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 道试题

1 . 通过模型可模拟人类取水导致的径流量消耗,还原天然条件下的理想径流量。永定河是海河支流,永定河流域年降水量为360--650mm。研究表明,1980--2015年永定河山区河段不考虑人类取水的理想径流量呈下降趋势。下表示意1980--2015年永定河山区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变化转移矩阵。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2015年1980年总计/km²
耕地/km²林地/km²草地/km²水域/km²建设用地/km²未利用土地/km²
1
9
8
0
耕地/km²1313920964161373111214221020
林地/km²823456013474055176842
草地/km²4079237971851383284814157
水域/km²61210022411872221148
建设用地/km²45449137121415798
未利用土地/km²3042545291737457
2015年总计/km²19411920613099710172527144422
1.1980--2015年,永定河山区产生现象主要是(     
A.过度开垦B.过度放牧C.森林修复D.围(河)湖造田
2.下列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变化能导致永定河山区地表径流显著减少的是(     
A.耕地B.林地C.草地D.未利用土地
3.永定河山区径流量的变化启示我们在生态建设中应(     
A.控制开发规模B.调整林木结构C.推进植树造林D.坚守耕地红线
2023-05-12更新 | 127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土地是自然—社会综合体,土地的社会属性越强,受人类干扰程度越大;自然属性越强,受人类干扰程度越弱。指数越大,其相应的属性越强,反之越弱。下图为上黄试验区不同时期土地自然及社会属性指数变化图。

材料二上黄试验区位于黄土高原西部、宁夏南部的固原市河川乡上黄村,年均降水量415mm,植被为森林草原向干旱草原过渡的灌丛草原,当地常规能源短缺。



(1)1982年,上黄试验区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____,其形成的人为原因主要有____
(2)2000年以来,上黄试验区生态环境的变化趋势是____,判断的理由是____
(3)为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美丽家园,当地应采取的措施有____
2023-02-10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仪征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三上学期学情摸底地理试题

3 . 下图表示“黄河三角洲造陆速率与年降水量(实线)、造陆速率与种草植树面积(虚线)的关系”,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三角洲造陆速率最大时,黄河流域(     
A.中上游生态持续恶化B.下游地上河河床抬升趋势减弱
C.中上游水利工程修建增加D.河口面积增加,城市建设用地增多
2.结合图示信息,若三角洲的造陆速率下降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黄河上游水土保持工作成效显著B.中游地区耕地面积扩大
C.中游发展灌溉农业需水量增加D.黄河流域降水量减少,输沙量减少
3.黄河三角洲的可持续发展方向是(     
A.河口地区地形平坦,面积开阔,适宜大规模城市建设
B.利用当地自然资源和环境,发展湿地经济
C.雨热同期,土壤肥沃,适宜发展种植业
D.该地属于湿地资源,应加强保护,禁止开发

4 . 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可以反映植被生长状况,指数值越大示意植被覆盖越佳。图左为“2000~2016年黄土高原植被NDV1指数年际变化趋势”。图右为“黄土高原不同土地覆盖类型NDVI变化趋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据图可知(     
A.黄土高原植被覆盖状态与退耕还林政策无关B.不同类型植被NDVI减少趋势均高于增加趋势
C.黄土高原植被覆盖状态整体上趋向不断改善D.黄土高原植被NDVI呈现持续增长趋势
2.关于森林与耕地面积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海拔相对高,森林稳定性差B.人类活动多,森林NDVI指数下降
C.降水变率大,耕地稳定性差D.人工灌溉多,耕地NDVI指数上升
3.黄土高原NDVI指数空间分布特点与成因是(     
A.气候干旱,西北NDVI值相对较高B.农田较多,西北NDVI值相对较低
C.森林较多,东南NDVI值相对较高D.气候湿润,东南NDVI值相对较低
2022-01-26更新 | 378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苏省常州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20年5月12日,国家领导人来到山西考察汾河流域生态修复和城市环境建设情况。2000多年前,古人曾在这里留下“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的优美诗句。然而长期以来,这里生态遭到较大破坏。

材料二汾河流域气候大陆性较强。图1为“汾河上游流域地形图”,图2为“汾河上游流域地貌景观图”,图3为“太原地区气候资料图”,下表为某中学地理研学小组查阅文献后制作的“汾河上游流域自西汉到清代人口及环境状况表”。



人口数量(万人)耕地面积
(万顷)
森林面积
(万顷)
植被覆盖率
(%)
灾害频率
(次/百年)
西汉31.655.3700.1
5.93.254501.2
7.84.293.2401.3
5.93.131.2151.5
24.4100.2944

(1)结合图1和图2,描述汾河上游流域内的地貌景观特征。简述影响该地貌特征形成的气候背景。
(2)作为研学小组的一员,请你对该流域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进行评价。
(3)研学小组发现,历史上该地区每百年发生灾害的频率呈不断上升趋势,请简述人口数量、耕地面积、森林覆盖率与灾害频率之间的联系。这体现了地理环境的什么特性?

