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资源资源的开发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我们要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碳排放国,我国提出力争2030年实现碳达峰(即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历史最高峰)和2060年实现碳中和(即排放二氧化碳被各种方式抵消)的“双碳”目标,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是确保能源行业的碳中和转型。下图中甲图是2000—2018年黄河流域碳排放变化趋势,乙图是黄河流域地理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2000—2018年黄河流域能源消费碳排放变化趋势,说法正确的是(     
A.碳排放量呈中游>上游>下游空间分异
B.上游碳排放占比呈上升趋势,地区产业结构优化
C.中游碳排放占比呈下降趋势,对能源依赖性较弱
D.下游碳排放占比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经济发展质量提高
2.黄河中游地区能源消费碳排放占比最大的主要原因是(     
A.地区产业结构B.经济发展水平C.地区人口总量D.工业技术水平
3.为实现我国“双碳”目标,下列黄河流域减排措施,合理的是(     
①下游地区侧重产业结构调整,培育低碳理念
②中游地区注重能源结构调整和能源利用效率提高
③上游地区转移高耗能产业,继续保持低碳优势
④鼓励科技创新,提高技术水平,发展循环经济
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2 . 我国幅员辽阔,海岸线漫长,风能资源丰富。风能属于(     
A.地热资源B.社会资源C.可再生资源D.不可再生资源

3 . 下图为我国华北地区某乡驻地及周边部分辖区示意图,经勘探发现图示区域有储量丰富的大煤田。结合图示,完成下面小题。



1.随着对煤炭资源的大规模开采利用,图示区域可能发生的变化有(     
①乡驻地逐渐发展成为新兴的工矿城市   ②经济结构会由以种植业和林果业为主发展为以工矿业为主
③居民数量迅速增加,多从事工矿业和服务业   ④交通状况会有明显的改善,内外联系更加便捷⑤生态环境将进一步得到改善
A.①②③④B.①②③⑤C.②③④⑤D.①③④⑤
2.图示区域除了通过铁路、公路等直接向外运输煤炭外,还将煤炭转化为电能输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不可以把坑口电站建在①处B.可以把坑口电站建在②处
C.将煤炭转化为电能输出可以减轻交通运输压力D.将煤炭转化为电能输出可以减轻当地的环境污染
3.经过几十年的开采,图示区域煤炭资源几近枯竭。为促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该区域规划产业结构调整可行的措施有(     
A.优化能源基地工业结构,缩短产业链B.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
C.寻找石油、天然气等替代资源D.提高农业地位,大面积种植水稻

4 . 内蒙古的鄂尔多斯地区太阳能、煤炭和天然气丰富,并有望成为世界级的新型煤化工基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鄂尔多斯地区重化工业发展的区位条件,分析正确的是(     
A.煤炭丰富,适宜建设坑口电站,为重化工业发展提供充足能源B.地理位置适中,紧邻东北亚市场
C.水陆交通便利D.化工产业基础好,科技力量雄厚
2.内蒙古自治区开发太阳能资源的区位优势有(     
A.太阳能资源丰富B.开发利用技术水平高C.西北地区电力市场广阔D.制造业基础雄厚
2021-08-09更新 | 128次组卷 | 5卷引用:陕西省柞水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地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因为矿产资源富集,陕西省榆林市有着“中国的科威特”之美誉。截至目前,榆林能源化工基地“两区六园”格局基本形成,榆林已建成超亿吨煤炭生产基地、亚洲最大的天然气净化装置、国内最大的甲醇生产基地,正在逐步形成国内最大的火电基地。目前,榆林市正着力转变能源发展方式,打造国家高端能源化工基地。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榆林市打力打造闻家高端能源化工基地的主要优势条件有
①资源丰富             ②水源充足
③基础设施较完善   ④科技发达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2.榆林市发展重化工业对当地地理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是
A.改变地表形态,加剧水土流失
B.改善环境质量,促进经济发展
C.水资源利用率提高,缓解水源不足
D.调整能源消费结构,解决大气污染
3.榆林市在打造国家高端能源化工基地的过程中应
A.加大资源开采规模,提高总产量
B.提高资源利用率,发展循环经济
C.扩大能源进口渠道,防止资源枯竭
D.依托资源优势,发展中小化工企业

