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水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0 道试题

1 . 虚拟水是指在生产产品和服务中所需要的水资源。地区之间的农产品贸易是实现虚拟水资源调配的重要方式。下图为中国部分省区虚拟水净输入量统计图(单位:10亿吨)。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图中
A.虚拟水净输入区多分布于干旱、半干旱区
B.虚拟水净输入区均位于我国东部经济地带
C.虚拟水净输出区地跨地势第二、三级阶梯
D.虚拟水净输出区多分布在西北及东北地区
2.图中的虚拟水资源调配
A.增加水资源输出地区的经济收入B.能促进不同区域间水资源的均衡
C.有利于输出地区自然环境的改善D.由水资源的空间分布差异所决定
2 . 为缓解“昆明水少,滇池水脏”的问题,云南省已经建成螳螂川、牛栏江调水工程,并规划建设金沙江调水工程,如图所示。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关于滇池的说法正确的是
A.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水源补给量较少
B.四季如春,湖水水位季节变化不明显
C.水体总量大,进出水量小
D.流域广,蒸发量大
2.云南省大力建设滇池流域的跨流域调水工程,主要是为了
A.提高滇池的蓄水能力,减少水旱灾害
B.扩大湿地面积,改善当地的气候
C.减少昆明的污染物排放,改善水质
D.提高滇池的水体自净能力,缓解昆明的用水紧张
2018-03-13更新 | 302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六校(静海一中、杨村一中、宝坻一中等)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题
3 . 2001年我国的华北地区水资源频频告急,为解决天津用水紧张的状况,国务院决定实施引黄济津,即从位于山东东阿县的位山闸引黄河水进入天津市,全长440千米。引黄济津中最值得关注的就是水污染。因为相关地区河道污染严重,调水被迫多次改线。这次调水仅因为污水问题,就要损失用水4000多万立方米。近年来我国每天污水的排放量近1.64亿吨。其中约80%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江河。全国约1/2的河段受到污染,1/10的河段被严重污染。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华北地区缺水的原因是(   
①华北地区径流量季节、年际变化大 
②工农业发展快,人口增加较快,污染、浪费严重 
③地形复杂,地势北高南低,不利于水资源的贮存 
④气候长期干旱,降水稀少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此次调水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华北地区缺水的状况,要想彻底缓解华北缺水的状况,其有效的措施是(   
①引长江的水进入华北                   ②引珠江的水进入华北 
③节约用水,减少水污染                ④大量开采地下水,开挖入海新河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2017-11-10更新 | 379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静海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10月月考地理试题
4 . 读“资源跨区域调配路线图”,回答下面小题。

1.图中①~⑤跨区域调配的资源分别为(  )
A.能源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
B.矿产资源、水资源、水资源、能源资源、生物资源
C.能源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能源资源、能源资源
D.矿产资源、水资源、水资源、能源资源、能源资源
2.图中①⑤资源调出区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分别是(  )
A.荒漠化、水土流失B.空气污染、水土流失
C.地面塌陷、土壤盐碱化D.土壤盐碱化、空气污染
3.上述跨区域的资源调配(  )
A.改善了调出区资源浪费状况B.增强了调出区的资源保护意识
C.有利于调出区和调入区生态、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D.跨区域的资源前提是市场需求
2017-11-10更新 | 229次组卷 | 4卷引用:天津市静海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10月学生学业能力调研地理(文)试题
5 . 2014年12月,长1432千米,历时11年建设的南水北调中线正式通水。读“海河流域局部图”,完成下面小题。

1.南水北调中线正式通水后,可缓解水资源紧张状况的地区是
A.华北平原B.长江三角洲C.黄土高原D.塔里木盆地
2.海河流域洪涝灾害频发的自然原因有
①夏季暴雨集中②城市化水平高③地势低平 ④春台风频繁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6 . 历经半个世纪规划论证和12年艰辛建设,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于2014年11月全面建成通水,取得重大阶段性胜利;通水两年多来,南水北调工程有效地缓解了我国北方地区严重缺水的状况,促进了地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下图为南水北调中线线路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对南水北调的中线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受水区可能土壤次生盐碱化加剧
B.自南向北依次经过河南、湖北、河北、北京
C.跨淮河、长江、黄河、海河四大流域
D.大部分位于京广线与京九线之间
2.南水北调工程取得的预期效益最合理的组合是(   )
缓解北方地区的水资源短缺问题          
彻底解决北方地区的水资源短缺问题
间接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④缓解北方地区水生态恶化的趋势
A.①③B.②③
C.D.①③④

7 . 甘肃省黄河流域地表水年可取水量为48.3亿立方米左右。白龙江是嘉陵江上游最大的支流,在甘肃省境内河流长475千米,流域多年平均自产水资源量为69.1亿立方米。读“陇东跨流域调水路线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1.相比调水线路甲,调水线路乙具有的明显优点是
A.可调水量大B.水质好
C.施工难度小D.投资成本低
2.陇东跨流域调水工程如能顺利建成,可能产生的影响有
①有利于陇东地区生态环境的改善 ②解决陇东地区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 ③武都段白龙江的年径流量增大 ④促进陇东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
A.②③B.①④C.①③D.②④
2016-11-27更新 | 620次组卷 | 16卷引用:天津市西青区张家窝中学2023-2024学期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2014年12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正式通水。今年春节期间,沿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两侧的城市都喝上了甘甜的丹江水,下图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的水系图”,读图完成下题。


目前,丹江口水库集水区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丹江口水库的集水区只有丹江的流域范围
B.汉水流域径流量和含沙量均大于渭河流域
C.集水区的地势南北高,中间低,且自西向东降低
D.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使得集水区的范围缩小
9-10高二下·江西吉安·期末

9 . 下图所示景观均为世界文化遗产,完成下列各题。

1.甲所在商品粮基地农业生产的主要不利条件是(       )
A.地形崎岖B.光照较少
C.降水不足D.积温过高
2.资源短缺制约着乙所在工业基地的发展,下列措施中不能缓解上述问题的是(       )
A.南水北调B.西气东输C.西电东送D.北煤南运
3.有关各地自然环境特点或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甲所在地形区燃煤多,地形封闭,酸雨较严重
B.乙所在地形区东临太平洋,地震活动较频繁
C.丙所在地形区海拔最高,气压低,光热较充足
D.丁沿线以北植被少,降水多,水土流失较普遍
12-13高二上·天津·期中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10 . 水资源跨区域调配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有(        
A.可以改变大范围的气候状况
B.可以减少地表水的使用
C.可以保护濒危的野生动植物
D.不能缓解受水区的生态缺水
2015-04-08更新 | 533次组卷 | 4卷引用:2011-2012学年天津市咸水沽一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理科地理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