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水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4 道试题

1 . 云南省位于云贵高原西部,省内几乎完全被横断山脉及其延伸的山脉所占据,中部水资源匮乏。一面是四条超级大江流过云南(图1),一面是中部地区缺水,为了解决这种情况,我国进行了一个超级强大的工程——引金入滇(线路见图2),整个输水线路总长755.44公里,隧洞长达607公里。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云南中部缺水的原因有(     
①水在深沟处很难利用②地形以高原为主,缺少洼地积水③喀斯特地貌广布,地表水难以储存④太阳辐射强,蒸发旺盛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2.“引金入滇”工程修建的意义是(     
A.解决大理的水资源短缺B.改善滇中地区生态环境
C.促进民族文化繁荣进步D.有效防治了土地沙漠化
2023-03-20更新 | 12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忻州市名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2 . 南水北调工程是党和国家为优化中国水资源配置实施的战略性工程,分为东、中、西三条线路。有专家提出,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可以把“调水”变为“调电”,即把川、渝电网和西北电网相连,把川、渝电网丰富的电力引到西北,减少黄河上游水电站发电量,从而变“水从地上流”为“水从空中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川、渝有丰富电力的主要原因是(     
A.地热资源丰富B.水能资源丰富C.煤炭资源丰富D.太阳能资源丰富
2.“调水”变“调电”后,对黄河流域的影响正确的是(     
A.黄河流域的总水量增加B.黄河的泥沙含量减少
C.黄河生物多样性增加D.黄河中下游水量增加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3 . 南水北调中线方案的最大优点是(     
①节省工程建设投资②充分利用地势条件自流调水,降低运行过程中的能耗
③充分利用丹江口水库优质而丰富的水源④沿途人口、城市密集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4 . 南水北调工程是将长江流域的水通过东、中、西三条线路调到缺水的华北和西北地区的跨流域调水工程。完成下面小题。

1.南水北调改变的水循环环节是(     
A.地表径流B.水汽输送C.蒸发D.下渗
2.通过南水北调工程,北方地区的缺水问题大大得到缓解,说明水循环使得(     
A.地球上水体的构成不断变化B.全球水资源的总量不断增加
C.陆地淡水资源不断更新和补充D.海洋水不断再生和淡化
2022-11-20更新 | 176次组卷 | 2卷引用:山西省晋城一中教育集团南岭爱物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5 . 下图示意世界某区域位置。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与①地区相比,②地区水资源少的主要原因是(     
A.蒸发旺盛B.下渗较多C.对流较弱D.降水较少
2.②地区从区域外调水,会(     
A.减少水分蒸发量B.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C.提高土地生产力D.减轻土地的盐碱化
3.③地区的主要农产品是(     
A.牛奶B.小麦C.羊毛D.牛肉

6 . 据报道,北京市地下水位连续五年回升。下图为北京市平原区地下水埋深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据北京市平原区地下水位变化特点可知(     
A.近五年1~2月,地下水埋藏最深
B.近五年5~6月,极端天气多发,地下水位下降明显
C.近五年地下水位上升得益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D.2021年11~12月,植被水土保持作用显著
2.近五年北京市平原区地下水位变化显著,可能给该区域带来的影响是(     
①缓解农业旱情②昼夜温差减小③洪涝灾害增加④加重土壤盐碱化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
2022-10-27更新 | 258次组卷 | 2卷引用:山西省晋城市第一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六次调研考试地理

7 . 以色列超过一半的国土是沙漠,水资源匮乏,气候干旱,降雨量偏少。该国在农业生产上不断创新,其中淡化海水是获取生产和生活用水的主要方式。预计到2050年,70%的生活用水将是海水淡化水。下图示意以色列山河分布状况。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以色列海水淡化工程体现的人地关系思想是(     
A.人定胜天论B.因地制宜论C.地理环境决定论D.可持续发展论
2.该国将海水淡化厂获取的淡水输送到居民区,最宜采用的运输方式是(     
A.明渠输送B.暗渠输送C.公路罐车运输D.管道运输
3.为缓解水资源的地区差异,该国近年也修建了调水工程,其调水方向最可能是(     
A.南水北调B.北水南调C.东水西调D.西水东调
2022-08-13更新 | 19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吕梁市兴县友兰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地理试题

8 . “胶东引黄调水工程”是我国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输水线路长482km,解决了71万人的吃水困难,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被称为齐鲁大上的“黄金之渠”。下图示意“胶东引黄调水工程”线路。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综合考虑黄河流域的用水状况,“胶东引黄调水工程”调水时间一般选择在(     
A.3~5月份B.6~8月份
C.9~11月份D.12月至次年2月
2.“胶东引黄调水工程”对胶东半岛地理环境的主要影响是(     
A.增加森林覆盖率B.减缓地面下沉
C.减少了大气污染D.加剧水土流失
3.“胶东引黄调水工程”对胶东半岛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主要体现在(     
A.减轻土地盐碱化B.提高城市等级C.促进工农业发展D.改善环境质量
2022-06-03更新 | 1168次组卷 | 10卷引用:山西省山西大学附属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9 . 蒙古国地势北高南低,水资源分布很不均衡,呈现西北部多、中南部少的格局。为此,蒙古国提出“北水南调”计划,先在境内北部边城苏赫巴托尔附近的色楞格河上筑一道150多米高的拦水大坝,将河水拦截在蒙古境内,使之形成一个巨大的湖泊,然后铺设管道引至扎门乌德,并进一步引到我国内蒙古及华北平原北部。下图示意蒙古国“北水南调”引水运河规划线路。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蒙古国提出“北水南调”计划主要是由于中南部地区(     
A.耕地面积广大,干旱缺水严重B.人口城市稠密,居民用水量大
C.工业企业较多,水体污染严重D.戈壁荒漠广布,沙尘天气频发
2.“北水南调”规划线路的优势不包括(     
A.原有河道宽阔,建设工期较短B.地势北高南低,方便自流输水
C.地质构造稳定,施工建设安全D.沿途城镇稀少,移民成本较低
2022-02-23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大同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10 . 下图为横跨澳大利亚大分水岭的调水工程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澳大利亚建设调水工程的主要目的是(     
A.发电B.航运
C.灌溉D.防洪
2.与图中甲河相比,乙河(     
A.径流量小B.水流平缓
C.结冰期长D.流程短
3.该调水工程可(     
A.增强乙河的航运功能B.减少甲河入海口海水入侵
C.恢复乙河的生态健康D.减轻甲河沿岸土壤盐碱化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