6 . 截至2016年3月底,呼伦贝尔市规模以上煤炭企业共有17家,1—3月煤炭产业累计实现产值28.12亿元,同比下降19.6%,1—3月全市原煤产量1951.7万吨,同比下降11.9%。下图为我国呼伦贝尔位置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呼伦贝尔市煤炭能源基地发展的优势区位条件有
①煤炭资源丰富   
②水陆交通便利   
③市场广阔   
④国家政策支持
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
2.呼伦贝尔煤炭产量下降的原因包括
①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   
②清洁能源的使用   
③改变了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   
④环保要求不断提高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3.下列关于呼伦贝尔市煤炭基地可持续发展的措施不合理的是
A.积极实施“洁净煤”战略,促进煤炭生产和消费的高效化、清洁化
B.加大煤炭开采量,提高市场占有率
C.推进矿区土地复垦和生态建设
D.延长产业链,增加产品的附加值
2018-12-06更新 | 506次组卷 | 23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蒲城县蒲城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7 . 煤炭占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的比例长期在60%以上。近年来,为化解煤炭产能过剩和石油主要依赖进口等问题,我国大力发展煤制油技术和产业,成功解决了煤制油过程中高耗水、高污染和转换效率低等问题。目前已在内蒙古、山西、宁夏、陕西、新疆、贵州等地布局了一批煤制油企业,规划2020年之前形成3 000万吨/年的产能。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煤制油企业布局的区位指向是(     
A.市场B.原料C.交通D.劳动力
2.在地表水匮乏地区,煤制油企业长期用水宜采用的方式是(     
A.循环用水B.开发地下水C.远程调水D.建地下水窖
3.发展煤制油产业,可以(     
A.解决我国能源不足的问题B.减少我国对新能源开发的压力
C.促进我国煤炭产业的绿色转型升级D.增强我国主导国际石油市场的能力
2018-06-14更新 | 9800次组卷 | 94卷引用:陕西省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8 . “资源诅咒”多指与矿业资源相关的经济社会问题。丰富的自然资源可能是经济发展的诅咒而不是祝福,大多数自然资源丰富的国家比那些资源稀缺的国家增长的更慢。经济学家将原因归结为贸易条件的恶化、荷兰病(北海石油依赖症)或人力资本的投资不足等,主要由对某种相对丰富的资源的过分依赖导致。在全球经济增速低速和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加剧的背景下,巴西、南非、沙特等资源型国家仍在艰难地探索转型道路,以破解资源依赖引发的国内经济社会问题。


回答下列各题。
1.推断巴西、南非、沙特“资源诅咒”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
A.资源过度开采加剧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
B.经济结构缺陷导致发展动力不足
C.有足够资金投资于人力资源和技术
D.资源开发成本较高,国际竞争力弱
2.破解“资源诅咒”最合理的措施是(  )
A.进行产业转型,加大教育投入
B.扩大资源生产规模,充分发挥资源优势
C.优化生态环境建设,防止污染
D.保护本国资源,从国外进口
2018-03-18更新 | 708次组卷 | 18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蒲城县蒲城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9 . 资源枯竭型城市是指矿产资源开发累计采出量已达到可采储量的70%以上的城市。资源型城市必然要经历建设-繁荣-衰退-转型-振兴或消亡的过程。因此,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经济转型是个世界性的难题。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资源枯竭型城市存在的问题是
① 环境污染严重② 产业结构单一   ③ 城市化速度过快④ 失业率高
A.①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
2.资源枯竭型城市寻找新出路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① 优化产业结构,加快产业升级② 禁止开采煤炭、石油,寻找绿色替代能源③ 坚持经济发展与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相协调④ 大力发展投资少、消耗低、污染小、效益高的产业
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
2018-01-18更新 | 295次组卷 | 7卷引用:陕西省兴平市南郊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地理质量检测题
10 . 读我国某区域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区域在发展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有(  )
①资源储量减少,某些资源面临枯竭 
②黑土肥力下降 
③农业生产规模小,产品商品率低 
④环境污染严重,企业转型困难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有利于该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是(  )
A.加大科技投入,加快产业升级
B.禁止开采煤炭、石油,全面发展核能
C.重点发展轻型工业,实现产业转移
D.发展交通,全面利用区外资源以保护本地资源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