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东北地区的农业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3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黑土是广泛分布于我国东北温带地区的主要土壤。有着“一两土,二两油”的美称。尽管开发利用历史不长,但东北黑土表土流失、肥力衰退等问题却日益严重,调查报告表明黑土的退化与翻耕有着直接关系。对此专家们提出了“保护性耕作”。与传统翻耕方式比较,保护性耕作通过少耕、免耕降低对土壤扰动的同时,将打碎的秸秆铺满地面,有了秸秆的保护,不同季节秸秆都对黑土产生了不同的作用和效果。由于黑土区各地地理环境差异,保护性耕作对哈尔滨以北种植区没有明显增产效果。图为黑土的形成过程图。


(1)试分析东北地区水土流失、黑土退化严重的原因。
(2)试阐述秸秆在不同季节对黑土的有利影响。
(3)试分析哈尔滨以北农业种植区,秸秆覆盖没有增产的原因。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图1为华北区域略图,其中甲、乙两点为黄河上两处水文站。

材料二:图2为东北区域略图。

(1)东北地区主要的经济作物是_________。华北地区主要的粮食作物是_________(春/冬)小麦,华北地区农业生产过程中容易出现土壤盐碱化问题,列举土壤盐碱化的治理措施______
(2)说明与松花江相比黄河含沙量的大小情况,并分析原因。
(3)比较图1中甲、乙两水文站测得的流量大小,并分析原因。
(4)从气候的角度分析B地较A地土壤有机质高的原因。
3 .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人参是著名的强壮滋补药材,价值极高;人参喜斜射、漫射的阳光,忌强光和高温,土壤要求为排水良好、腐殖质层深厚的森林土。由于野生人参逐渐枯竭,现已禁止采挖。在上世纪50年代末,成立了人工栽培人参(即园参)的国营农场。种植园参时,将适合人参生长的林地开垦后撒下参籽,并上覆草帘调节阳光的照射。人参收获一般需9年:播籽后3年起出小秧子,换场移栽3年起出中货,再换场地移栽3年起叫大货,也就是成品参。且每3年更换下来的参地要还林养地,不能继续栽种。90年代末,许多生产园参的国营参场陆续停办,林下参开始受到重视。林下参是指仅通过人工播种、在森林自然环境中生长15年以上的人参(即国标定义的野山参)。我国的野生人参主要分布于长白山脉,下图示意长白山野生人参分布区域。



(1)与针叶林相比,说明落叶阔叶林更适合人参生长的原因。
(2)与园参比较,分析林下参种植模式的优劣。
(3)结合东北的自然环境和产业发展现状,为东北人参产业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2023-03-09更新 | 361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北省七市(州)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3月联合统一调研测试地理试题

4 . 每一个区域都具有特定的地理环境条件,并对区域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不同区域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人们的生产、生活的特点有许多不同,区域的发展水平、发展方向等也存在差异。此据比较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两个区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各项,属于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共性的是(     
A.水热条件都较好B.都位于我国的东部季风区
C.都位于入海口处D.矿产资源都比较丰富
2.关于长江中下游平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农业生产活动的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长江三角洲属于水田耕作业,主要种植水稻
B.松嫩平原发展旱地耕作业,主要种植玉米、春小麦、大豆等作物。
C.长江三角洲的作物熟制以两年三熟为主,松嫩平原则一年一熟。
D.长江三角洲水产业较为发达;松嫩平原的西部降适宜发展畜牧业。
2022-08-26更新 | 185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开阳县第三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
5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北大荒是指黑龙江省北部的三江平原、黑龙江沿江平原及嫩江流域广大荒芜地区。1947年从战场上退役的第一批转业军人来到北大荒,开始了艰苦创业的垦荒历程。一代代北大荒人历经70多年的开发建设,使北大荒由昔日“天苍苍,地茫茫,一片蓑草枯苇塘”“又是狍子又是狼,光长野草不长粮”的莽莽荒原变成了“良田无际、谷物飘香”的“中华大粮仓”。

材料二:左图为昔日开垦北大荒景观图,右图为今日北大荒生产作业景观图。



(1)简述第一代垦荒人在开发建设北大荒时面临的不利自然条件。
(2)解读北大荒作为“中华大粮仓”具有的特征。
(3)比较北大荒与我国传统“粮仓”的长三角地区在农业生产特点方面的差异。
2022-05-01更新 | 494次组卷 | 3卷引用:2022届江苏省连云港市高考二模地理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美国和中国东北地区农业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玉米是世界上分布最广泛的粮食作物之一,从北纬58°到南纬35°~40°之间的地区,均有大量栽培。下表为美国和我国玉米带的比较。

