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资源资源的开发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2 道试题
1 . 下图为我国人口总量、GDP、能源消费量、能源生产量变化情况。基于该预测情况,完成下列各题。

1.2008—2017年(       
A.人均能耗不断下降B.人口依然迅速增长
C.万元GDP能耗呈下降趋势D.能源净进口量不断增大
2.下列措施可缓解我国能源供需矛盾的是              
①加快发展核电、风能发电等新能源   ②大力实施节能减排,提高能源利用率   ③转变经济增长模式,降低单位GDP能耗   ④加快经济发展速度,提高重化工业比重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2 . 下列图表为我国四个省区2010年能源消费情况,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③省区水电、核电消费量在四省区中最少,能源结构不均衡
B.②省区以煤炭为主,且煤炭消费量居四省区首位
C.④省区石油消费量在四省区中最少,能源结构较为均衡
D.①省区以水电、核电为主,其中核电消费量在四省区中最多
2.今后四省区能源消费构成变化的趋势是(  )
A.①②两省区发挥本省水能资源的优势,大力发展水电、核电
B.①④两省区加强本省能源开发,提高能源利用率
C.②③两省区彻底转变以常规能源为主的局面,重点发展新能源
D.②④两省区常规能源丰富,做好西电东送的能源保证
2017-11-30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紫阳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12-13高二上·吉林·期末
3 . 读1996-2006年我国能源生产与消费总量及原煤在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中的比重变化图,回答下列各题。

1.针对图中能源生产与消费总量的变化趋势,应采取的对策是(   )
①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
②减少石油战略储备,降低对外依赖性
③加强国际合作
④积极开发新能源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②③④D.①③④
2.2000年以后图中两条折线的变化出现差异,最不可能的原因是(   )
A.煤炭出口量增加
B.原煤价格高导致消费量减少
C.能源消费结构的调整
D.煤炭利用率提高
11-12高二下·天津·期中
名校

4 . 山西是我国煤炭输出最多的省区,随着煤炭深加工的发展,生产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下图是“山西某地煤炭资源开发和综合利用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地生产结构的变化,其社会经济效益表现在
A.减轻交通运输的压力B.提高煤炭生产的产量
C.促进产业结构的转换D.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
2.该生产结构的变化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A.实现了废弃物的零排放B.减缓当地气候变暖的趋势
C.加剧了当地大气、水的污染D.加剧当地水资源的短缺
2016-11-26更新 | 273次组卷 | 28卷引用:2010-2011学年天津市咸水沽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5 . 山西是我国煤炭输出最多的省区,随着煤炭深加工的发展,改变了以往单纯以煤炭开采为主的生产结构图是“山西某地煤炭资源开发和综合利用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地生产结构的变化,其社会经济效益表现在
A.减轻对外交通压力B.增加采煤企业数量
C.促使煤炭产业外移D.提高企业综合利润
2.有关生产结构变化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A.提高了当地的植被覆盖率B.减缓当地气候变暖的趋势
C.加剧了当地大气、水的污染D.加剧了当地水资源的短缺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山西省作为中国的“鲁尔区”,是我国最大的煤炭基地,其煤炭产量、调出量和出口量均居全国首位。近年来,随着山西省经济的发展,交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材料二 山西省工业增加值结构图


材料三 山西省煤炭资源综合利用图



1.山西省正在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下列产业的发展方向科学合理的是( )
A.煤炭工业全部向气化、液化、电化产品方向发展
B.冶金工业向不锈钢系列制品与铝制品系列方向发展
C.建材工业向精细化方向发展
D.化学工业向轻型、薄型方向发展
2.有关山西省工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加工工业一直呈下降趋势
B.原料工业一直呈上升趋势
C.采掘业逐渐取代加工工业占据主导地位
D.冶金、化学、建材等部门属于加工工业
3.山西省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急需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为此,正在建设引黄入晋工程,其中最大的水利工程是( )
A.小浪底B.万家寨C.三门峡D.龙羊峡
7 . 山西是我国煤炭输出最多的省区,随着煤炭深加工的发展,生产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下图是“山西某地煤炭资源开发和综合利用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该地生产结构的变化,其社会经济效益表现在(       
①减轻交通运输的压力                           ②提高煤炭生产的产量
③促进产业转移                                     ④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2.该地生产结构变化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A.实现了废弃物的零排放
B.减缓当地气候变暖的趋势
C.生产规模扩大,势必加剧当地水资源的短缺
D.减轻了对土地资源的压力

8 . 核电,即核能发电,是一种通过核燃料的核裂变过程释放的能量来产生电能的发电方式,其与火电、水电并称为世界三大电力供应支柱。下图为20182022年我国核电装机容量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018~2022年我国核电装机容量变化状况的成因主要是(     
①市场需求增大②常规能源短缺③核电技术进步④核燃料价格下跌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与水电相比,核电的优势主要体现在(     
A.供能稳定B.发电成本较低C.环保性强D.消耗动力资源少
3.我国发展核电的意义不包括(     
A.保障国家能源安全B.实现电力工业结构优化和可持续发展
C.改善大气环境质量D.改变以石油能源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
2024-06-08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阜阳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期中地理试题
9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贵州省瓮安县境内矿产资源十分丰富,资源分布广,质量好,水文地质结构简单,具有良好的开发利用前景。其中,磷矿储量最为丰富,多为菌藻类等海洋生物沉积型磷矿。瓮安县已探明磷矿资源储量36.5亿吨,居亚洲第一,素有亚洲磷仓的美誉。目前,瓮安县60%的财政收入来自磷矿及其附属产业,但因技术设备落后,正面临着诸多严重的开发利用问题。如图为瓮安县磷矿分布图。

(1)从内外力作用的角度,分析瓮安县海洋生物沉积型磷矿的形成过程。
(2)推测瓮安县磷矿资源因技术落后在开发利用中可能存在的严重问题。
(3)请从资源安全角度说明瓮安县磷矿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应采取的管理措施。
2023-11-07更新 | 19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前黄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适应性考试地理试题
10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我国是世界上稀土资源储量最丰富,品种最为齐全的国家,也是最大的稀土生产国和消费国,出口量一度占到了全球贸易量的90%以上。目前,我国在稀土开采、冶炼、分离提纯等产业链优势显著。稀土开采与利用过程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危害。图1为我国稀土矿比重分布图,图2为中国稀土储量占世界比例变化图,图3为稀土矿采选流程示意图。

(1)简述我国稀上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
(2)说明我国稀土矿在采、选过程中产生的主要环境问题。
(3)有专家建议“我国要加强出口管控,限制稀土出口。”你是否赞同这种观点?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