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荒漠化的原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57 道试题

1 . 漓江上游为非岩溶森林生态分区,区域生态状况良好,中下游为岩溶生态分区,石漠化问题比较突出。漓江流域石漢化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8.9%。自然因子对石漠化空间分布的影响权重排序为:岩性>地貌>植被覆盖>高程>年均降水>坡度。下图示意2015年漓江流域不同坡度、不同高程石漠化面积占比。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漓江上游与中下游生态状况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植被覆盖岩性B.高程植被覆盖C.坡度降水D.地貌坡度
2.漓江流域石漠化多发区岩性特征符合(     
A.片理结构发育B.球状风化明显C.碳酸盐含量大D.多孔洞流纹
3.结合图示,推测漓江流域石漠化严重的社会因子主要是(     
A.劳动力素质B.人口密度C.机械化水平D.种植结构
2024-03-15更新 | 158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A10 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地理试题

2 . 武陵山区石漠化综合治理科研基地位于湖南省湘西自治州,属于石漠化严重地区。20世纪60年代初,开始人工补植造林,如今已形成集用材林、经济林为一体的现代林业建设示范基地。据调查,在不同等级石漠化环境中都可以见到蔷薇科植物的多个种属,但蔷薇属、火棘属在重度石漠化环境中没有分布,而绣线菊属则在无石漠化环境中没有分布。下表为研究区样地基本自然概况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石漠化等级岩石裸露率/%样地植被+土壤覆盖率/%平均坡度物种多样性指数物种优势度指数
无石漠化<20>8082.800.82
轻度石漠化31〜5069〜50152.850.89
中度石漠化51〜7049〜30252.850.88
重度石漠化>70<30332.560.90
1.不同等级石漠化环境物种存在显著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气候差异B.水文差异C.人类活动D.土壤差异
2.随着石漠化程度的加重,物种多样性指数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A.退化速率差异B.优势物种凸显C.生态环境恶化D.造林阶段不同
3.人工补植造林多选用蔷薇科植物的意义重在(     
A.增强森林物种多样性B.指示石漠化演替规律
C.改善当地石漠化问题D.增加其森林经济价值

3 . 沙尘天气是风将地面尘土、沙粒卷入空中,使空气浑浊、天空能见度降低的天气现象的统称,按照风速和能见度等指标,可划分为浮尘、扬沙、沙尘暴等不同等级。下图示意1960-2020年我国某省沙尘日数、沙尘指数平均月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该省份天气说法正确的是(     
A.各月始终以扬沙天气为主B.沙尘暴较浮尘天气更多发
C.秋季沙尘暴日数多于冬季D.沙尘指数主要受扬沙影响
2.推测该省份最有可能是(     
A.新疆B.湖北C.河北D.河南
3.该省份冬季沙尘天气偏少的主要原因是(     
A.气温较低B.风速较小C.日照较短D.气压较高
2024-03-08更新 | 639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南省重点高中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3月月考文综试题-高中地理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4 . 沙尘天气是风将地面尘土、沙粒卷入空中,使空气浑浊、天空能见度降低的一种天气现象,按照能见度水平可划分为浮尘、扬沙、沙尘暴3个等级。如图示意1960~2020年我国某省沙尘日数、沙尘指数平均月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该省份沙尘天气说法正确的是(     
A.各月沙尘日数均低于3天
B.沙尘指数大致呈单峰变化
C.冬季沙尘暴次数少于秋季
D.沙尘暴迁移最远且影响大
2.该省冬季沙尘天气偏少的主要原因是(     
A.气温较低B.风速较小
C.日照较短D.植被茂密
3.推测该省份最有可能是(     
A.新疆B.湖北C.河北D.河南

5 . 327日~28日我国北方出现大范围沙尘天气过程,内蒙古、北京、河北等地部分地区出现了沙尘暴这一气象灾害。此次沙尘天气过程影响范围广、强度较强、部分地区风力较大。完成下面小题。

1.温差、不稳定的大气层是形成沙尘暴的必要条件。据此分析沙尘暴多发生于何时(     
①日出②午后③午夜④傍晚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
2.从图中可以发现,沙尘的移动是不均匀的。沙尘天气已经快接近南京、合肥,而成都、重庆方向移动却十分缓慢的原因可能是(     
A.阴山的阻拦B.贺兰山的阻拦C.大巴山的阻拦D.大别山的阻拦
3.沙尘暴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下列必定属于其影响的是(     
A.阻碍凝结核的生成B.抑制全球变暖的现象
C.增加环境保护压力D.阻碍大尺度物质更新
2024-02-28更新 | 734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年浙江省“辛愉杯”第一届线上考试地理试卷

