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资源资源的开发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1 . 华北地区K市为煤炭资源枯竭型城市。2000年以来,该市矿业集团经济收益不断下滑,工人大量下岗失业。面对严峻的形势,该矿业集团实施“走出去”战略,积极与勘探出煤炭储量丰富的地区签订托管协议。目前,该矿业集团已在额尔多斯、新疆甚至俄罗斯等地进行煤炭生产。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K市矿业集团与勘探出煤炭储量丰富的地区合作的优势条件有(     
①采煤设备完备②开采经验丰富③组织队伍健全④产业基础良好
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
2.K市矿业集团实施“走出去”战略,有利于本地(     
①增加财政收入②提升生产技术③增加对外文化交流④缓解环境污染
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

2 . 某网2019年8月26日报道,中国地调局、青海省、中石化三方联合建设青海共和盆地干热岩勘察开发试验项目,着力打造干热岩勘察开发示范工程。其总体目标是,最终突破干热岩勘察开发重大技术难题,实现干热岩勘察开发重大仪器国产化,建立中国首个可复制推广的经济型、规模化干热岩开发示范工程。干热岩一般指温度大于20℃、埋深数千米,内部致密不透水的高温岩体,是一种新兴的地热能。干热岩蕴藏的热能十分丰富,干热岩地热发电比传统火力、水力发电更具有竞争力。下图为干热岩发电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干热岩的发电过程,利用的地理原理是(     
A.生物循环B.水循环C.岩石圈物质循环D.大气环流
2.青海省干热岩规模化开采对资源安全和国家安全的影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主要是通过改善能源资源质量增加资源安全
B.增加能源供给,解决能源短缺问题导致的资源安全问题
C.增加资源供给,维持社会、经济正常运行,增强国家能源安全
D.加速干热岩资源的枯竭,严重影响资源安全和国家资源安全
3.干热岩地热发电比水力发电更具有竞争力的主要表现是(     
A.综合效益更强B.不排放温室气体C.设备使用寿命长D.对外界环境的干扰小
2021-08-05更新 | 760次组卷 | 7卷引用:河北省邯郸魏县第五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3 . 为了减少石油主要依赖进口问题,清洁高效利用煤炭资源,我国积极发展煤化工产业,依托完善的技术研发、工程建设、运行管理等优势,中国石化在宁夏、内蒙古、安徽、贵州、新疆等地布局了五大煤(甲醇)制烯烃基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煤(甲醇)制烯烃是指以煤为原料合成甲醇后再通过甲醇制取乙烯、丙烯等烯烃的技术。发展该技术,可以(     
A.解决我国石油资源不足的问题B.提供我国新能源开发的技术支持
C.增强我国主导国际煤炭市场的能力D.促进我国煤炭产业的绿色转型升级
2.我国煤(甲醇)制烯烃基地布局的区位指向是(     
A.市场B.原料C.交通D.技术
3.煤(甲醇)制烯烃是高耗水的产业,该类基地长期用水宜采用的方式是(     
A.循环用水B.远程调水C.开采地下水D.修水库储水
2020-12-26更新 | 1489次组卷 | 20卷引用:河北省邯郸魏县第五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4 . 读以下两个区域略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两区域的共同的特征有
①煤炭资源丰富  ②水土流失严重   ③水资源丰富  ④重化工业为主要工业部门之一
A.①④B.②③C.①③D.③④
2.为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两区域采取的共同措施有
①引进石化产业 ②大力发展新兴产业 ③发掘运河的运输功能 ④清除污染,美化环境
A.①③B.②④C.③④D.②③
2020-01-11更新 | 17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邢台市南和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实验班)地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山西能源资源丰富,但经济在全国中的地位并不领先,其中原因有
A.能源开发规模不大B.我国能源需求量不大,山西能源丰富难以发挥出优势
C.石油取代煤成为我国主要能源,煤炭市场需求萎缩D.结构单一,产业链短,能源的综合利用程度和附加价值不高
6 . 煤炭占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的比例长期在60%以上。近年来,为化解煤炭产能过剩和石油主要依赖进口等问题,我国大力发展煤制油技术和产业,成功解决了煤制油过程中高耗水、高污染和转换效率低等问题。目前已在内蒙古、山西、宁夏、陕西、新疆、贵州等地布局了一批煤制油企业,规划2020年之前形成3 000万吨/年的产能。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煤制油企业布局的区位指向是(     
A.市场B.原料C.交通D.劳动力
2.在地表水匮乏地区,煤制油企业长期用水宜采用的方式是(     
A.循环用水B.开发地下水C.远程调水D.建地下水窖
3.发展煤制油产业,可以(     
A.解决我国能源不足的问题B.减少我国对新能源开发的压力
C.促进我国煤炭产业的绿色转型升级D.增强我国主导国际石油市场的能力
2018-06-14更新 | 9798次组卷 | 94卷引用:河北省承德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7 . 下列陆地资源中,既属于非可再生资源,又属于能源的是(  )
A.生物资源B.水资源
C.石油、天然气资源D.铁矿资源
8 . 2012年11月20日,“山西省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专家研讨会”在太原市召开。所谓资源型经济,主要是指依靠区域资源优势,通过对资源的开采、初级加工,形成初级产品的经济增长模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山西实施经济转型试验原因包括
①煤炭等资源已近枯竭                       ②单位GDP能耗高
③区域生态环境破坏严重                    ④工业产品的市场日渐狭小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2.目前加快山西资源型经济转型的有效途径中,包括
①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                         ②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③大力寻求绿色替代能源                         ④进一步发展资源深加工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9 . 济宁市目前正处于高速发展的“工业化阶段”,随着经济的发展,该市也更注重生态保护,“科学划分生态功能区,‘因区制宜’地进行生态保护和管制”是山东省济宁市生态保护的重要手段。如图示意济宁市生态功能分区。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目前,带动济宁市经济增长的龙头产业是
A.以微山湖、曲阜等为主体的文化旅游业B.依托煤炭等矿产资源发展的重工业
C.以生态农业为依托的农产品加工业D.依托京沪高铁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
2.济宁市各生态功能区的发展重点是
A.Ⅰ区进行农业垦殖,建成大规模、集约化、现代化的商品粮示范基地
B.Ⅱ区重点发展城郊农业,建成华北大型乳肉及蔬菜、瓜果基地
C.Ⅲ区建设大规模现代化果园,达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完美结合
D.Ⅳ区在湿地保护的基础上,发展生态旅游业
10 . 山西省改输煤为输电,给山西省带来的好处是                    
A.调整经济结构,发展第三产业
B.降低运输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C.减轻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
D.减少水资源需求,缓和用水矛盾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