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资源资源的开发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7 道试题

1 . 2019年中国废钢铁资源总产量为2.4亿吨,并呈现连年增长的趋势。废钢铁资源的快速增长将对钢铁工业的流程结构、企业布局、资源和能源消耗、碳排放产生重要影响,废钢铁资源的综合利用有利于钢铁工业的可持续发展。下图示意我国钢铁生产一消费基本流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考虑电力成本,长江经济带中最适合废钢处理企业布局的省份是(     
A.山西省B.湖北省C.江苏省D.上海市
2.与传统钢铁生产相比,废钢铁资源综合利用过程(     
A.三废排放增多B.生产工序复杂C.原料来源广泛D.运输成本提高
2021-01-31更新 | 551次组卷 | 8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曲阜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4月月考地理试题
2 . 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山西省作为中国的“鲁尔区”,是我国最大的煤炭基地,其煤炭产量、调出量和出口量均居全国首位。近年来,随着山西省经济的发展,交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材料二:山西省工业增加值结构图


材料三:山西省煤炭资源综合利用图



(1)山西省正在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下列产业的发展方向科学合理的是(     
A.煤炭工业全部向气化、液化、电化产品方向发展
B.冶金工业向不锈钢系列制品与铝制品系列方向发展
C.建材工业向精细化方向发展
D.化学工业向轻型、薄型方向发展
(2)有关山西省工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A.加工工业一直呈下降趋势
B.原料工业一直呈上升趋势
C.采掘业逐渐取代加工工业占据主导地位
D.冶金、化学、建材等部门属于加工工业
(3)改革开放初期,山西产业结构特点是__________,不仅效益低下,还带来了严重的________问题。
(4)山西省的省会城市是______市。你认为山西省应怎样调整经济结构,变能源大省为经济强省?__________
2022-06-19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建华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10月份检测地理试题

3 . 下图示意2020年1~9月我国主要能源生产量增速变化情况。2020年1~9月,电力生产中的火电下降0.3%,水电、风电、太阳能、核电均有明显增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020年前三季度我国(     
A.煤炭生产一直呈负增长B.能源生产总量增速由负转正
C.天然气生产量比较稳定D.石油生产量呈下降趋势
2.2020年电力生产增长速度变化大,主要是因为(     
A.生产能力波动B.能源蕴藏量变化
C.消费市场变化D.技术水平的改善
3.能源生产和消费中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的比重上升,有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是(     
A.环境压力减小B.不利于产业结构调整
C.经济增速下降D.电力供应稳定性下降
2021-12-20更新 | 1097次组卷 | 5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地理试题
4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山西省孝义市素有“三晋宝地”之称,矿产资源丰富,品种较多,且分布集中,地质条件好,便于开采。孝义市的煤炭、铝土资源开采及加工工业是全市经济的支柱。孝义市的地势总体上西高东低,山区面积约占62%。孝义市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年均降水量为428.8mm。2015年总人口约为49万。

材料二:2010年末,孝义市第一、二、三产业比重为2.5:70.9:26.6。下表示意孝义市2007—2016年GDP数据。

年份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
GDP/亿元165.7200.1205258.9330.1390.1412.3382.9334.3338.8

材料三:下图为孝义市矿产资源分布图。

(1)山西省孝义市多年进入全国百强县。试分析其经济发展的优势区位条件。
(2)描述孝义市2007—2016年GDP变化趋势并分析2013—2016年经济变化的主要原因。
(3)请你为孝义市未来的经济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山西省作为中国的“鲁尔区”,是我国最大的煤炭基地,其煤炭产量、调出量和出口量均居全国首位。近年来,随着山西省经济的发展,交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材料二:山西省工业增加值结构图。

材料三:山西省煤炭资源综合利用图。

(1)有关山西省工业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
A.加工工业一直呈下降趋势B.原料工业一直呈上升趋势
C.采掘业逐渐取代加工工业占据主导地位D.冶金、化学、建材等部门属于加工工业
(2)山西省产生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源是________。
A.露天开采B.过度开展土地复垦C.小煤窑过度采煤D.重化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
(3)山西省正在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下列产业的发展方向科学合理的是________。
A.煤炭工业全部向气化、液化、电化产品方向发展
B.冶金工业向不锈钢系列制品与铝制品系列方向发展
C.建材工业向精细化方向发展
D.化学工业向轻型、薄型方向发展
(4)改革开放初期,山西产业结构特点是________,不仅效益低下,还带来了严重的________问题。
(5)你认为山西省应怎样调整经济结构,变能源大省为经济强省?
(6)能源综合利用的结果,使其产业结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022-08-04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元氏县第四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题

