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资源资源的开发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十四五”期间我国将重点建设九大清洁能源基地,实现能源开发及储能一体化发展。下图为部分清洁能源基地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西部地区建设大型清洁能源基地的优势是(     
A.能源资源总量大,分布均衡B.能源种类多样,互补性强
C.申网配置能力强,便于输出D.戈壁荒滩广布,土地有限
2.大型清洁能源基地建设(     
A.加大我国区域发展差异B.改变我国能源生产消费格局
C.控制我国能源消费总量D.提升我国能源安全保障能力

2 . 我们要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碳排放国,我国提出力争2030年实现碳达峰(即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历史最高峰)和2060年实现碳中和(即排放二氧化碳被各种方式抵消)的“双碳”目标,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是确保能源行业的碳中和转型。下图中甲图是2000—2018年黄河流域碳排放变化趋势,乙图是黄河流域地理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2000—2018年黄河流域能源消费碳排放变化趋势,说法正确的是(     
A.碳排放量呈中游>上游>下游空间分异
B.上游碳排放占比呈上升趋势,地区产业结构优化
C.中游碳排放占比呈下降趋势,对能源依赖性较弱
D.下游碳排放占比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经济发展质量提高
2.黄河中游地区能源消费碳排放占比最大的主要原因是(     
A.地区产业结构B.经济发展水平C.地区人口总量D.工业技术水平
3.为实现我国“双碳”目标,下列黄河流域减排措施,合理的是(     
①下游地区侧重产业结构调整,培育低碳理念
②中游地区注重能源结构调整和能源利用效率提高
③上游地区转移高耗能产业,继续保持低碳优势
④鼓励科技创新,提高技术水平,发展循环经济
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

3 . 旺陶乐盖煤矿(IT矿)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未开采煤矿,位于蒙古国。矿区煤炭储藏面积达400平方公里,煤层厚度190米,共16层。该煤矿属优质炼焦用煤,原煤出焦率60%以上,是世界上紧缺的煤种。初步探明的焦煤储量64亿吨,其中主焦煤18亿吨,动力煤46亿吨,价值高达3000多亿美元。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与德国鲁尔区相比,塔旺陶乐盖煤矿(IT矿)区较匮乏的自然资源是(     
A.铁矿石B.水资源C.草场资源D.石油资源
2.塔旺陶乐盖煤矿(IT矿)资源开发的优势条件有(     
①储量丰富②分布范围广③煤炭质量好④本国市场需求量大⑤海运便利
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③⑤D.①④⑤
2022-10-26更新 | 302次组卷 | 5卷引用:陕西省铜川市耀州中学实验学部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五次月考地理试题
4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我国发电能源的地理分布,也存在一条"电能胡焕庸线"——生产电力的能源集中在西部,而电力需求主要集中在东部。近几年海上风电抢占沿海新"C"位,风电的发展逐渐由陆地转向海上。有学者研究,我国沿海地区风电建设,可能对鸟类的生存带来影响。下面左图为我国年平均风功率密度分布图,右图为我国陆地与海上风速剖面比较图。



(1)简析我国沿海地区丰富风能资源的来源。
(2)简述我国沿海地区风电建设,可能对鸟类生存带来的影响。
(3)海上风电的发展能否破解"电能胡焕庸线"的尴尬。请表明你的态度并说明理由。
2021-03-03更新 | 178次组卷 | 3卷引用:陕西省宝鸡市渭滨区2020-2021学年高三适应性训练(一)文综地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5 . 读“2012~2019年中国能源生产与消费结构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读中国能源生产情况图可知(     
A.2012~2019年我国能源产量持续增长B.2018~2019年我国能源产量增幅最大
C.2012~2019年非化石能源产量增幅最大D.2012~2019年化石能源产量持续减少
2.2012~2019年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化,表明我国(     
A.化石能源比重减少,能源消费结构优化B.能源运输量减少,能源消费价格降低
C.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抑制全球温室效应D.能源进口量减少,保障能源消费安全
2021-02-06更新 | 574次组卷 | 8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2020-2021学年高三高考模拟检测(一)地理试题
6 . 下图为1997—2009年我国煤炭生产重心的演变轨迹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2004年以来,对我国煤炭生产重心变化贡献最大的地区是(  )
A.西北地区B.东北地区
C.华北地区D.南方地区
2.我国煤炭生产重心的变化将导致(  )
A.东部地区的煤炭供应量减少
B.西北地区的能源利用率提高
C.我国东西向的交通运输压力加大
D.东北地区产业升级速度加快
2018-01-07更新 | 43次组卷 | 2卷引用:2018高考地理(新课标)大一轮复习 第十七章检测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7 . 下图为我国两省(区)全年风速>3 m/s小时数等值线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随着温室效应和能源紧缺的状况越来越突出,风力发电作为一种清洁能源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推崇。图中①②③④地最适宜兴建风力发电站的是(  )
A.①B.②C.③D.④
2.下列有关图甲、图乙两省(区)叙述正确的是(  )
A.影响两省(区)环境承载力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土地资源数量的多少
B.两省(区)风能资源都很丰富,但风力较大的季节不同
C.N河流量的季节变化大于M河,年际变化小于M河
D.两省(区)均有丰富的太阳能和天然气资源
2017-06-30更新 | 185次组卷 | 3卷引用:陕西省铜川市耀州中学实验学部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五次月考地理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青山工业园区曾经是印度尼西亚一个偏僻的小渔村。2013年10月,中国与印尼合作开发青山工业园区,在短短三年内,将其建设成为全球重要的镍矿开采冶炼和不锈钢(不锈钢生产原料的三分之二来自镍)产业基地,给当地居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成为“一带一路”战略的早期重要成果。青山工业园周边地区森林茂密,镍矿开采常采用露天开采方式,园区在建设和生产中十分注重生态环境保护。下图示意青山工业园区位置。



(1)分析青山工业园区快速发展的有利条件。
(2)简述青山工业园区建设给当地居民带来的好处。
(3)从劳动力角度,说明青山工业园区在建设发展中应注意的问题。
2017-04-09更新 | 1034次组卷 | 19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六次质量检测地理试题
2010·陕西西安·一模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9 . 山西能源基地已建成我国最大火电基地,其电力主要输往( )
A.西南、西北地区B.京津、华北地区
C.东北和华北地区D.华东、华南地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