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水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3 道试题
12-13高二上·甘肃兰州·期末
1 . 下列属于我国跨区域资源调配方案的是
①南水北调工程      ②三北防护林工程     ③西电东送工程
④退耕还湖还林工程    ⑤西气东输工程         ⑥晋煤外运工程
A.①②③④B.①②③⑤C.②④⑤⑥D.①③⑤⑥
2017-11-21更新 | 117次组卷 | 6卷引用:湖南省郴州市湘南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2 . 下图中的甲区域为塔克拉玛干沙漠,它以每年 5-100m 的速度扩展。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中巴经济走廊的建设使喀什在中国经济版图中的地位日趋提高。经过喀什的能源调配工程是
A.西电东送工程B.南水北调工程
C.西气东输工程D.川气东送工程
2.下列治理图示区域突出环境问题的措施中,符合“建设美丽中国”理念的是
A.实施人工增雨B.增加草场载畜量
C.过度抽取地下水D.构建防护林体系
3 . 读南水北调西线工程路线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1.我国南水北调的主要目的是
A.解决长江流域的洪涝问题
B.连通长江、淮河、黄河和海河四大水系,发展航运
C.利用流域间的落差发电
D.缓解北方地区水资源不足的矛盾
2.南水北调西线工程遇到的最大地形障碍及图示地区农业生产最主要的制约因素分别是
A.秦岭山脉 地表崎岖B.昆仑山脉 水源缺乏
C.祁连山脉 光照不足D.巴颜喀拉山脉 热量不足
2017-11-19更新 | 9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衡阳市第八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4 . 埃及的西水东调工程西起尼罗河三角洲,引尼罗河水东调至西奈半岛北部的阿里什河谷,全长262千米,主要由苏伊士运河以西渠道、穿苏伊士运河输水隧洞、西奈北部输水工程三部分构成,规划开发耕地378万亩。西奈北部调水工程基本在沙漠地区进行,在到达阿里什河谷之前采用压力管道输水,并在灌区建设排水系统。下图示意埃及西水东调工程位置及线路。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埃及兴建西水东调工程的主要目的是
A.为东部工业、城市发展提供生产生活用水
B.形成水系之间的便利通道,利于航运发展
C.调节尼罗河径流量季节分配不均,防治洪涝
D.完善西奈半岛灌溉系统,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2.西奈北部调水工程在到达阿里什河谷之前采用压力管道输水,其影响因素是
A.地形B.气候C.土壤D.水源
3.西奈北部调水工程在灌区建设排水系统主要是为了预防
A.尼罗河断流B.灌区土地盐碱化
C.降水量增加D.河流含沙量增加
2017-08-07更新 | 696次组卷 | 24卷引用:湖南省常德市石门县第六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16-17高三·江苏·课时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塔霍河调水工程是西班牙将塔霍河的水调往塞古拉河流域的一项调水工程,塔霍河流缝西班牙腹地,经葡萄牙注入大西洋,全长约1 000千米。水量丰沛.源头70%的水量都被调往塞古拉河流域,塞古拉河是西班牙东南部注入地中海的一条河流,流域内土壤肥沃,气候温和,农业增产潜力大。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下列有关西班牙塔霍河调水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工程难度小,穿过一座分水岭和一些河谷
B.河水输入塞纳霍水库后,还要递级提水
C.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塞古拉河流域的灌溉用水
D.彻底改变了塞古拉河流域的水热组合状况
2.西班牙塔霍河调水工程对环境的影响是
A.缓解了塔霍河入海口咸潮危害B.有利于塞古拉河下游地区生态环境的改善
C.减轻了调水工程沿线的土壤盐碱化问题D.塞古拉河流域的城市地面下沉程度加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是把长江的水调往北方的调水工程,调水东线主要为大运河,截至2015年12月3日,中线进京“南水”已达8.12亿立方米,占北京市生活用水的70%。读下图“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调水线路图”,回答下列各题。

1.实施南水北调的主要原因是(       
①华北地区工农业发达,水资源不足②南方经济发展对水资源需求量小③华北降水年内和年际变化小,径流量分布不均南方水资源总量大于水资源需求量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③
2.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中,不需人工抽水站,可实现自流供水的河段是(     
A.甲至乙B.乙至丙C.丙至丁D.丁至戊
3.“南水”进京对北京市地理环境的影响有(       
①导致水质下降       ②消除水污染       ③补偿河湖水量        ④缓解用水紧张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4.保证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优质供水的主要措施有(       
①加强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建设 ②控制沿线噪声污染和固体废弃物污染③加强自然灾害的防治④沿线地区生产、生活污水实现达标排放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7 . 与南水北调中线配套的“引江济汉”工程每年向汉江输送31亿立方米的水量。江汉油田地处江汉平原,本部设在湖北省潜江市广华镇。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引江济汉”水利工程有利于(  )
①缓解因调水后汉江流量减小而导致的饮用水安全问题
②缩短天门至武汉段的水运里程,提高运输效率
③增大汉江下游流量,减少汉江下游“水华”现象的发生
④增大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调水量,确保中线供水稳定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对“引江济汉”工程选线影响不大的是(  )
A.取水是否对生态造成不利影响
B.绕开江汉油田,避免巨大的经济损失
C.无须依靠泵站提水,节省能源消耗
D.利用原有湖泊,减少土方开采量

8 . 读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路线图。回答下面小题。

1.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劣势有
①调水量受季节限制,冬季水量少
②需开挖新河道,增加工程量
③污染严重,水质差
④穿越黄河要建穿黄隧道
⑤工程建设加重受水区的环境恶化
A.③④⑤B.①②④C.①②⑤D.①③④
2.下列关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由于大量调水,会加大汉江下游的防洪压力
B.能缓解地下水位大幅下降引起的盐碱化问题
C.利于解除海河流域洪涝的威胁
D.促进北方缺水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
2017-02-17更新 | 550次组卷 | 20卷引用:2016-2017学年湖南师大附中高二上期中考试 地理试卷
9 . 读“资源跨区域调配路线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①②③跨区域调配的资源分别为(   )
A.能源资源、矿产资源、生物资源
B.水资源、生物资源、能源资源
C.能源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
D.矿产资源、水资源、能源资源
2.图中①、③资源调出区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分别是
A.荒漠化、水土流失B.空气污染、水土流失
C.地面塌陷、土壤盐碱化D.土壤盐碱化、空气污染
3.上述跨区域的资源调配(   )
A.改善了调出区资源浪费问题
B.促进了调出区人们资源保护意识的提高
C.资源调配的前提是保障调出区和调入区社会经济共同的可持续发展
D.跨区域资源调配的前提是市场需求
10 . 读我国甲、乙两地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水资源总量、土地面积、人口及耕地分布对比图,回答下列各题。

1.关于甲、乙两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跨越亚热带、暖温带及中温带
B.甲地区水资源总量比重大的主要原因是降水多,蒸发少
C.乙地区耕地面积比重大与平原面积广阔有关
D.乙地区人口比甲地区少的主要原因是人口自然增长率低
2.有关甲、乙两地区的对比分析,正确的是(     
A.甲地区以旱地为主
B.甲地区能源供应充足,可以满足工农业生产的需要
C.乙地区需进行水资源的跨区域调配来缓解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缺水状况
D.乙地区的石油、煤炭资源均不如甲地区丰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