6 . 干旱的气候条件造就新疆土壤盐碱化严重。特别是在地势低洼地区,由于水分强烈蒸发散失使得盐分更易在地表析出结晶并与土壤颗粒聚合形成“盐结皮”。下图是土壤“盐结皮”景观图,“盐结皮”对土壤的理化性质有很大的影响。完成下面小题。


1.新疆土壤盐碱化严重,主要是由于(     
A.深居内陆,地表径流少B.地势低洼,地下水埋藏较浅
C.气候干旱,蒸发强烈D.降水稀少,地下水含盐量高
2.地势低洼的地方更易形成盐结皮,主要是由于(     
A.降水稀少B.地表径流少C.蒸发强烈D.地下水埋藏浅
3.下列关于“盐结皮”的影响,不正确的是(     
A.利于增加土壤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
B.利于减少土壤水分蒸发,保持湿度
C.利于增加土壤对风力作用的抗蚀能力
D.利于增加土壤无机盐含量,提高肥力
2024高三·上海·专题练习

7 . 石漠化是在喀斯特地貌基础上形成的一种荒漠化的现象,简单来说就是土地逐渐被石头占据,我国90%的石漠化地区集中在云贵高原。下图为云贵高原形成与发育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依图判断,云贵高原形成发育过程的先后排序是(     )(单项选择)
A.①②③④B.①④②③
C.②③①④D.④②③①
2.石漠化地区集中在云贵高原的主要原因是(     )(单项选择)
①降水集中   ②不合理的农业活动   ③土层薄,水土易流失   ④地表径流缺乏
A.①②③B.①③④
C.②③④D.①②③④
2024-02-04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重难点12 岩石圈与人类-2024年高考地理【热点·重点·难点】专练(上海新高考专用)

8 . 在干旱与半干旱地区,盐分易在地表析出结晶并与土壤颗粒聚合形成“盐结皮”(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盐结皮”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当地(     
A.降水稀少B.地表径流少C.蒸发强烈D.地下水位低
2.研究表明,“盐结皮”地表吸收的太阳辐射少,其主要原因是(     
A.大气削弱作用强B.地面辐射强C.大气逆辐射弱D.地表反射率高
3.“盐结皮”的形成(     
A.导致土壤酸化加剧B.利于土壤湿度保持C.导致土壤风蚀加强D.利于土壤肥力提高
2024-01-22更新 | 1477次组卷 | 10卷引用:2024年1月安徽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适应性测试地理试题

9 .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农业类型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图中农业类型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气候B.土壤C.地形D.市场
2.图中最容易发生土地荒漠化的区域是(     
A.以种植业为主的地区B.以游牧业为主的地区
C.以种植业和畜牧业为主的地区D.以畜牧业为主的地区
2024-01-21更新 | 61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智学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第二次联考地理试题
2023·全国·模拟预测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10 . 台特玛湖干涸湖盆位于塔里木盆地东部,湖盆沉积物疏松干燥,气候极端干旱,强风多沙,常年以偏东北风为主,集中在4—10月。S214省道穿越其中的现代湖区、湖底沙质荒漠区、湖底盐渍荒漠区、湖滨荒漠—绿洲过渡区及绿洲区等五类下垫面。路政部门曾建设了阻—固结合型防沙体系以减轻公路积沙危害,但该体系因风沙强烈而快速失效。2018年由中国科学院牵头在公路风沙灾害最严重的区段设计了阻—固—输结合型防沙体系(下图),有效减轻了公路积沙危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穿越台特玛湖干涸湖盆的省道S214走向为(     
A.西南—东北B.东西走向C.西北—东南D.南北走向
2.推测S214省道风沙灾害最严重区段的下垫面类型是(     
A.绿洲区B.湖底沙质荒漠区
C.湖底盐渍荒漠区D.湖滨荒漠—绿洲过渡区
3.与阻—固结合型防沙体系相比,阻—固—输结合型防沙体系的显著优点是(     
A.投资更少B.阻沙更多C.取材更易D.输沙更多
2024-01-16更新 | 10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全国高考信息卷文综地理试题(02)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