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资源资源的开发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1 . 我们要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碳排放国,我国提出力争2030年实现碳达峰(即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历史最高峰)和2060年实现碳中和(即排放二氧化碳被各种方式抵消)的“双碳”目标,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是确保能源行业的碳中和转型。下图中甲图是2000—2018年黄河流域碳排放变化趋势,乙图是黄河流域地理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2000—2018年黄河流域能源消费碳排放变化趋势,说法正确的是(     
A.碳排放量呈中游>上游>下游空间分异
B.上游碳排放占比呈上升趋势,地区产业结构优化
C.中游碳排放占比呈下降趋势,对能源依赖性较弱
D.下游碳排放占比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经济发展质量提高
2.黄河中游地区能源消费碳排放占比最大的主要原因是(     
A.地区产业结构B.经济发展水平C.地区人口总量D.工业技术水平
3.为实现我国“双碳”目标,下列黄河流域减排措施,合理的是(     
①下游地区侧重产业结构调整,培育低碳理念
②中游地区注重能源结构调整和能源利用效率提高
③上游地区转移高耗能产业,继续保持低碳优势
④鼓励科技创新,提高技术水平,发展循环经济
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2 . 山西是我国煤炭输出最多的省区,随着煤炭深加工的发展,生产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下图是山西某地煤炭资源开发和综合利用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据图判断,该地生产结构的变化主要表现在(     
A.提高当地煤炭产量B.促进交通运输网的建设C.促进相关产业的转移D.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
2.该地生产结构变化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正确的是(     
A.实现了废弃物的零排放B.加剧了当地水资源的短缺
C.解决了当地大气污染物问题D.解决了当地气候变暖的趋势
2020-10-27更新 | 393次组卷 | 20卷引用:陕西省安康市六校联考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3 . 山西是我国煤炭输出最多的省份,随着煤炭深加工的发展,生产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读"山西某地煤炭资源开发和综合利用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1.该地生产结构的变化,其社会经济效益表现在(     
①促进产业结构的转移②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③减轻交通运输的压力④提高煤炭生产的产量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关于该地生产结构的变化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①加剧了当地大气、水的污染   ②加剧当地水资源的短缺   ③实现了废弃物的零排放   ④减缓当地气候变暖的趋势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0-12-03更新 | 49次组卷 | 17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

4 . 读下图,完成下列小题。



1.下列描述符合2010—2015年我国能源消费发展趋势的是(     
①化石能源消费比重不断下降②煤炭不占重要地位③石油消费比重呈下降趋势
④太阳能、风能等其他能源消费比重几乎没有变化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下列能促进我国能源消费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是(     
①加快发展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②加快产业升级,提高重化工业比重
③结合国情,增加煤炭消费比重④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
A.①②B.②④C.②③D.①④
2020-10-10更新 | 664次组卷 | 28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乾县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图是1990—2010年我国能源消费与GDP增长变化图。读图回答问题。

1.能源消费与GDP的增长特点是
A.单位GDP能源消费2002年最低B.能源消费量2007年开始下降
C.能源消费与GDP的年均增速相同D.单位GDP能源消费呈下降趋势
2.能源与GDP增长的关系是
A.能源消费增长会减缓GDP增长
B.GDP增长速度取决于地区能源储量大小
C.GDP增长是影响能源消费增长的重要因素
D.我国能源丰富,可以满足GDP高速增长的需要
2019-01-30更新 | 1307次组卷 | 20卷引用:2012-2013学年陕西省三原县北城中学高二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

6 . 下列图表为我国四个省区2012年能源消费情况,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①省区以水电、核电为主,其中核电消费量在四省区中最多
B.②省区以煤炭为主,且煤炭消费量居四省区首位
C.③省区水电、核电消费量在四省区中最少,能源结构不均衡
D.④省区石油消费量在四省区中最少,能源结构较为均衡
2.今后四省区能源消费构成变化的趋势是(  )
A.①②两省区发挥本省水能资源的优势,大力发展水电、核电
B.②④两省区常规能源丰富,做好西电东送的能源保证
C.②③两省区彻底转变以常规能源为主的局面,重点发展新能源
D.①④两省区加强本省能源开发,提高能源利用率

7 . 山西是我国煤炭输出最多的省区,随着煤炭深加工的发展,生产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下图是“山西某地煤炭资源开发和综合利用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地生产结构的变化,其社会经济效益表现在
A.减轻交通运输的压力B.提高煤炭生产的产量
C.促进产业结构的转换D.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
2.该生产结构的变化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A.实现了废弃物的零排放B.减缓当地气候变暖的趋势
C.加剧了当地大气、水的污染D.加剧当地水资源的短缺
2016-11-26更新 | 273次组卷 | 28卷引用:2015-2016学年陕西西安铁一中学高二下开学考试地理试卷

8 . 山西省是煤炭大省,早已形成了—条完整的产业链:挖煤、运煤、卖煤、炼焦(电力),但是煤矿开采却为生态环境本就脆弱的山西留下了大面积的煤矿采空塌陷区,致使数千村庄房屋受损、耕地毁坏以及饮水困难。山西省2017年煤炭去产能进入实质性阶段,山西煤炭去产能走出退一步、进两步的步伐,2017年化解落后过剩产能1740万吨的同时,新增先进产能7000万吨。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山西省煤炭开采过程中易出现的环境问题有
A.地表塌陷、土地沙化、植被破坏B.地表塌陷、土地沙化、土地盐碱化
C.地表塌陷水源污染、植被破坏D.土地盐碱化、水源污染、植被破坏
2.针对煤炭开采过程中所产生的环境问题,下列治理措施中合理的是
①科学规划,开采的同时注意环境保护
②加强环境监管和执法力度
③开采的同时大力进行植树造林
④提高资源的回收率,变废为宝,减轻污染
A.①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

9 . 资源枯竭型城市是指矿产资源开发累计采出储量已达到可采储量的70%以上的城市。资源型城市必然要经历建设-繁荣-衰退-转型-振兴或消亡的过程。因此,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经济转型是个世界性的难题。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不属于资源枯竭型城市存在问题的是(       
A.环境污染严重B.产业结构单一
C.失业率高D.城市化速度过快
2.资源枯竭型城市寻找新出路,下列举措不正确的是(       
A.优化产业结构,加快产业升级
B.禁止开采煤炭、石油,寻找绿色替代能源
C.坚持经济发展与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相协调
D.大力发展投资少、消耗低、污染小、效益高的产业
2019-02-26更新 | 347次组卷 | 18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靖边县职业教育中心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艺术班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
10 . 煤炭占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的比例长期在60%以上。近年来,为化解煤炭产能过剩和石油主要依赖进口等问题,我国大力发展煤制油技术和产业,成功解决了煤制油过程中高耗水、高污染和转换效率低等问题。目前已在内蒙古、山西、宁夏、陕西、新疆、贵州等地布局了一批煤制油企业,规划2020年之前形成3 000万吨/年的产能。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煤制油企业布局的区位指向是(     
A.市场B.原料C.交通D.劳动力
2.在地表水匮乏地区,煤制油企业长期用水宜采用的方式是(     
A.循环用水B.开发地下水C.远程调水D.建地下水窖
3.发展煤制油产业,可以(     
A.解决我国能源不足的问题B.减少我国对新能源开发的压力
C.促进我国煤炭产业的绿色转型升级D.增强我国主导国际石油市场的能力
2018-06-14更新 | 9799次组卷 | 94卷引用:陕西省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