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水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 道试题
1 . 为了缓解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平衡的矛盾,可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
A.兴建水库B.节约用水C.植树造林D.跨流域调水
2 . 读“资源跨区域调配路线图”,abc为我国三条资源调配路线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abc跨区域调配的资源分别为(       
A.能源资源、矿产资源、生物资源B.矿产资源、水资源、能源资源
C.能源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D.水资源、生物资源、能源资源
2.对上述三种跨区域资源调配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改善了调入区的能源消费结构
②提高了调入区的资源保护意识
③有利于调入区的生态、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④跨区域资源调配是资源的空间分布与消费需求分布不匹配导致的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3 . 下图是我国资源跨区域调配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C代表我国的三大资源调配工程,A是______工程,B是______工程,C是______工程。
(2)解析我国实施跨区域资源调配的地理原因。
(3)图中B调运的能源是______,该能源在这一区域十分丰富的原因是①______,②______。

4 . 左图示意汉江流域局部地区。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据报道2014年l2月12日历时十多年建设的南水北调中线(从丹江口水库调水)一期工程正式通水,长江水正式进京。每年可向北京输送95亿立方米的水量,相当于l/6条黄河。

“石坎梯地”(右图)是汉江流域山区坡耕地整治所采用的一种模式。

(1)指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丹江口水库下游流域生态环境的影响。

(2)汉江历史上是航运的“黄金水道”,但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其航运地位开始衰

落。简析汉江航运地位衰落的原因。

(3)运用水循环相关知识,分析“石坎梯地”在保持水土方面所起的作用。

5 . 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丹江口水库开闸放水,27日到达一期工程总干渠终点颐和园团城湖,北京市正式通水。江水进入团城湖后,还要通过9个提升泵站加压,“爬高”一百多米,把来水最终送入密云水库。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南段走向发生较大的弯曲,最主要原因的是( )
A.避开海拔高的山地,使水能自流而下
B.避开密集的居民点,减少移民搬迁
C.避开大面积耕地,保护有限耕地
D.避开交通线,减少对交通的干扰
2.南水北调的江水最终抽水送入密云水库的主要目的是( )
A.调节气候
B.调蓄水源
C.降解污染物
D.保护生物多样性
9-10高二下·江西吉安·期末

6 . 下图所示景观均为世界文化遗产,完成下列各题。

1.甲所在商品粮基地农业生产的主要不利条件是(       )
A.地形崎岖B.光照较少
C.降水不足D.积温过高
2.资源短缺制约着乙所在工业基地的发展,下列措施中不能缓解上述问题的是(       )
A.南水北调B.西气东输C.西电东送D.北煤南运
3.有关各地自然环境特点或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甲所在地形区燃煤多,地形封闭,酸雨较严重
B.乙所在地形区东临太平洋,地震活动较频繁
C.丙所在地形区海拔最高,气压低,光热较充足
D.丁沿线以北植被少,降水多,水土流失较普遍

7 . 2014年12月,“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从丹江口调水顺利进京、津(如图所示)。


完成下面小题。

1.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调水的有利条件包括(  )
①地势总体上南高北低,可以利用地势自流   ②冰川融化量大,水源充足
③经济发展规模小,水质没有任何污染          ④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水资源丰富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④
2.根据调水规划,7、8月份调水量相对较小,原因是(  )
①江淮地区伏旱   ②江淮地区梅雨       ③华北地区春旱             ④华北地区夏涝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