项目美国玉米带中国玉米带
纬度37°N~45°N42°N~46°N
地形平原平原
土壤有机质3%~6%2%
降水量(mm)500~700450~650
无霜期(天)160~200130~145
玉米面积比重50%50%~60%
玉米单产7500千克/公项6750千克/公顷

(1)说出两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名称,并说明该农业地域类型的基本特征。
(2)简述影响两个地区小麦种植的共同有利自然条件。
(3)由材料二表中数据看出,美国玉米带的玉米单产高于我国玉米带,试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
7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东北黑土区是我国主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之一,土壤为粮食安全的“压石“,近年来黑土侵蚀退化严重,有机质明显下降。融雪侵蚀是该地区坡耕地水土流失的重要原因之一,融雪期表层解冻土壤是融雪侵蚀发生的物质条件,冻融如果反复出现,融雪侵蚀会增强,春季融雪期一般为3-4月份,升温较快,白天最高温度在3-11℃,夜间温度在-6~0℃,昼夜温差较大,专家指出,垄沟秆覆盖和横坡垄作的农耕方式(下图),可有效减轻土地的退化。



(1)说明与我国南方相比,东北黑土肥沃的原因。
(2)比较夏季雨水侵蚀与春季融雪侵蚀强弱,并分析其自然原因。
(3)从水循环角度阐述垄沟秆覆盖和横坡垄作耕作方式对减轻坡耕地退化的原理。
2022-08-11更新 | 211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普洱市景东彝族自治县银生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月考地理试题(七)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黑龙江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公布,黑龙江2015年粮食总产量再创历史新高,实现“十二连增”。粮食品质是近年来最好的一年。黑龙江是中国第一产粮大省。该省地处世界三大黑土带之一的松嫩平原腹地,是中国最大的绿色食品生产省,正实现从“中华大粮仓”向“健康大厨房”的转变,其绿色产品远销境外40多个国家和地区。

材料二、2015年3月18日经济日报报道,近日对东北地区玉米深加工行业采访发现,在国家玉米“托市”收购政策影响下,东北地区原料玉米价格保持高位,然而淀粉、酒精、饲料等下游市场产品价格却长期在低位徘徊,在政策、市场的双重压力下,部分玉米深加工企业经营陷入困境。此外,由于加工链条短、产品趋同等原因,目前玉米深加工行业结构性产能过剩问题凸显,行业进入升级整合加速期。

材料三、图为东北地区简图。



(1)比较冬季A、B两地气温的差异,并分析原因。
(2)分析黑龙江发展绿色农业的优势条件。
(3)对于东北地区玉米深加工工业的发展,有的专家持反对意见,有的专家则大力支持,请阐述你的意见,并说明理由。
2021-10-09更新 | 320次组卷 | 3卷引用:广东省肇庆市香山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文科地理试题

9 . 目前,东北地区是全国最大的、比较稳定的商品粮基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粮食商品率最高的商品粮基地是(     
A.松嫩平原B.三江平原C.辽河平原D.松辽平原
2.与其他商品粮基地相比,东北商品粮基地的突出特点是(     
①大规模机械化生产②地区专业化生产③大规模商品化生产④大规模国家经营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3.东北商品粮基地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混合农业B.季风水田农业C.种植园农业D.商品谷物农业

10 . 下图示意我国M商品粮基地及其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变化。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右图图例所代表的土地利用类型分别是(     
A.①湿地②农田③建设用地B.①农田②建设用地③湿地
C.①农田②湿地③建设用地D.①建设用地②农田③湿地
2.与我国南方商品粮基地相比,M区域粮食商品率比较高的主要原因是(     
A.单位面积产量高B.生长周期短C.人均耕地面积大D.科技水平高
3.M地区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产生的影响不包括(     
A.人均GDP增多B.生物多样性增多C.水体污染加重D.洪涝灾害加重
4.未来要保持和提高该区域在全国商品粮供应中的地位,可行的途径有哪些(     
①培育适应加工的优质、专用品种
②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延长产业链
③开垦荒地,扩大耕地面积
④发展生态农业,建设绿色食品基地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2-03-12更新 | 115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江油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期第三次阶段考试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