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水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4 道试题

1 . 陕西省的“南水北调”工程——引汉济渭,连通渭河和汉水两大水系,统筹关中、陕南、陕北三大区域发展,对区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关于秦岭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东西跨度大,河湖众多,生物物种丰富
B.地处气候过渡带,生态环境多样
C.与南坡相比,秦岭北坡坡面面积大
D.地跨陇、秦、鄂、晋等省
2.关于引汉济渭工程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是陕西省基础性水资源配置工程
B.可能遭遇多条断层破碎带的挑战
C.可基本解决关中地区的缺水问题
D.工程需翻越秦岭提水北送
2019-05-19更新 | 190次组卷 | 3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湖南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9届高三考前演练(五)文科综合地理试题

2 . 读下图我国资源跨区域调配路线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①②③所调配的资源分别是(  )
A.煤炭、铁矿石、木材B.天然气、电力、石油
C.石油、水、煤炭D.天然气、水、电力
2.有专家指出,②工程很可能加重沿途有些地区土壤的盐碱化,原因是(   )
①沿途有些地区地下水位较低,河水下渗补给地下水,使地下水位上升
②沿途有些地区土壤中的盐分有向地表积聚的可能
③沿途地区城市生活污水的大量排放
④沿途地区主要为半湿润地区,非雨季时期蒸发量大于降水量
⑤沿途地区有大量海水入侵
A.①②④B.①③④C.③④⑤D.②③④
3.①线路的走向所考虑的主要经济因素是(   )
A.城市分布B.地形起伏C.交通条件D.国际贸易壁垒
17-18高一·全国·单元测试

3 . 2013年5月,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南郑州段,有万只崖沙燕在此筑巢育雏,为了保护这些崖沙燕,工程暂时停工,“停工护燕”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南水北调工程建成后,华北平原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是(  )
A.土壤次生盐碱化加剧B.水生生物疯长
C.洪涝加剧D.水土流失加剧
2.“停工护燕”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  )
A.持续性原则B.整体性原则
C.共同性原则D.公平性原则
2018-10-10更新 | 126次组卷 | 1卷引用:章末检测(四)-2018版步步高学案导学与随堂笔记地理(中图版)

4 . 为缓解新疆缺水问题,国家计划实施“海水西调工程”,将渤海海水引入新疆沙漠地区。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海水西调”工程可能遇到的困难不包括
A.地势西高东低,地形复杂B.纬度高,冬季输水管道结冰
C.沿线城市稀少,劳动力不足D.沿线生态环境脆弱,易破坏
2.“海水西调”工程实现后,可能产生的生态效益有
A.改变西北气候缓解干旱化进程B.充分利用调往新疆的海水发展海水养殖业
C.改善西北地区土地盐碱化程度D.充分利用调往新疆的海水发展水电
2018-08-21更新 | 52次组卷 | 2卷引用:高考一轮复习选择题创新演练:资源跨区域调配
5 . 读南水北调中线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与其他线路相比,该线路的优点是()
A.工程量最小B.交通最便利C.耗能较少D.移民最少
2.该工程对京津冀地区的影响是()
A.缓解京津冀地区能源短缺B.可能增加大气污染
C.一定程度上遏制生态恶化D.减轻雨季洪涝灾害
2018-01-02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淮南市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
6 . 读“南水北调工程规划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水资源分布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南水北调”是通过对水循环的______________环节施加一定的影响而实现的。
(3)“南水北调”规划形成“四横三纵”的总体布局。其中“四横”自北往南依次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四条河流。
(4)“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从长江下游扬州引水,利用_____________提水北送。
(5)“南水北调”可实现我国水资源的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6)“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对长江可能带来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_
A.可提高社会对长江水质的关注
B.可促使长江泥沙向海洋运输
C.可改变长江口外海洋潮汐的规律
2017-12-06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理)试题
7 . 水资源跨区域调配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正确的是     
①可以改变调入区的气候类型
②调水对调出区和调入区都可能引发生态环境问题
③可以减少调入区地表水的使用
④有利于调入区保护湿地和生物多样性
A.②③B.②④C.①②D.③④
2018-01-15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峨山彝族自治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考试地理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7年12月6日,西成高铁全线通车,成为我国第一条穿越秦岭的高铁,下图是西成高铁及我国部分区域示意图。

材料二   21世纪以来,四川省积极承接东部地区的家具产业转移。目前成都已经拥有2000多家家具企业,年产值到达150亿元,成为全国三大家具产业制造基地之一,成为我国家具的重要集聚区。

材料三     下表为2013—2015年四川省产业结构的组成状况。

(1)影响西成高铁修建的主导因素是        ,修建过程中需要克服的自然障碍是复杂的         和地质条件。

(2)西安所处的地质构造为         ,耕地类型主要是         

(3)图中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是        ,该工程对受水区土壤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有        

(4)根据材料判断目前四川省区域发展处于        阶段,阐述四川省家具产业集群化发展的积极意义。

2018-02-20更新 | 182次组卷 | 4卷引用:浙江省嘉兴市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9 . 2014年4月29日,南水北调工程首场报告会在北京举行,南水北调工程将改善城市供水水质。读“南水北调东线和中线线路”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东线和中线方案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东线仅向北京、天津输水B.中线沿途需铺设管道,工程量大
C.东线全程都需要逐级抽水,耗能大D.中线从丹江口水库调水,水质较差
2.南水北调工程对地理环境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东线能有效缓解长江洪涝B.中线可削减夏季长江的洪峰
C.有助于改善北方地区的水质D.可能导致长江口海水倒灌
2017-09-01更新 | 321次组卷 | 5卷引用: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2017年模拟卷(冲刺版)地理(四)
10 .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关于该调水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沿途多流经喀斯特地貌区,地表水难以储存
B.沿途工业污水排放量大
C.该工程沿线南高北低,需逐级提水
D.沿途全年高温,蒸发量大
2.该工程可能造成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
A.生物多样性减少B.土壤次生盐碱化
C.草原退化D.水土流失
2017-10-24更新 | 82次组卷 | 4卷引用: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3 第5章第1节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第2课时 测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