⑤C.③④⑤D.①②⑤
2.50多年前,塞罕坝没有人工林,只在阴坡上长着些不成片的白杨、云杉和山杨,阳坡和平坦地上,几乎一片荒凉。对此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A.阳坡降水相对较少B.阳坡土层较薄,砾石较多
C.阴坡蒸发小,土壤墒情好D.阳坡光照强烈,昼夜温差大
3.适合塞罕坝林场人工造林的主要树种属于(     
A.常绿阔叶林B.落叶阔叶林C.灌木D.针叶林

2 . 读我国某地区土地退化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内容主要体现的主要环境问题(     
A.水土流失B.生物多样性减少C.土地盐碱化D.土地荒漠化
2.引发此类环境问题的自然原因为(     
A.降水集中,多暴雨B.洪涝多发,河水泛滥
C.气候干旱,风化强烈D.积水蒸发,盐分残留
3.为解决该类环境问题,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A.积极营造水土保持林B.切实推行退耕还草
C.完善农田排灌系统D.新能源替代常规能源
2022-09-03更新 | 114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平凉市泾川县第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3 . 下图为“我国江南丘陵某地地形结构和农业用地结构的饼状图”。对比分析完成下面小题。



1.造成该地农业用地结构不合理的主要原因是(     
A.过度开垦B.过度放牧C.过度围垦D.过度养殖
2.该地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出路在于(     
A.缓坡退耕,发展大牧场放牧业B.修建梯田,扩大水稻种植面积
C.全面封山育林,改善生态环境D.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立体农业
3.近几十年来,我国沙漠化土地的主要成因是(     
A.降水量少,蒸发旺盛B.厄尔尼诺现象导致的气候变异
C.人类工农业生产及其他生产活动D.大面积的污染
2022-09-03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八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4 . H河流域地处我国农牧交错带,年降水量约375mm,灌溉农业较为发达,素有“北方粮仓”之称。下图示意H河流域地理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H河流域(     
A.主体位于第三阶梯B.地处我国西北地区C.地势总体北高南低D.东部山地较为集中
2.该地灌溉农业区不断向西扩张带来的影响有(     
①沙化土地增多②湿地面积扩大③大气温度升高④水土流失加剧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022-09-01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日照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8月校际联考地理试题

5 . 浑善达克沙地位于内蒙古中部锡林郭勒草原南端,是内蒙古中部和东部的四大沙地之一,浑善达克沙地距北京直线距离250多km,是沙质荒漠化典型地区。年平均气温在0-3℃之间。大风日数(≥8级)在60-80天。降水多集中在7、8、9三个月,占全年降水量的60-78%。该区域土壤以风沙土为主,植被以沙地植被为主。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沙地西部形成流动沙丘的主要自然因素为(     
①植被稀疏,固沙能力弱②大风日数多,搬运频繁③过度放牧,草地退化④地处板块交界处,岩层破碎⑤生产、生活用水量,生态用水紧张⑥气候干旱,物理风化作用强盛
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⑤D.①②⑥
2.每年7-9月,该地(     
A.沙丘的流动性增强B.大风日数增多
C.草场载畜量增加D.深层土壤含水量减少
3.该沙地(     
A.绝大部分为干旱地区B.治理应以植被自然恢复为主
C.半流动沙丘可能向西南方向移动D.不会对北京空气质量产生影响
6 . 鄂尔多斯羊绒制品产量约占全国的三分之一、世界的四分之一,已经成为“中国绒城”。由于山羊对牧场破坏较大,所以各国对牧场山羊头数都有限制,鄂尔多斯高原的科学载畜量为400万~500万头(只),而其高峰期实际载畜量接近800万头(只)。下图为鄂尔多斯高原地理位置示意图。保护鄂尔多斯地区生态环境,可采取的措施有(     

①大力发展种植业,控制畜牧业比重②变粗放散养为舍饲圈养
③控制载畜量,实行轮牧和轮流打草制度④进行大规模人工降雨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④
2022-08-30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第一五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7 . 图为我国黄河流域局部简图。库布齐沙漠是我国第七大沙漠,表面覆盖着由古代黄河形成的深厚冲积物。早在3000年前,库布齐地区森林葱郁、水草肥美、牛羊遍地,到了明清时期,竟演变成为寸草不生的“死亡之海”。它每年向黄河岸边推进数十米、向黄河输入泥沙1.6亿吨。但经过人民30多年的不懈努力,库布齐已修复、绿化沙漠6253km2,创造5000多亿元生态财富,让当地10万农牧民脱困。作为全球唯一被整体治理的沙漠,库布齐创造了世界治沙史上的奇迹。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库布齐地区演变成“死亡之海”最主要原因是(     
A.气候干旱,降水少,蒸发强烈B.地表多疏松的沙质沉积物
C.邻近冬季风的源地,风力强劲D.人口迅速增加,人类不合理的活动
2.下列不是库布齐沙漠对黄河的影响(     
A.黄河含沙量剧增,水质变差B.淤塞河床,导致洪涝灾害更加频繁
C.荒漠化面积扩大,植被减少D.流沙阻塞河道,可能会导致河流改道

8 .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荒漠化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自然地理环境特征,与我国西北地区沙漠形成密切相关的是(     
A.地表崎岖,河流短小B.日照不足,温差较大
C.植被稀疏,土壤层厚D.气候干旱,大风频繁
2.图中沙漠化严重地区,面临的主要危害是(     
A.地面沉降加大B.表土裸露增多
C.土壤酸化加快D.雾霾天气频发
2022-08-28更新 | 10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肇庆市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9 . 位于内蒙古黄河大“几”字内侧的库布齐沙漠,有“全球治沙样本”之称。治理前其沙漠总面积约1.39万平方公里,经过数十年治理,约1/3的沙漠变为绿地,实现了由“沙进人退”向“绿进沙退”的转变,完成下面小题。

1.治理前,库布齐沙漠广布的自然原因有(     
A.降水年际变化大B.大规模开采矿产资源
C.无节制放牧垦荒D.地表沙质沉积物较多
2.库布齐沙漠的综合治理措施主要有(     
A.广泛开展人工降水B.实施天然林保护
C.实施退耕还林还草D.扩大牧场载畜量
2022-08-26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开阳县第三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

10 . “台田-浅池系统”是指通过挖土建池、堆土筑台的工程措施,将原有的盐碱荒地改造为的台田浅池相间分布的人工复合农业生态系统。下图为渤海湾西岸滨海平原某“台田-浅池系统”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渤海湾西岸土地盐碱化最严重的季节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2.盐碱荒地改台田的过程中最主要的改造目标是(     
A.减小地形起伏B.增加土壤肥力C.降低地下水位D.提高空气湿度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