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资源资源的开发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2 道试题

1 . 山西是我国煤炭输出最多的省份,随着煤炭深加工的发展,生产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读"山西某地煤炭资源开发和综合利用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1.该地生产结构的变化,其社会经济效益表现在(     
①促进产业结构的转移②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③减轻交通运输的压力④提高煤炭生产的产量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关于该地生产结构的变化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①加剧了当地大气、水的污染   ②加剧当地水资源的短缺   ③实现了废弃物的零排放   ④减缓当地气候变暖的趋势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0-12-03更新 | 49次组卷 | 17卷引用:贵州省安顺市平坝第一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2 . 山西是我国煤炭输出最多的省区,随着煤炭深加工的发展,生产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下图是山西某地煤炭资源开发和综合利用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有关该地生产结构的变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实现了环境保护和经济增长的双重效益
B.加强了对当地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广度和深度
C.该模式缩小了生产规模,延长了产业链
D.该模式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减少了污染范围的排放
2.该地生产结构变化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①实现了清洁生产                    ②减缓当地气候变暖的趋势
③加剧了当地大气、水的污染            ④加剧当地水资源的短缺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020-11-06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珠海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3 . 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某煤矿区地处农牧交错带,开矿前其附近某湖泊面积常年保持稳定,开矿后该区域地下水位和湖泊水位发生了明显变化(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随着煤炭的开采,湖泊干涸加快的原因主要是(     
①区域年降水量减少②湖泊渗漏水量增多③地下水补给减少④湖底淤泥厚度增加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为减缓该区域地下水位下降的趋势,下列措施最可行的是(     
A.积极植树造林,涵养地下水B.收集矿井积水,直灌地下水
C.修建人工湖泊,补给地下水D.减少耕地面积,节约地下水

4 . 伴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增长,全球能源消费总量也呈现增长趋势。下图示意中、印、德、美四国经济体某种能源消费总量与经济增长的演进趋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能源最可能是(     
A.煤B.石油C.天然气D.核能
2.德国该能源消费拐点早于美国的直接原因是(     
A.技术先进B.经济发达C.政策推进D.教育领先
3.为降低我国该能源消费总量,目前可采取的措施是(     
A.全面控制居民消费量B.增加该能源出口量C.全面推广可再生能源D.推动低碳技术创新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5 . 山西是我国煤炭输出最多的省区,随着煤炭深加工的发展,生产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下图是山西某地煤炭资源开发和综合利用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据图判断,该地生产结构的变化主要表现在(     
A.提高当地煤炭产量B.促进交通运输网的建设C.促进相关产业的转移D.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
2.该地生产结构变化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正确的是(     
A.实现了废弃物的零排放B.加剧了当地水资源的短缺
C.解决了当地大气污染物问题D.解决了当地气候变暖的趋势
2020-10-27更新 | 393次组卷 | 20卷引用:江苏省扬州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

6 . 山西是我国煤炭输出最多的省区,随着煤炭深加工的发展,生产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下图是山西某地煤炭资源开发和综合利用示意图,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该地生产结构的变化,其社会经济效益表现在(     
①减轻交通运输的压力②提高煤炭生产的产量
③促进产业结构的转移④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该地生产结构变化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①实现了废弃物的零排放 ②减缓当地气候变暖的趋势
③加剧了当地大气、水的污染④加剧当地水资源的短缺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3.国家为了充分发挥山西省的煤炭资源优势,同时落实节能减排措施,实施山西能源基地建设的重点措施是(       )
A.扩大煤炭开采量B.提高晋煤外运能力
C.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D.产业结构将向轻工业方向发展

7 . 山西是我国煤炭输出最多的省份,随着煤炭深加工的发展,生产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下图是山西省某地区煤炭资源开发和综合利用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由于该地区生产结构的变化而产生的经济效益表现在(  )
A.促进交通运输网的建设B.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
C.促进产业结构的转变D.提高煤炭生产量
2.有关该地区生产结构的变化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
A.实现了废弃物的零排放B.减缓当地气候变暖的趋势
C.减少了当地大气、水的污染D.加剧当地水资源的短缺

8 . 淮北市是先有矿区后有城市,是一个典型的因资源而兴起的城市。在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未来的优势不在于扩大煤的开采总量,而在于利用这里煤品种全、品质好的优势延长产业链,走煤炭化加工之路,把淮北建成全国一流的煤焦电基地,在皖北地区建设全国一流的煤化工基地。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市生产结构的变化,其社会经济效益主要表现在
①减轻交通运输的压力②提高煤炭生产的产量③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④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该市产业结构的变化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可能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①实现了废弃物的零排放②减缓当地气候变暖的趋势
③加剧了当地大气、水的污染④加剧了当地水资源的短缺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19-11-20更新 | 119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八一中学、洪都中学、十七中、实验中学、南师附中五校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被誉为“江南煤都”的萍乡,已探明煤炭资源可开采量为4.01亿吨,经过100多年大规模开采后,现已累计开采原煤2.8亿吨,剩余可开采储量中近四成为劣质煤,且基本处于地层深处。多年来,萍乡主要工业产品都是利用当地资源发展起来的,如原煤、焦炭、水泥、陶瓷、玻璃、钢铁等。

材料二 资源型城市发展机制和发展轨迹示意图。



(1)萍乡市早期发展煤炭工业的最主要阻力是什么?
(2)近年来,该市煤炭工业的发展呈现下滑趋势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请列举该市在发展煤炭工业中会出现哪些环境问题。
10 . 山西是我国煤炭输出最多的省区,随着煤炭深加工的发展,生产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下图“山西某地煤炭资源开发和综合利用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地生产结构的变化,其社会经济效益表现在                                
①减轻交通运输的压力             
②提高煤炭生产的产量 
③促进产业结构的转换             
④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④
2.该生产结构的变化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A.实现了废弃物的零排放B.减缓当地气候变暖的趋势
C.加剧了当地大气、水的污染D.缓解了当地水资源的短缺
2019-06-24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第五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必修)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