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水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7 道试题

1 . 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正式启用。其工程主要包括:丹江口水库大坝加高加固、郑州附近的穿黄工程、天津段和北京段的管涵工程。图为中线工程简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与东线工程相比,中线工程
A.可自流供水的线路长
B.沿线人口、城市密集
C.可调水质差
D.工程量小
2.丹江口水库大坝加高加固工程带来的影响有
①增加供水量   
②库区周边地下水位下降,土地盐碱化加重
③提高水库对汉江中下游径流量的调节能力
④提高水库水位,增加了供水速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 . 2011年8月月底,南水北调中线集中移民工作基本结束,2014年,丹江口水库的水将奔向北京及天津等地。读南水北调中线干渠工程路线图,回答下列各题。

1.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劣势有(  )
①调水量受季节限制,冬季水量少②需开挖新河道,增加工程量③污染严重,水质差④穿越黄河要建穿黄隧道 ⑤工程建设加重受水区的环境恶化
A.③④⑤B.①②④C.①②⑤D.①③④
2.下列关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由于大量调水,会加大汉江下游的防洪压力
B.能缓解地下水位大幅下降引起的盐碱化问题
C.利于解除海河流域洪涝的威胁
D.促进北方缺水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
3 . 读“我国能源调运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①②③三条运输路线输送的主要能源分别是
A.煤炭、天然气和水电B.石油、天然气和煤炭
C.天然气、石油和水电D.煤炭、石油和天然气
2.“西气东输”管道线路的走向所考虑的主要经济因素是
A.地形类型B.人口分布C.城市分布D.交通线路
3.“西气东输”工程对东部地区下列哪个环境问题没有显著改善
A.粉尘污染B.地面下沉C.酸雨D.煤烟污染
4.西部地区的工业部门中,受“西气东输”工程建设强有力拉动的是
A.纺织B.食品C.飞机制造D.钢铁
4 . 2014年12月,“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从丹江口调水顺利进京(如下图所示)。由于地面起伏,调水过程中,有的地段能够自流,有的地段需要人工提水。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南水北调对石家庄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有利于生态环境的改善B.水资源短缺得到解决
C.降低用水的的使用成本D.不利于减少地下水的开采
2.根据调水规划,7、8月份调水量相对较小,原因是(  )
A.华北地区的台风B.江淮地区梅雨
C.华北地区春旱D.江淮地区伏旱
2017-11-28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黄骅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5 . 被称作陕西省内“小南水北调”工程的“引汉济渭”项目,从陕西南部的汉江取水,经秦岭隧道向北调入渭河,工程全面完工后年调水量15亿立方米左右。下图为“引汉济渭”工程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引汉济渭”工程的劣势有(       )
A.水源地可调水量不足B.调水过程中水资源的蒸发损耗大
C.需修筑的隧道长D.水源地污染严重
2.关于“引汉济渭”工程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解决渭河平原的缺水问题B.缓解地下水位大幅下降引起的盐碱化问题
C.增加关中平原灌溉面积D.缓解汉江流域的旱涝灾害
3.关于汉江和渭河水文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
A.都受温带季风气候影响,形成夏汛B.受长江干流水量影响,汉江的流量更大
C.汉江和渭河冬季都无结冰现象D.渭河含沙量大,汉江含沙量小
6 .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资源调配工程是()
A.南磷北运B.南电北送C.南气北送D.南水北调
2.与其他线路相比,该线路的优点是()
A.工程量最小B.交通最便利 C.耗能较少 D.移民最少
3.该工程对京津冀地区的影响是()
A.缓解京津冀地区能源短缺B.可能增加大气污染
C.一定程度上遏制生态恶化D.减轻雨季洪涝灾害
7 . 在建的千岛湖配水工程预计2018年通水,当前杭州自来水大部分来自钱塘江。根据设计,千岛湖配水工程输水线路中有九成以上采用管道输水。读千岛湖配水工程线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千岛湖作为杭州新水源,与钱塘江取水相比
A.水质较优B.水量较大C.水价较低D.距市场较近
2.千岛湖配水工程
A.输水量有限,杭州市是唯一的受水区
B.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全程基本自流输水
C.调水的主要原因是气候变暖导致杭州降水减少
D.采用管道输水的主要目的是防止水源损耗
3.该工程建成后
A.缓解缺水问题,改善沿线地区的生态环境
B.钱塘江口海水倒灌,杭州城区地面下沉
C.促进对千岛湖的保护,减少水质污染
D.千岛湖水体污染加重,生物多样性减少
2017-11-23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张家口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8 . 河南省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干线最长、占地最多、移民征迁任务最重的省份,也是可以全程自流的调水工程。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南水北调中线河南段走向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
A.地形起伏B.水源供应C.降水总量D.城市分布
2.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河南省受水地区的主要影响是
A.工程建设加重受水区河道淤积B.利于解除海河流域洪涝灾害威胁
C.有利于减轻土地的盐碱化问题D.回补地下水,遏制生态环境恶化
2016高二·全国·课时练习
9 . 下图为南水北调中线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下列有关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增加了汉江下游的防洪压力B.有利于提高晋煤水运的能力
C.基本解除了海河流域的洪涝灾害D.有利于促进沿线地区的经济结构调整
2.黄淮海地区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的原因是
①人口稠密,经济发达,需水量大   ②降水较少,径流量不足   ③地面硬化,降水利用率低   ④水资源的污染、浪费严重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2017-11-22更新 | 400次组卷 | 5卷引用:河北省张家口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上学期高二普通实验班10月月考地理试题
12-13高二上·甘肃兰州·期末
10 . 下列属于我国跨区域资源调配方案的是
①南水北调工程      ②三北防护林工程     ③西电东送工程
④退耕还湖还林工程    ⑤西气东输工程         ⑥晋煤外运工程
A.①②③④B.①②③⑤C.②④⑤⑥D.①③⑤⑥
2017-11-21更新 | 117次组卷 | 6卷引用:2011-2012学年河北省衡水14中高一4月月考理科地理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