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水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43 道试题
2010·江苏盐城·一模
1 . 下图是2006年我国水资源、人口、耕地和经济总量区域比重图,据此回答25—26题。

1.水资源与人口、耕地、经济发展区配较差的区域是               
A.西北区B.西南区C.北方区D.南方区
2.影响西南区经济发展的主要不利条件                      
A.资源短缺B.地表崎岖C.市场狭小D.交通不便
2016-12-09更新 | 928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届江苏省盐城市高三上学期摸底考试地理卷
2 . 读“我国资源跨区域调配部分工程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调入区水资源缺乏的社会经济原因有哪些?
(2)西电东送对上海市的有利影响主要有哪些?

3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引大入秦水利工程把甘肃、青海两省交界处的大通河水跨流域东调120千米,引到兰州市以北60千米处干旱缺水的秦王川地区,该工程是一项大规模的自流灌溉工程。这项工程总长205.7千米,有隧洞77座,渡槽29座,倒虹吸3座,可以基本解决秦王川地区28.3万居民的用水问题。下图为引大入秦工程示意图。

材料二 引大入秦工程先明峡钢质倒虹吸管横跨两座高山,以107米的巨大落差,成为引水工程中的亚洲之最。该倒虹吸管由两条直径2.694米,长524.802米的平行钢管组成,总重量1 500吨。


(1)简析秦王川地区水资源缺乏的原因。
(2)说明倒虹吸管的工作原理,并分析使用倒虹吸管的原因。
(3)分析引大入秦工程建设对秦王川地区发展的意义。
2016-11-27更新 | 157次组卷 | 2卷引用:2017届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高三摸底测试文科综合地理试卷
4 . 我国缺水类型分为三种(如下表),分析回答下列各题。
资源型缺水
当地水资源总量少,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形成供水紧张
水质型缺水
水资源由于受到各种污染而不能使用造成缺水现象
工程型缺水
地区的水资源总量不短却,但由于工程建设没有跟上,造成供水不足
效率型缺水
由于制度或技术原因,造成水资源浪费而导致的缺水

1.我国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主要解决的是华北地区的
A.资源型缺水B.水质型缺水C.工程型缺水D.效率型缺水
2.解决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缺水的措施有
①海水淡化 ②倡导节约用水 ③治理水污染 ④跨流域调水   ⑤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A.①②④B.②④⑤C.①③④D.②③⑤
2016-11-27更新 | 131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2016学年四川省彭州中学高二2月考试地理试卷

5 . 左图示意汉江流域局部地区。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据报道2014年l2月12日历时十多年建设的南水北调中线(从丹江口水库调水)一期工程正式通水,长江水正式进京。每年可向北京输送95亿立方米的水量,相当于l/6条黄河。

“石坎梯地”(右图)是汉江流域山区坡耕地整治所采用的一种模式。

(1)指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丹江口水库下游流域生态环境的影响。

(2)汉江历史上是航运的“黄金水道”,但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其航运地位开始衰

落。简析汉江航运地位衰落的原因。

(3)运用水循环相关知识,分析“石坎梯地”在保持水土方面所起的作用。

6 . 2014年12月12日14点32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正式通水,一期年均将有95亿立方米水送至北方,其中北京将年均受水10.5亿立方米。该工程将大大缓解黄淮海地区的用水紧张状况。图为南水北调中线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关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叙述正确的是
①丹江口水库引水,经过湖北、河南、山西、河北到北京、天津
②调水量受季节限制,冬季水量少 ③不需开挖新河道,工程量较小
④沿线地势南高北低,水可自流向北⑤穿越黄河要建穿黄隧道
A.①②④B.②③④
C.①②④⑤D.②④⑤
2.下列有关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有利于解除海河流域的洪涝灾害
B.有利于缓解地下水位大幅下降引起的盐碱化问题
C.大大改善供水区生态环境和投资环境
D.增大汉江下游的防洪压力
7 . 2013年12月25日,南水北调中线主体工程全线完工,2014年汛后,中线一期工程计划通水。读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图,回答下列各题。

1.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是人类活动对水循环 环节施加影响的例证。
A.蒸发B.大气降水
C.地表径流D.下渗
2.下列关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后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河北省可大面积种植水稻
B.根本上解决了北京市水资源短缺问题
C.促进北京、天津等缺水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
D.北京的居民可以淡化节水意识
2016-11-26更新 | 12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2015学年山东省德州市某中学高一上学期1月月考地理试卷

8 . 2014年12月,“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从丹江口调水顺利进京(如图所示)。由于地面起伏,调水过程中,有的地段能够自流,有的地段需要人工提水。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输水线路郑州到石家庄段自流情况表现为( )
A.黄河以南自流
B.黄河以北自流
C.黄河南、北均自流
D.黄河南、北均不自流
2.工程进入常态化运行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京津地区,雾霾减少
B.京津地区,地下水位上升
C.丹江口地区,云量增加
D.丹江口地区,昼夜温差减小
3.根据调水规划,7、8月份调水量相对较小,原因是( )
①江淮地区伏旱 ②江淮地区梅雨③华北地区春旱 ④华北地区夏涝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9 . 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调中线正式通水。12月27日,总干渠终点北京团城湖明渠开闸进水,此后每年将有95亿立方长江水入京。下图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线路图。读图回答问题:

(1)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的特点有__________
(2)南水北调对北方地区的有利影响有__________
(3)为充分发挥调入水资源的效益,防止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北方农业生产过程中应采取哪些相应的措施__________?
2016-11-26更新 | 24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届江苏省南通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地理试卷
10 .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箭头①②③所代表的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名称分别: ①__________; ②__________; ③__________
(2)我国南水北调的原因是__________;西气东输与西电东送的原因是__________
(3)暑假时期沿④路线旅游,沿途可以看到下图所示景观,该景观的变化体现了__________
A.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纬度地带)分异
B.垂直地域分异
C.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经度地带)分异
D.非地带性地域分异
2016-11-26更新 | 18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2015学年甘肃省天水市第三中学高二上期末考试地理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