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 道试题
12-13高二上·陕西渭南·期中

1 . 读我国某地区生态环境问题成因与危害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所示的某生态环境问题是(     
A.土地荒漠化B.臭氧空洞C.水土流失D.全球气候变暖
2.图示生态环境问题最严重的地区是(     
A.黄土高原B.塔里木盆地C.东北平原D.长江三角洲
2022-09-02更新 | 459次组卷 | 30卷引用:北京市新学道临川学校201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2 . 为研究鱼鳞坑工程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影响。某研究小组模拟三种坡度均为25°的坡面,对相同降雨强度(70mm/h)持续60分钟降水,研究其输沙速率的变化。下面左图为三种坡面示意图,下右图为三种坡面输沙速率对比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前15分钟平整坡面输沙速率增加较快的原因有(     
①坡面地表径流大②雨水下渗多③坡面地表径流快④降水强度变化大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④
2.与大鱼鳞坑坡面相比,小鱼鳞坑坡面输沙速率峰值低、出现时间早,主要是因为小鱼鳞坑(     
A.损毁更早、坡面径流量较小B.损毁更早、坡面径流量较大
C.损毁更晚、坡面径流量较小D.损毁更晚、坡面径流量较大
2022-02-14更新 | 827次组卷 | 10卷引用:2020年全国1文综地理高考真题(选择部分)
2020高三下·北京·专题练习
3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黄河流域及降水量分布图

材料二黄河流域部分站点的暴雨频数

地区资料年数暴雨总次数年平均次数最多年次数无暴雨年数
西宁28371.3237
兰州28371.3258
兴县241154.79120
三门峡241064.1780

材料三陕西省北部某县某年的经济产业结构

(1)河口、桃花峪为黄河上、中、下游分界点。与上游地区相比,从降水的角度说明黄河中游地区水土流失更严重的原因。
(2)依据陕西省北部某县产业结构的特点,推测其可能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3)任选该县一种环境问题,提出两项具体防治措施。
2021-09-09更新 | 121次组卷 | 4卷引用:2020年新高考地理三轮冲刺综合题答题技巧(北京专用)03--人地协调发展类
4 . 某校学生到甘肃省天水市开展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的研学活动。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任务一     对比流域的径流量变化

天水市桥子沟流域包括自然条件相似的东沟和西沟两个小流域。东沟通过修建梯田等措施进行治理,西沟基本保持原状。同学们根据水文站的观测数据得知,在每平方千米面积内,东沟、西沟年径流量分别为4700m3、12500m3


(1)说出修建梯田对流域地表径流的影响,并分析原因。

任务二     调查梯田利用方式

调查发现,天水市自2000年以来调整种植结构,在海拔1000~1500米的梯田上引种樱桃。该地种植的樱桃产量高,品质好,营养丰富。


(2)概述当地生产高品质樱桃的条件。

任务三     分析梯田减少效益

表为黄土高原小流域梯田减少与梯田面积关系的相关数据,同学们对其进行了分析。

梯田占流域面积的比例(%)0510152030405060
梯田减少比例(%)0828506782899294

注:梯田减少比例指修建梯田后减少的输沙量占治理前输沙量的比例。


(3)绘制统计图,并说明梯田面积变化对梯田减少的影响。
2021-09-06更新 | 7437次组卷 | 31卷引用:北京市2021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地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13-14高三上·北京石景山·期末
单选题-题组 | 较易(0.85) |
名校

5 . 读我国南方某地区不同坡度地形比例图(左图)和能源消费结构图(右图),完成下面小题。

1.据图可以推断,本地区主要的环境问题是(     
A.大气污染B.水土流失C.土地荒漠化D.水污染
2.解决本地区上述环境问题的主要途径是(     
①开发小水电②封山育林禁止采伐③用矿物燃料替代薪柴、秸秆等生物能④进行炉灶革新,提高能源利用率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2020-10-21更新 | 600次组卷 | 56卷引用:2013届北京市石景山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
6 . 某校中学生赴长江上游支流大宁河(重庆段)进行野外实习。下图为大宁河流域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任务一 考察流域地形。

(1)概述该流域主要地形特征。

任务二 走访水文站,查阅文献,获取相关数据,如下表所示。

(2)绘制统计图,说出该流域侵蚀量与输沙量的关系。

任务三 调研流域的综合治理。

(3)简述该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有效措施。
2020-10-02更新 | 3408次组卷 | 2卷引用:2020年北京市高考地理试卷(新高考)
2020高三下·北京·专题练习
7 . 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浙江省湖州市采矿历史悠久,宋朝时就有采石业。在发展过程中,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突出,“上海一座楼,湖州一个坑”形象地反映了采石对当地生态环境的改变。近年来,湖州市对废弃矿山开展综合治理,有些地方借鉴了如下图的治理方案。


   
分析图中措施对减轻水土流失、防止崩塌的作用。
2020-05-30更新 | 9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年新高考地理三轮冲刺综合题答题技巧(北京专用)01--生态环境问题类
8 .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黄河在河口镇至龙门区间流经黄土高原,是黄河流域的主要泥沙来源区(简称河龙区间)。20世纪60年代,国家在河龙区间开始实施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下图为河龙区间范围及大型淤地坝分布图。



(1)描述河龙区间大型淤地坝的分布特点。
(2)列举河龙区间治理水土流失的主要措施。

径流可再生过程是指从降雨到径流形成、径流入海、水分蒸发、水汽输送到大陆并再度形成降雨的整个循环过程。科学研究中可以用降水到地表径流的转化率来定量表达径流的可再生性。近年来,河龙区间黄河径流可再生性降低。


(3)运用水循环的相关知识说明河龙区间黄河径流可再生性降低的主要原因。
9 . 读黄河主要产沙区生态治理的图文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

在20多年的“绿色革命”中,延安市率先通过改良品种,开辟梯田台地,种植“山地苹果”获得成功。与平原产区苹果相比,山地苹果含糖量更高、口感脆甜,也更耐贮藏。2018年1月,“延安苹果”注册为“国家地理标注证明商标”。


(1)据上图,描述黄河主要产沙区林草梯田覆盖率的变化,分析其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2)说明延安发展山地苹果的有利条件。
(3)列举黄土高原林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2020-05-04更新 | 177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顺义区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题

10 . 2019年9月16日至18日,习主席在河南考察。他强调指出:要保障黄河长治久安。黄河水少沙多、水沙关系不协调,是黄河复杂难治的症结所在。


读图及资料完成下面小题。

1.有关黄河流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A.黄河多分布在季风气候区,以雨水补给为主要方式
B.中游地区流经黄土高原,地形起伏大,适宜建水电站
C.渭河流经秦岭山地北部,落差大,含沙量大于泾河
D.黄河为我国第二大河,河流流量大,适合发展航运
2.在黄土高原治理中,植树种草的主要目的是
①固定表土②减少径流③沉积泥沙④降低风速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3.下列解决黄河下游地区“水少沙多”问题的建议措施中,合理的是
①中上游地区退耕还林还草,加强水土保持②植树造林,遏制北方地区的沙尘暴天气
③中游地区实施天然降水收集与储集工程④加强流域内水资源的统一管理与调度
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