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水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8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长期以来,水资源短缺始终是制约我国西北地区工农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为缓解该地区水资源短缺的状况,改善地区的生态环境,有专家学者提出“南水西调”工程,即在夏季丰水季节将发源于青藏高原的长江、澜沧江、怒江等河流的水资源调往青海,甘肃、新疆等省区。下图为“南水西调”部分调水线路分布示意图。



(1)指出影响引水线路走向的因素。
(2)简述“南水西调”工程建设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
(3)分析“南水西调”工程的修建对新疆社会经济产生的有利影响。

2 . 2009年7月28日,南水北调工程郑州段正式开工建设,标志着南水北调河南段黄河以南干线正式进入施工阶段。读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路线图。回答下面小题。



1.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劣势有(     )
①调水量受季节限制,冬季水量小②需开挖新河道,工程量大 ③污染严重,水质差 ④穿越黄河,要建穿黄隧道 ⑤工程建设加重受水区的环境恶化
A.③④⑤B.①②④C.①②⑤D.①③④
2.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由于大量调水,会加大汉江下游的防洪压力
B.能缓解北方地区地下水水位大幅下降引起的盐碱化问题
C.利于解除海河流域洪涝的威胁
D.将促进北方缺水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
2020-07-18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亳州市涡阳县第九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7月月考地理试题
3 . 20世纪末以来,我国大力投资建设了一些重大交通运输工程,来拉动经济高速发展,同时也带动了中西部地区发展和贫困地区脱贫致富,下列选项不属于这类工程的是(     
A.全国高速公路网B.村村通C.南水北调D.西气东输
2020-07-01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锦州市凌海市第三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6月月考地理试题
4 . 读新世纪我国四大工程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①工程是将           盆地的油气,通过           运输方式输往长江中下游地区。“东输”的终点是           市。
(2)①工程三次穿越          (河流),一次穿越长江,工程量十分艰巨。但在施工过程中严格规定了28米宽的施工区域,其目的是           
(3)②工程是          ,主要把        的水调往我国缺水的               地区。
(4)③工程分为南、北、中三条输送线路。南线的终点是          工业基地。该工业基地经济特色是发展             经济。
(5)④工程中铁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铁路,修建中要克服哪些困难?
2020-05-25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锦州市黑山县黑山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线上教学检测地理试题

5 . 2015年1月14日,2015年南水北调工作会议在河南南阳召开,南水北调东线从2013年11月正式通水以来,累计抽江水47.93亿立方米,调水到山东2.57亿立方米,圆满完成了调水任务。


读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能实现自流的是
A.a、b段B.b、c段C.a段D.c段
2.实施南水北调工程的主要目的是
A.解决长江流域的洪涝问题B.连通长江、淮河、黄河和海河四大水系,发展航运
C.利用流域间的落差发电D.缓解北方地区水资源不足的矛盾
2020-04-28更新 | 10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3月月考地理试题
6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东水西送”工程是指从渤海西北海岸提送海水达到海拔1200米高度,然后从内蒙古自治区开始,往西穿越沙澳,将海水引入新疆的罗布泊等内流湖和封闭的构造盆地,构成一系列人造海的工程。目前有两个比较成熟的方案,即“内线”方案和“外线”方案(下图)。

“内线”方案:从天津附近的渤海口取水,提送至黄旗海(海拔1264米-1266米),然后由黄旗海-库布齐沙漠-毛乌素沙漠-腾格里沙漠-乌兰布和沙漠-巴丹吉林沙漠,走河西走廊戈壁滩,至玉门镇北的疏勒河(海拔约1300米),然后利用硫勒河“自东向西流”的天然河道送水至罗布泊(海拔780米),还可进一步引至艾丁湖(海拔-155米)。

“外线”方案:从渤海西北海岸葫芦岛提送海水达到海拔1200米高度,到内蒙古自治区东南部,再顺北纬420线东西方向的洼槽地表,流经燕山、阴山以北,并向西进入居延海(海拔820米),然后分三支,往北注入准噶尔盆地,往南注入罗布泊,中间则注入吐鲁番盆地。



(1)与“外线”方案相比,说出“内线”方案的优点。
(2)有人反对“东水西送”工程。试推测说明其反对的理由。
2020-04-20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前黄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学情检测地理试题
7 .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决定三大自然区域差异的基本因素是:
A.土壤和植被B.地形和水文C.气候和植被D.地形和气候
2.关于丙区域,描述正确的是:
A.地形以平原为主B.多河流的发源地
C.季风气候显著D.均位于湿润地区
3.南水北调中线给北京市带来的影响有:
①缓解用水紧张②补偿河湖水量③消除水污染④促进经济发展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4.下列关于西气东输对区域发展影响的叙述, 不正确的是:
A.彻底解决东部地区能源短缺的状况
B.将西部的资源优势转变成经济优势
C.促进东西部地区协调发展
D.改善东部地区大气质量
2020-04-14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第九十五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线上测试地理试题
8 . 丹江口水库给汉江下游带来的主要生态效益是
A.灌溉B.航运C.防洪D.养殖
2020-03-15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云天化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阶段检测(三)地理试题
9 . 2014年4月29日,南水北调工程首场报告会在北京举行,南水北调工程将改善城市供水水质。读“南水北调东线和中线线路”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东线和中线方案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东线仅向北京、天津输水,输水量较小B.东线全程需要逐级抽水,且水质较差
C.中线沿途需铺设管道,工程量大D.中线从丹江口水库调水,不会影响汉江下游
2.南水北调工程对地理环境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东线能有效缓解长江洪涝B.可能促进汉江枯水期水华现象的爆发
C.中线可削减夏季长江的洪峰D.可能导致长江口海水倒灌
10 .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上图中三条以运输煤炭为主的铁路干线中,由北向南依次是
A.大秦线、神黄线、胶济线
B.大秦线、神黄线、焦(作)日(照)线
C.神黄线、焦(作)日(照)线、胶济线
D.神黄线、大秦线、焦(作)日(照)线
2.制约该地区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的资源及其解决措施是
A.水—南水北调
B.天然气—西气东输
C.电—西电东送
D.煤—西煤东运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