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水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3 道试题

1 . 读“南水北调输水路线”,完成下面小题。



1.有关南水北调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东线工程从扬州取水,沿大运河自流到北京,水质好
B.中线前期工程从丹江口水库取水,水位较高,可自流输水
C.西线调水路线最短,工程量最小,是最经济有效的调水方案
D.南水北调工程全部完工后,长江水将大部分调往北方地区
2.实施南水北调工程的主要原因有(     
①华北平原供水极其紧张②因黄河含沙量太大,不能用于工业生产和人民生活   
③经济和科技的发展为工程的实施提供了有力支持④长江流域水资源丰富有余   
⑤主要是为了减少长江的洪涝灾害⑥因我国北方水土的分配不均衡
A.①②③B.②④⑥C.①③⑥D.④⑤⑥
2020-09-02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文)试题

2 . 我国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主体工程2014年实现汛后通水。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重点解决黄海海平原缺水问题。读下图“河南境内调水线路走向图”,回答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带动沿线经济结构的调整
②解除海河流域的洪涝威胁    
③总干渠沿平原西部山麓分布,居高临下,供水区域广
④地势南高北低,西高东低,可自流供水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2.中线工程需要加高丹江口水库大坝,由此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是(     
①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引起土壤盐碱化
②水库蓄水淹没的土地和耕地增多,移民安置量增大
③库区和库尾泥沙淤积加重   
④诱发滑坡、地震、洪涝等自然灾害
⑤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加大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⑤D.②③⑤
3 . 利比亚位于非洲撒哈拉沙漠北部,气候干旱,水资源短缺。图为利比亚“大人工河调水工程”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调水工程调水量最大时,该区域北部沿海受
A.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B.盛行西风带控制
C.赤道低气压带控制D.东南信风带控制
2.该调水工程
A.调水方向为由北向南B.调水水源为淡化的海水
C.调水水源为地下水D.调水方式为明渠输水
2020-05-10更新 | 749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南省常德市第七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8月月考地理试题
4 . 为缓解“昆明水少、滇池水脏”的问题,云南省已建成螳螂川、牛栏江调水工程,并规划建设金沙江调水工程,如下图所示。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滇池水脏”与滇池水体更新周期长有关。 滇池水体更新周期长的主要原因有(     )
①流域面积小,汇入水量少              ②季风气候,径流季节变化大
③水体总量大,进出水量小              ④全年高温,湖水蒸发量大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跨流域调水工程对滇池流域的主要影响有(     )
①改变滇池流域降水总量                       ②提高滇池水体自净能力
③减少昆明污染物排放总量                 ④缓解昆明用水紧张状况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5 . 读“资源跨区域调配路线”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①一⑤跨区域调配的资源分别为(       
A.天然气、水资源、煤、水电、水电
B.水电、水资源、水资源、水电、天然气
C.水电、水资源、矿产、天然气、水电
D.天然气、水资源、水资源、水电、水电
2.图中①⑤资源调出区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分别是(       
A.滑坡、土壤盐碱化B.空气污染、水土流失
C.荒漠化、水土流失D.土壤盐碱化、空气污染
2020-04-21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邵阳市新邵县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6 . 读我国正在实施的资源跨地区调配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箭头①和③均表示()
A.管道运输B.利用地势落差输送水资源
C.水陆联运D.高压输电
2.④工程对华北地区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可能出现局部地区的土地盐碱化
B.缓解了该地区能源紧张
C.减轻了该地区交通运输压力
D.有利于华北地区产业结构的升级
3.②线路西段与我国古代“丝绸之路”的路径基本吻合,其主要原因是()
A.沿线地形比较平坦B.沿线气候条件较优越
C.沿线劳动力丰富D.弘扬爱国主义热情
7 .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将长江的水调往北方地区,调水线路主要借助京杭大运河。读“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调水线路图”,完成下面小题。

1.对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及其可能带来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可以完全解决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B.不利于改善丙地大运河航运条件
C.丙至戊段可以自流引水D.可缓解戊地的用水紧张
2.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对长江可能带来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可提高社会对长江水质的关注B.可促使长江的泥沙向海洋输送
C.可降低甲地咸水入侵发生的可能D.可改变长江口外海洋潮汐的规律
2020-04-10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8 . 2014年4月29日,南水北调工程首场报告会在北京举行,南水北调工程将改善城市供水水质。读“南水北调东线和中线线路”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东线和中线方案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东线仅向北京、天津输水,输水量较小B.东线全程需要逐级抽水,且水质较差
C.中线沿途需铺设管道,工程量大D.中线从丹江口水库调水,不会影响汉江下游
2.南水北调工程对地理环境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东线能有效缓解长江洪涝B.可能促进汉江枯水期水华现象的爆发
C.中线可削减夏季长江的洪峰D.可能导致长江口海水倒灌
9 . “山西之长在于煤,山西之短在于水”,引黄入晋解决了山西大同转型发展的“水瓶颈”,形成大同跨越发展的“水支撑”。结合“引黄入晋北干线工程图”,完成下面小题。
            
1.引黄河水到大同最有利于发展的产业是
A.煤炭开采B.煤炭化工
C.灌溉农业D.水力发电
2.关于引黄入晋工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工程沿线水库在每年7、8月蓄水量大增
B.沿线地区地形平坦,工程量小
C.调水工程建成后,会减轻沿线地区的土壤盐碱化问题
D.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完工后引黄入晋工程将失去价值

10 . 2016年9月6~9日,国务院南水北调办成功举办“同饮一江水”中线水源考查活动。下图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左图)及引江济汉工程(右图,旨在从长江干流中开挖一条人工运河向其第一大支流汉江‘补水’)示意图”。


读下图回答下面小题。

1.此次考察活动的核心内容不包括
A.节约用水B.生态环境C.水质状况D.围湖造田
2.下列关于引江济汉工程影响的叙述,错误的是
A.增加汉江下游河段枯水期流量B.解决长江中游洪涝灾害问题
C.缩短长江和汉江的水运距离D.缓解汉江中下游水源短缺的矛盾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