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资源资源的开发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8 道试题
1 . 山西是我国煤炭输出最多的省区,随着煤炭深加工的发展,改变了以往单纯以煤炭开采为主的生产结构图是“山西某地煤炭资源开发和综合利用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地生产结构的变化,其社会经济效益表现在
A.减轻对外交通压力B.增加采煤企业数量
C.促使煤炭产业外移D.提高企业综合利润
2.有关生产结构变化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A.提高了当地的植被覆盖率B.减缓当地气候变暖的趋势
C.加剧了当地大气、水的污染D.加剧了当地水资源的短缺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山西省作为中国的“鲁尔区”,是我国最大的煤炭基地,其煤炭产量、调出量和出口量均居全国首位。近年来,随着山西省经济的发展,交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材料二 山西省工业增加值结构图


材料三 山西省煤炭资源综合利用图



1.山西省正在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下列产业的发展方向科学合理的是( )
A.煤炭工业全部向气化、液化、电化产品方向发展
B.冶金工业向不锈钢系列制品与铝制品系列方向发展
C.建材工业向精细化方向发展
D.化学工业向轻型、薄型方向发展
2.有关山西省工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加工工业一直呈下降趋势
B.原料工业一直呈上升趋势
C.采掘业逐渐取代加工工业占据主导地位
D.冶金、化学、建材等部门属于加工工业
3.山西省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急需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为此,正在建设引黄入晋工程,其中最大的水利工程是( )
A.小浪底B.万家寨C.三门峡D.龙羊峡
3 . 下图为四个国家能源消耗强度(单位国民生产总值所消耗的初级能源)比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反映出(     
A.发展中国家的能耗强度在逐年下降
B.1980年~1995年中国的能耗强度约下降了50%
C.若按目前的趋势发展,2000年中国能耗强度将达到美国的水平
D.若按目前的趋势发展,2000年中国能耗强度仍比美国的水平高
2.我国能源消耗强度不断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A.加大科技投入B.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C.新能源的大量使用D.生产产品价格提高
3.针对我国能源利用现状,中国应采取的最根本措施是(   
A.调整工业结构,控制高能耗企业的盲目发展
B.使用廉价、清洁燃料
C.加强管理、发展科技
D.关、停高耗能企业,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
2015-06-01更新 | 21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2015学年江苏省宿迁市宿豫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4 . 山西是我国煤炭输出最多的省区,随着煤炭深加工的发展,生产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下图是“山西某地煤炭资源开发和综合利用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该地生产结构的变化,其社会经济效益表现在(       
①减轻交通运输的压力                           ②提高煤炭生产的产量
③促进产业转移                                     ④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2.该地生产结构变化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A.实现了废弃物的零排放
B.减缓当地气候变暖的趋势
C.生产规模扩大,势必加剧当地水资源的短缺
D.减轻了对土地资源的压力
5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我国是世界上稀土资源储量最丰富,品种最为齐全的国家,也是最大的稀土生产国和消费国,出口量一度占到了全球贸易量的90%以上。目前,我国在稀土开采、冶炼、分离提纯等产业链优势显著。稀土开采与利用过程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危害。图1为我国稀土矿比重分布图,图2为中国稀土储量占世界比例变化图,图3为稀土矿采选流程示意图。

(1)简述我国稀上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
(2)说明我国稀土矿在采、选过程中产生的主要环境问题。
(3)有专家建议“我国要加强出口管控,限制稀土出口。”你是否赞同这种观点?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

6 . 核电,即核能发电,是一种通过核燃料的核裂变过程释放的能量来产生电能的发电方式,其与火电、水电并称为世界三大电力供应支柱。下图为20182022年我国核电装机容量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018~2022年我国核电装机容量变化状况的成因主要是(     
①市场需求增大②常规能源短缺③核电技术进步④核燃料价格下跌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与水电相比,核电的优势主要体现在(     
A.供能稳定B.发电成本较低C.环保性强D.消耗动力资源少
3.我国发展核电的意义不包括(     
A.保障国家能源安全B.实现电力工业结构优化和可持续发展
C.改善大气环境质量D.改变以石油能源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
2024-06-08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阜阳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期中地理试题

7 . 能源消费强度是衡量一个国家能源利用效率的重要指标,它是指产出单位经济量所消耗的能源量,强度越低,能源效率越高。下图为1965~2006年中国能源消费与GDP变化关系图。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有关我国能源消费强度变化正确的是       (  )。
A.随能源消费总量的增加呈增长趋势
B.随GDP的增加呈增长趋势
C.随能源消费总量的增加呈持续下降的特点
D.早期快速增长,自1978年下降,但2001年后略有回升
2.影响能源消费强度的因素有             (  )。
①经济结构 ②科技水平 ③生产规模 ④能源结构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
9-10高三·湖北武汉·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4) |
8 . 下图为“各国能源消耗强度(单位国民生产总值所消耗的初级能源)此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反映出:
①发展中国家的能耗强度都在逐年下降
②1980年至1995年中国的能耗强度约下降了50%
③若按目前的趋势发展,2000年中国能耗强度将达到美国的水平
④按目前的趋势发展,2000年中国能耗强度仍比美国的水平高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④
2.针对我国能源利用现状,中国应采取的最根本措施是
①调整工业结构,控制高能耗企业的盲目发展②使用廉价、清洁燃料
③加强管理、发展科技                                ④关、停高能耗企业,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①④
2012-04-16更新 | 503次组卷 | 5卷引用:2010年辽宁省沈阳四校联合体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文科地理卷
9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锂矿是制造锂电池的重要原料,也是一种重要的新型战略资源。全球锂矿集中分布在玻利维亚、阿根廷和智利构成的“锂三角”地区。数百万年前,“锂三角”地区曾是一片汪洋大海,伴随安第斯山脉的隆起,该地区与海洋分离。周边山区富锂岩石分布广,“锂三角”地区逐渐形成众多富锂盐湖、盐沼。“锂三角”地区锂矿储量约2903万吨,占全球各种类型锂矿总储量的76.1%。该地区盐湖卤水中锂离子的浓度较高,镁等伴生元素较少,易于开发利用。截至2018年末,“锂三角”地区锂矿产量约2.13万吨,开发程度非常低。2020年我国超过70%的锂矿来自进口。预计到2025年“锂三角”地区锂资源产能约33万吨,将超过澳大利亚成为我国锂矿进口的主要来源地之一。下图为“锂三角”地区示意图。

(1)说明“锂三角”地区富锂盐湖的形成过程。
(2)指出“锂三角”地区锂矿资源的优势特点。
(3)分析我国从“锂三角”地区进口锂矿的意义。
2022-07-08更新 | 1277次组卷 | 21卷引用:辽宁省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阶段测试地理试题

10 . 储能是指通过介质或设备把能量存储起来,在需要时再释放的过程。2022年5月,江苏金坛盐穴压缩空气储能国家试验示范项目正式投入运营。该工程利用当地水溶采盐后形成的巨大腔穴(下图),在电网低谷时将空气压缩到盐穴中,用电高峰时再释放压缩空气发电,从而实现削峰填谷,提升电网的调节能力。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近年来,我国储能工程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能源(     
A.储存场所多B.输送成本高C.产品易变质D.供需不匹配
2.对储能设施需求较小的发电站是(     
A.火电站B.水电站C.风电站D.太阳能电站
3.江苏金坛建设盐穴压储能基地的独特优势是(     
A.地形平坦B.地广人稀C.淡水丰富D.地下空间广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