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荒漠化的原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64 道试题
1 . 关于荒漠化的说法,错误的是(     
A.荒漠化的本质是土地退化
B.荒漠化有可能发生在半湿润地区
C.植被破坏是形成荒漠化的原因之一
D.荒漠化的主要成因都是人为原因
2022-08-13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双鸭山市宝清县第三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2 . 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西北地区成为全球同纬度地区降水量最少、干旱程度最高的地带,原因是(     
①远离海洋,深居内陆
②高原、山地阻隔,水汽难以到达
③地处高压控制,下沉气流为主
④植被破坏严重,蒸发作用强烈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下列荒漠化问题与所对应的地区,正确的是(     
A.江南丘陵——次生盐渍化B.西南喀斯特地区——红漠化
C.西北干旱地区——沙漠化D.黄淮海地区——石漠化
2022-08-13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黔西南州兴义市同源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3 . 下图为某省土地荒漠化与土地退化现状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与该省盐渍化的形成密切相关的是(     
A.过度开垦B.过度放牧C.过度樵采D.水资源利用不当
2.该省为防治荒漠化可采取的生物措施有(     
①封沙育林育草②飞播造林种草③草方格沙障④插干造林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4 . 某年10月,来自世界各地的汽车越野挑战赛选手在澳大利亚完成了7天的赛程,图中黑线为越野线路。读图,完成问题。



1.与图示沙漠成因最为相似的是(     
A.北非阿拉伯沙漠B.南美巴塔哥尼亚沙漠
C.塔克拉玛干沙漠D.索马里半岛沿岸沙漠
2.参赛选手在比赛期间需克服的主要困难可能是(     
A.暴风雪、寒潮、缺氧B.高温、湿热、泥泞
C.风暴潮、高温、洪水D.沙尘暴、缺水
3.①②③④四地中,荒漠化发展最快的是(     
A.①地B.②地C.③地D.④地
2022-08-11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张家口市张北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月考地理试题

5 . 畜牧业是蒙古国的传统支柱产业,羊绒业是近年来新发展的产业部门,其羊绒产量约占全球市场的21%,在国际市场上享有一定的声誉,但三分之二的羊绒企业生产仍处在初级加工阶段。完成下面小题。

1.蒙古国大力发展羊绒产业,最易加重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A.土地荒漠化B.土地盐碱化C.水土流失D.草场退化
2.下列针对蒙古国羊绒产业发展的建议,可行的是(     
A.缩减羊绒产业规模,以保护生态环境
B.加大科技创新,提高羊绒产业的附加值
C.人工种植牧草,减少对天然牧草的依赖
D.鼓励牧民增加牲畜数目,降低羊绒原料成本
2022-08-10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嘉兴市第五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6 . 由于人为原因,科尔沁草原部分退化为沙地。2000年以来,随着生态建设和保护力度的加大,这里采取了乔灌草结合,沙带边缘造林,设置网格沙障等措施,实现由“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转变。下图为科尔沁沙地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地区出现“沙进人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过度开垦放牧B.生态环境脆弱C.降水量逐年减少D.城市化速度过快
2.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该地区采取的措施是(     
A.全面退耕禁牧,恢复天然草场B.以植树造林为主,提高森林覆盖率
C.锁边造林织网治沙,分区施策D.大力开发沼泽湿地,发展生态农业
2022-08-10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南郊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7 . 导致土地退化的原因为(     
①过度放牧   ②植被破坏   ③不合理灌溉   ④生活和生产排放的有毒物质   ⑤退耕还林
A.①②③⑤B.②③④⑤C.①②③④D.①②④⑤
2022-08-09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儋州市鑫源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普高班)

8 . 劣地式红层荒漠(俗称“牛肝地”),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地区,发育在以红层软岩为主的区域,以密集侵蚀沟和风化壳裸露为标志的荒漠。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牛肝地”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风力侵蚀B.风力沉积C.流水侵蚀D.流水沉积
2.江西某地的植物群落由常绿阔叶林向“牛肝地”演替,在此过程中(     
A.土壤的厚度增大B.风化壳厚度增加
C.土壤的肥力提高D.土壤的矿物质比重增大
2022-08-09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七县区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9 . 调查人员在甲、乙两地进行生态调查,其生态状况如图所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甲地以井为中心在草原上形成沙地,其原因可能是(     
A.滥采矿产B.过度开采地下水C.滥伐森林D.过度放牧
2.甲地生态现象最可能出现在(     
A.云贵高原B.江南丘陵C.内蒙古高原D.黄土高原
3.在乙地区,绿洲面积在不断萎缩,除人为原因外,最主要的自然原因是(     
A.气候干旱B.沙尘暴频度减少C.过度樵采D.河流侵蚀严重
4.在甲、乙两地,如果大力发展种植业,可能发生的生态问题有(     
A.石漠化B.水土流失C.次生盐碱化D.气候变暖
2022-08-09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花溪第六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地理试题(文科)

10 . 2012年6月17日是第18个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其宣传主题是“土地滋养生命——携手遏制退化”。这一主旨告诉世人,要实现人类发展和进步,必须保护我们的生存根基——防治土地退化和荒漠化。结合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云贵高原和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共同成因是(     
①石灰岩广布,土壤发育浅薄②植被破坏③土质疏松④夏季降水集中且强度大
A.①②B.②④C.③④D.②③
2.造成土壤次生盐渍化严重地区南方少、北方多的主要原因是(     
A.北方平原面积比南方多B.北方不合理的灌溉和春季蒸发量大于降水量
C.南方多水田,北方多旱地D.人类大量开垦湿地
2022-08-08更新 | 92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天长市炳辉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