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水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8 道试题
1 . 不同区域,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农业生产、聚落景观和人类活动等方面也呈现出差异。据此,回答下题。
1.我国农业生产的耕作制度,自南向北由一年三熟逐渐变为一年一熟,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地形B.降水C.热量D.土壤
2.我国北方民居特别重视坐北朝南的方位,其主要原因是(    )
A.受帝王思想的影响B.可以节省建筑成本
C.可以获得更多的太阳光照D.能够减少雨水对房屋的压力
3.与长江中下游平原商品粮基地相比,东北平原最显著的优势条件是(   )
A.热量充足,粮食单产高B.水资源丰富
C.市场广阔D.土壤肥沃,土地资源丰富
4.我国南水北调工程的主要目的是(        )
A.解决长江流域的洪涝灾害问题B.连通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水系以发展航运
C.利用流域间的落差发电D.缓解北方地区水资源不足的问题
2020-02-04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绥化市青冈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A)班月考地理试题

2 . 有关专家提出,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可以把“调水”变“调电”,即把川、渝电网和西北电网相连,把川、渝电网丰富的电力引到西北,减少黄河上游水电站发电量,从而变“水从地上流”为“水从空中走”。结合南水北调西线示意图(下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计划中的南水北调西线与东线、中线相比,其主要优势在于 (    )
A.工程量小,建设周期短B.工程路线短,水质好
C.可自流输入华北地区D.工程地点经济基础好
2.“调水”变“调电”的方案实施以后,黄河流域可能出现的是   (    )
A.减少下游断流天B.减少黄河的含沙量C.减少冬春季径流量D.增加黄河的径流
3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我国北部地区分布着一半以上的耕地,仅拥有全国1/5的水资源,西北地区仅占全国水资源的4%。2018年,“红旗河”西部调水工程设想引发热议,基本目标是由雅鲁藏布江、怒江、澜沧江、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调水600亿立方米(超过黄河全年平均水量580亿立方米)至新疆等干旱区,发展2亿亩的灌区和牧场,建20万平方千米的绿洲,以此彻底改善西北干旱区的生态与环境,农业经济增加。该工程全长为6188km,主体工程投资约为4万亿,建设周期约10年,建成后可解决1.5亿人就业。“红旗河”西部调水工程分为一条主线、三条支线,选线各取水点的水位依次降低,通过“山区打隧洞、河道修水库、平原开明渠”的方式实现全程自流。



(1)判断“红旗河”西部调水工程设计调入水量最多的季节,并说明其理由。
(2)简述“红旗河”西部调水工程可能遇到的困难。
(3)说明调水工程建成后对我国西北地区农业的有利影响。
4 . 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图是 “台风玛莉亚移动” 路径及“千岛湖配水工程”路线示意图。


材料二 2018年7月11日上午9点左右,台风“玛莉亚”在我国福建沿海一带登陆,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千岛湖配水工程从千岛湖引水一路北进,最终到杭州等地,将于2019年全线贯通。


(1)台风“玛莉亚”生成于热带的洋面上,其能量主要来自_____ ;而赤道附近没有台风,是因为该地区_____
(2)“玛莉亚”在福建登陆时,杭州主要吹__,台风属于_____(填天气系统),当其登陆月份,长江中下游地区往往出现_____天气。
(3)半个多世纪来,引起千岛湖地表形态变化的主要因素是____;千岛湖配水工程主要影响了水循环中的_____环节。
(4)从水循环角度,简述千岛湖配水工程的地理意义。
2019-12-16更新 | 9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台州市五校联考2019-2020学年高一12月阶段性考试地理试题
5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黎巴嫩近三分之一的人口居住在首都贝鲁特,当地居民多年来一直受日常用水紧缺的困扰。近年来随着局势的稳定,在世界银行的资助下,2014年黎巴嫩决定从利塔尼河引水至贝鲁特。该工程引水线路的一半以上需要穿越岩石坚硬、断层广布的喀斯特山区,在引进了中国设计制造的小直径硬岩掘进机后,隧洞工程进展顺利。2019年,整个引水项目可投入使用。

(1)说出与贝鲁特相比A地降水量的大小并分析原因。
(2)说明黎巴嫩建设贝鲁特引水工程面临的主要困难。
(3)推测黎巴嫩没有选择从该国北部的河流引水至贝鲁特的可能原因。
2019-12-13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南宁市第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12月月考地理试题
6 . 南水北调工程选择“东线先行”,主要原因是(   
①东线工程经过平原地区,长江水可通过人工渠道自流到华北平原,直达天津 
②东线工程的工程难度小 
③东线工程抽取长江水,可减少长江下游的洪涝灾害 
④东线工程受水的黄、淮、海流域缺水最为严重
⑤东线工程从长江下游取水,水量大,北方受水地区可扩展到整个华北和西北
A.①②B.①③C.③⑤D.②④
2019-10-27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尚德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7 . 有关南水北调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东、中、西线调水线路都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B.东线方案全部调水线路都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三级阶梯上
C.西线方案的调水线路与西气东输线路大致相同
D.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可以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北方缺水的矛盾
2019-10-27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尚德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8 . 我国跨世纪的四大工程,在促进西部大开发、资源大调度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读下图“我国四大工程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填出四大工程的名称:属于水资源跨流域调配的是_______工程,属于能源调配的是_______工程和_______工程,属于交通设施建设的是_______工程。
(2)四大工程建设有利于我国东西互补、南北共济、资源共享,请写出我国水资源、能源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差异。
水资源分布的南北差异:_______;能源供需的东西差异:_______;经济发展水平的东西差异:_______
(3)四大工程中,对上海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有积极影响的工程是______________,它们对上海的积极影响是_______
2019-10-22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尚德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9 . 读我国东南地区局部等高线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1)图中地势最高点与最低点的相对高度范围是 m,乙河流的大致流向是
(2)描述图示地区主要的地形特征。
(3)甲为人工修建的主干水渠,说明甲干渠修建的合理性。

10 . 截至2015年12月3日,进京“南水”已达8.12亿立方米,占北京市生活用水的70%。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南水”进京对北京市地理环境的影响有
①导致水质下降②消除水污染③补偿河湖水量④缓解用水紧张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北京市继续推行居民用水阶梯水价的主要目的是
A.减少生活污水排放B.保证生活供水质量
C.引导家庭节约用水D.加快“南水”入户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