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资源资源的开发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2月,我国首个跨区域核能供暖项目(海阳一乳山)在山东海阳核电园区正式开工建设。核电供暖是从核电机组抽取已经发过部分电的蒸汽作为热源,通过市政供热管网将热量送到用户家中。海阳市是全国首个“零碳”供暖的城市。未来,胶东经济圈青岛、烟台、威海甚至省会经济圈的济南等城市都有望共享绿色热源(下左图示意)。

核能综合利用让山东海阳市在全国新能源发展中脱颖而出。下右图示意海阳核能综合利用愿景。



(1)与燃煤供暖相比,分析核能供暖的优势。
(2)评价图8所示区域发展跨区域核能供暖的地理条件。
(3)简述海阳市积极推动核能综合利用的意义。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贵州是我国能源资源相对丰富的地区,煤炭资源储量位居我国第5位,埋藏浅,煤质好;年水电资源经济可开发量为752.42亿千瓦时,约占全国的5%。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后,贵州充分发挥有水有煤、水火互济的能源优势,成为“西电东送”的主要省份。下图为贵州省主要自然资源、生物质能及铁路线分布图。



(1)简述贵州建设能源基地的有利条件。
(2)分析贵州省“西电东送”的区位优势。
(3)贵州省形成煤—电—煤化工、煤—电—有色金属冶炼、煤—电—建材等多种一体化经营模式,评价这样做的意义。
3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青海省共和县塔拉滩(位置见下列图1)以戈壁沙丘为主,是黄河上游和三江源地区风沙危害最严重的地带之一,每年从这里进入龙羊峡库区的流沙达3131万立方米。2011~2017年,塔拉滩地区大力发展光伏产业,并建成数十个光伏企业集聚的光伏产业园,其发电能力达3350兆瓦。随着光伏电站与龙羊峡水电站的并网发电,该地成为全球最大的水光互补能源基地。光伏产业的发展改变了地面热力平衡和地表覆盖状况,促进了塔拉滩地区的生态改善,植被不断恢复,沙丘移动距离和移动速度呈明显减缓态势。同时,植被恢复对光伏发电效率和园区灾害风险产生了不利影响,为此园区引入牧羊业(如图2),并形成了良性循环。



(1)评价塔拉滩建设光伏产业园的区位条件。
(2)分析光伏产业对塔拉滩植被恢复的积极作用。
(3)说明引入牧羊业对光伏产业园区的有利影响。
(4)简述塔拉滩光伏产业和龙羊峡水电站的互补作用。
2022-09-29更新 | 872次组卷 | 20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山东省招远一中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
4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塔拉滩地处青海湖东南60km,这里曾经一片戈壁沙丘,是黄河上游风沙危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从2011年开始,得益于光伏电站的建设,这里的植被逐渐恢复,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为保障发电效率,光伏面板需定期清洗。弃光是指光伏电站发电量没有被电网或居民完全消纳的部分,被电力行业称为垃圾电。据国家能源局消息,我国弃光率由2015年的12%下降到2020年的2.0%,但是相对其不断增长的发电总量,能源浪费仍十分严重,储能问题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难题。

材料二下图为塔拉滩位置示意图。


(1)与周边地区相比,分析光伏电站选址塔拉滩的优势条件。
(2)有人提议为该项目配建电解水制氢(在电的作用下,通过电化学过程将水分子解离为氢气和氧气)储能工程,你是否赞同?请表明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2024-03-01更新 | 346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省泰安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石化集团2023年4月10日宣布,“西氢东运”输氢管道示范工程方面取得积极进展,基本完成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正在加快推进。该管道起于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终于北京市的燕山石化,管道全长400多公里,建成后将是中国首条跨省区、大规模、长距离的纯氢输送管道。

材料二目前,全球的氢气生产以天然气和煤炭制氢为主,产量占氢气总产量的95%。用可再生能源电力电解水生产的氢气约占全球氢气总产量的5%,这类氢气被称为绿氢。由于成本、技术等原因,全球的绿氢生产都难以实现商业化开发,化石能源制氢项目则已实现商业化运行。

