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水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1 道试题

1 . 我国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工程在2013年完成建设,2014年汛后通水。读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路线图(下图)。


完成下列小题。

1.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劣势有(  )
①调水量受季节限制,冬季水量少
②需建设新河道,增加工程量
③污染严重,水质差
④穿越黄河要建穿黄隧道
⑤工程建设加重受水区的环境恶化
A.③④⑤B.①②④
C.①②⑤D.①③④
2.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影响是(  )
A.大量调水,会加大汉江下游的防洪压力
B.能缓解北方地下水位下降引起的盐碱化问题
C.利于解除海河流域洪涝的威胁
D.将有利于的改善北方地区的生态环境
2020-03-08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实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2 . 自1960年开始,咸海水位每年降低20cm,于1987年分成了南咸海和北咸海两片水域,至2007年已萎缩至原来的10%。对此,相关人员进行了多项拯救举措设想,下图所示的“北水南调”工程为比较可行的建议。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咸海1960年后面积快速缩小的主要原因是
A.人口猛增,大肆围湖造田B.咸海渔业发展过快
C.入湖河流过度农垦D.大量引咸海水灌溉
2.若实施图示“北水南调”工程,则面对的主要困难是
A.地形崎岖,难以施工B.穿过板块边界,多地震
C.人才短缺,技术困难D.跨国工程,协调难度大
3.除补给咸海水量外,图示“北水南调”工程带来的影响可能有
A.增加西西伯利亚生物多样性B.增加咸海流域年降水量
C.减少哈萨克斯坦的粮食产量D.减少额尔齐斯河上游水量
2018-03-26更新 | 374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

4 . 山东省南部的南四湖由微山湖、昭阳湖、独山湖、南阳湖组成,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重要通道。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1982-2012年间,面积变化幅度最大的一组景观类型是
A.湖泊与沼泽B.坑塘水库与人工水库
C.沼泽与台田鱼塘D.坑塘水库与台田鱼塘
2.南水北调东线工程通水后对南四湖生态环境可能带来的有利影响
①利于改善局部地区的气候,使周围地区气候湿润
②利于水生生物的生长,增加生物的多样性
③水量增加,利于通航
④利于发展养殖业及旅游业
A.①②B.③④C.①②③④D.②④

5 . 河道中沙石堆积而成,称碛;用船摆渡过河,曰渡。甲图是我国某区域图,乙图是清朝黄河碛口段干支流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关于甲图中引水工程叙述正确的是(       )
A.北水南调B.沿线需逐级抽水
C.带动了调出区产业集聚D.调入区人口容量可能增加
2.关于乙图黄河古渡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位于碛上游B.位于干支流交汇处
C.碛可抬升黄河古渡水位D.碛可以使黄河古渡水流加快
3.比较甲图中引水工程的调入区和调出区,其相似的地理特征是(       )
A.农业景观B.地质成因C.汛期长短D.径流量季节变化
6 . 2014年12月12日14点32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正式通水,一期年均将有95亿立方米水送至北方,其中北京将年均受水10.5亿立方米。该工程将大大缓解黄淮海地区的用水紧张状况。图为南水北调中线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关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叙述正确的是
①丹江口水库引水,经过湖北、河南、山西、河北到北京、天津
②调水量受季节限制,冬季水量少 ③不需开挖新河道,工程量较小
④沿线地势南高北低,水可自流向北⑤穿越黄河要建穿黄隧道
A.①②④B.②③④
C.①②④⑤D.②④⑤
2.下列有关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有利于解除海河流域的洪涝灾害
B.有利于缓解地下水位大幅下降引起的盐碱化问题
C.大大改善供水区生态环境和投资环境
D.增大汉江下游的防洪压力
9-10高一下·浙江宁波·期中
名校
7 . 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有很大影响。我国进行能源和水资源跨流域调配的背景是(  )
A.我国东部地带虽然能源资源丰富,但经济发达,能源需求量太大
B.我国西部地带虽然能源资源丰富,但经济落后,能源需求量极少
C.我国南方和北方降水都很丰沛,但北方经济发达,故需从南方调水
D.能源西丰东缺,水资源南多北少,制约了东部和北部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
2016-11-26更新 | 863次组卷 | 7卷引用:河南省漯河市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月考地理试题
9-10高二下·江西吉安·期末

8 . 下图所示景观均为世界文化遗产,完成下列各题。

1.甲所在商品粮基地农业生产的主要不利条件是(       )
A.地形崎岖B.光照较少
C.降水不足D.积温过高
2.资源短缺制约着乙所在工业基地的发展,下列措施中不能缓解上述问题的是(       )
A.南水北调B.西气东输C.西电东送D.北煤南运
3.有关各地自然环境特点或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甲所在地形区燃煤多,地形封闭,酸雨较严重
B.乙所在地形区东临太平洋,地震活动较频繁
C.丙所在地形区海拔最高,气压低,光热较充足
D.丁沿线以北植被少,降水多,水土流失较普遍

9 . 2014年12月,“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从丹江口调水顺利进京、津(如图所示)。


完成下面小题。

1.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调水的有利条件包括(  )
①地势总体上南高北低,可以利用地势自流   ②冰川融化量大,水源充足
③经济发展规模小,水质没有任何污染          ④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水资源丰富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④
2.根据调水规划,7、8月份调水量相对较小,原因是(  )
①江淮地区伏旱   ②江淮地区梅雨       ③华北地区春旱             ④华北地区夏涝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11-12高二上·河南商丘·阶段练习
名校
10 . 人类目前为缓解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实施的工程措施是:
A.采用滴灌技术,科学用水B.修建水库,积蓄降水
C.修建跨流域调水工程D.加大开采深层地下水工程建设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