6 . 下列图表为我国四个省区2012年能源消费情况,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省区能源消费总量(万吨标准煤)单位GDP能耗(吨标准煤/万元)

2094.93.063

17344.10.747

17841.01.285

12538.77.432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省区以水电、核电为主,其中核电消费量在四省区中最多
B.②省区以煤炭为主,且煤炭消费量居四省区首位
C.③省区水电、核电消费量在四省区中最少,能源结构不均衡
D.④省区石油消费量在四省区中最少,能源结构较为均衡
2.今后四省区能源消费构成变化的趋势是(     
A.①②两省区发挥本省水能资源的优势,大力发展水电、核电
B.②④两省区常规能源丰富,做好西电东送的能源保证
C.②③两省区彻底转变以常规能源为主的局面,重点发展新能源
D.①④两省区加强本省能源开发,提高能源利用率
7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我国某农牧交错带区煤炭资源丰富,经过30多年的开采,煤炭资源接近枯竭,地面出现了众多塌陷坑(左图),境内唯一湖泊(咸水湖)水位下降到历史最低值(右图),生态恶化明显。

(1)简述煤炭开发对当地自然环境的影响。
(2)简述湖泊水位下降的原因。
(3)为减缓该区域地下水位下降的趋势,你认为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2021-12-09更新 | 287次组卷 | 5卷引用:湖南省五市十校教研教改共同体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大联考(12月)地理试题

8 . 山西是我国煤炭输出最多的省份,随着煤炭深加工的发展,生产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读"山西某地煤炭资源开发和综合利用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1.该地生产结构的变化,其社会经济效益表现在(     
①促进产业结构的转移②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③减轻交通运输的压力④提高煤炭生产的产量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关于该地生产结构的变化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①加剧了当地大气、水的污染   ②加剧当地水资源的短缺   ③实现了废弃物的零排放   ④减缓当地气候变暖的趋势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0-12-03更新 | 49次组卷 | 17卷引用:河南省焦作市温县第一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月考地理试题
9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海上风能资源丰富,全球风电开发呈现由陆上向海上发展的趋势。传统的海上固定式风电机是用基座和支架将其固定于海底,风场一般建在水深10~20m的海域。浮式海上发电机是建在浮台上,浮台通过缆索固定在海下120~700m深处,可在很多海域部署。2017年全球首座浮式海上风电场在英国投产运营,未来浮式海上风力发电的增长潜力巨大。英国拥有强大的海上风力发电能力,计划在2025年底关闭所有燃煤电厂,至2030年将海上风力发电量提高到总发电量的三分之一。下图是“英国风力分布示意图”。


(1)与陆上风电相比,说出海上风电开发存在的利弊。
(2)试分析浮式海上风力发电潜力更大的原因。
(3)分析英国海上风能资源丰富的原因。
(4)简述英国发展海上风电产业的意义。

10 .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碳排放国,我国提出力争2030年实现碳达峰(即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历史最高峰)和2060年实现碳中和(即排放二氧化碳被各种方式抵消)的“双碳”目标,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是确保能源行业的碳中和转型。甲图是2000-2018年黄河流域碳排放变化趋势,乙图是黄河流域地理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2000-2018年黄河流域能源消费碳排放变化趋势,说法正确的是(     
A.碳排放量呈中游>上游>下游空间分异
B.上游碳排放占比呈上升趋势,地区产业结构优化
C.中游碳排放占比呈下降趋势,对能源依赖性较弱
D.下游碳排放占比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经济发展质量提高
2.黄河中游地区能源消费碳排放占比最大的主要原因是(     
A.经济发展水平B.地区产业结构C.地区人口总量D.工业技术水平
3.为实现我国“双碳”目标,下列黄河流域减排措施,合理的是(     
①下游地区侧重产业结构调整,培育低碳理念
②中游地区注重能源结构调整和能源利用效率
③上游地区转移高耗能产业,继续保持低碳优势
④鼓励科技创新,提高技术水平,发展循环经济
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
2021-12-16更新 | 692次组卷 | 11卷引用:西南四省名校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大联考文综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