(1)与煤炭相比,说出氢气的优点。
(2)说明“西氢东送”采用管道运输液氢的好处。
(3)指出内蒙古作为“西氯东送”氢源地的优势条件。
(4)有专家提出,政府应加大内蒙古“西氢东送”的产能,以此来促进东西部经济共同发展。对此你是否赞同,并说明理由。
2024-01-09更新 | 500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宁阳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地理试题

6 . 下图为我国分省区综合发展条件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甲省区最具优势的发展条件是(     
A.光热充足B.地广人稀
C.技术先进D.能源丰富
2.平衡区域发展条件差异的有效措施是(     
A.鼓励新兴产业向欠发达地区转移
B.鼓励劳动力人口向发达地区迁移
C.跨区域调配资源,加强区域合作
D.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城市化水平
7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为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我国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加大温室气体控制力度。常规能源短缺的福建省,根据当地自然条件,大力发展风电产业。福建三峡海上风电国际产业园以生产大型海上风电设备为主,满足沿海地区风能开发对风电设备的需求。下图为福建三峡海上风电国际产业园位置及海上风电场景观。

(1)分析福建三峡海上风电国际产业园临海布局的主要原因。
(2)分析东南沿海积极开发风电的优势条件。
(3)简述当前海上风电发展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影响。
2023-04-15更新 | 195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滕州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8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淄博位于山东中部,南北狭长,是近代中国工矿业开发较早的地区之一。山东第一个煤矿(淄川碳矿)、第一个火电厂都在淄博。新中国成立后,依托丰富煤炭资源带来的能源优势,高能耗的重工业在淄博迅速崛起,如:山东铝厂、金领铁矿等。2010年后,淄博95%的煤炭、化工行业原材料需由外地供给。2017年在新旧动能转换试验区的建设中,GDP跌幅居全省第一。疫情结束之后的2023年五一期间“淄博烧烤”成为顶流,与之匹配的出现了“烧烤专列、烧烤地图、烧烤公交、烧烤巡逻、烧烤协会、烧烤节、烧烤门票、烧烤半价酒店”等烧烤新生名词,与此同时,短视频的传播促使淄博烧烤持续走红。

   

(1)简述淄博发展重工业的优势区位条件。
(2)指出2023年“淄博烧烤”走红的主要原因。
(3)从产业角度,为重工业型城市的转型发展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2023-05-30更新 | 1684次组卷 | 18卷引用:2023届山东省聊城市高考三模地理试题
9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瑞典位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是个缺油少气的国家,能源使用曾经长期依赖石油进口。据统计,瑞典人均能源消费量约270千克/年,为世界第一。世界性石油危机爆发后,瑞典依靠政策支持大力发展生物质能、水能、核能、风能等清洁能源。其可再生能源以生物质能为主,生物质能是以农业废弃物、采伐剩余物、造材剩余物和加工剩余物为原材料制成。在短时间内成功将进口依赖型能源结构调整为可持续性“绿色能源”结构。图1示意2017年瑞典能源消费构成,图2为瑞典水电站和森林资源分布图。



(1)分析瑞典利用本国资源开发“绿色能源”的优势条件。
(2)说明瑞典调整能源结构带来的积极影响。
(3)请结合瑞典清洁能源政策对我国实施绿色发展的提出合理建议。
2023-01-12更新 | 499次组卷 | 6卷引用:山东省青岛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四年制)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10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榆林是我国重要的煤炭基地,优质环保煤市场占有量大(下图),经济发展上严重依赖于资源,长期以煤化工产业为支柱产业。近年来,榆林市立足建设国家能源化工基地,加快建立高端低碳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淘汰落后产能,煤化工产业向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加速迈进,高端装备制造、智能无人机等产业蓬勃发展;加强矿区生态保护,累计治理恢复矿山地质环境面积达440km2。

(1)指出榆林以煤化工业为支柱产业产生的主要问题。
(2)说明榆林建设国家能源化工基地的优势条件。
(3)简述榆林经验对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借鉴意义。
2023-04-26更新 | 230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