6 . 北洛河为渭河的一级支流,黄河的二级支流,是一条经常发生高含沙洪水的河流。流域内人类活动区域差异大,水土流失严重,水土保持措施的效果也不够稳定。下图分别为北洛河流域分布图、北洛河上游1971-2012年输沙量年际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北洛河流域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区域是(     
A.高原林区B.高原沟壑区C.阶地平原区D.黄土丘陵沟整区
2.造成北洛河上游输沙量年际变化趋势的主要原因是(     
A.降水量增加,流水侵蚀作用增强
B.人类活动不合理,水土流失严重
C.植被覆盖率减少,水土保持作用减弱
D.退耕还林还草,实施小流域综合治理
2020-07-06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7 . 孤东位于黄河入海口北侧。1976-2014年,在海岸线变化不大的情况下,孤东近岸海域5m等深线与海岸之间的水域面积变化明显(下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976-2002年,孤东近岸海域海底侵蚀、淤积的变化趋势是
A.一直以淤积为主B.先淤积,后侵蚀
C.一直以侵蚀为主D.先侵蚀,后淤积
2.推测2002-2014年期间,黄河中游地区
A.年降水量增加B.地表径流量增大
C.年蒸发量减少D.植被覆盖率提高
2020-04-24更新 | 991次组卷 | 21卷引用:江苏省启东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初考试地理试题
8 . 下图反映黄河下游花园口站在三个不同时段内年径流量及输沙量的变化范围。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花园口站年径流量及年输沙量总体变化趋势是
A.年径流量和年输沙量都增大B.年径流量增大,年输沙量减小
C.年径流量和年输沙量都减小D.年径流量减小,年输沙量增大
2.产生图示水沙变化的原因最可能是
A.中上游修建水库B.中上游植树造林
C.流域降水增多D.全球气候变暖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黄土高原是中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2021年暑假某中学地理研学小组到黄土高原某区域开展以“小流域综合治理”为主题的活动。出发前,小组成员通过查找资料了解到,黄土塬、黄土梁和黄土峁是黄土高原的基本地貌形态,黄土塬为顶面平坦宽阔的黄土高地,又称黄土平台,长条状的黄土丘陵叫黄土梁,黄土峁为穹状或馒头状黄土丘。

材料二研学小组到达该区域后,选择了合适的观察位置,从该地点向东望去,正前方是一条狭长的黄土梁,黄土梁上分布有黄土峁,正后方地形较平坦开阔。小组成员还在沟谷坡面上看到梯田、防护林等防治水土流失的工程措施。

材料三图为研学考察区域等高线地形图与黄土塬、黄土梁和黄土峁地貌景观图。



(1)判断①~④四个地点中研学小组进行地貌观察时所选的位置,并说明选择的合理性。
(2)说出形成黄土塬、黄土梁和黄土峁的主要外力作用,并根据地貌演变的过程按照形成时间由早到晚对其进行排序。
(3)研学小组从当地相关部门了解到,当地通过在坡度角小于15°的山坡上修筑梯田、在坡度角大于15°(tan15°=0.268)的山坡上营造防护林等工程措施,减轻水土流失。说出斜线部分采取的工程措施,并分析该工程措施在水土流失治理中的作用。
2024-01-05更新 | 10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江阴市普通高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沟谷是黄土高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的关键部位。下图为黄土高原上某沟谷的形成过程。

(1)简述黄土高原沟谷的形成过程。
(2)从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角度评价黄土高原大规模治理水土流失对黄河下游地区产生的影响。
(3)针对黄土高原沟谷地区水土流失的治理,主要有“建淤地坝”和“退耕还林、还草”两种方案。你认为哪种方案较好,请说明理由。
2023-11-28更新 | 416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六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联合调研地理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