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水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3 道试题

1 . 新加坡(下图)是东南亚一个经济发达的岛国,陆地面积719平方千米,人口561万。该国地势低平,水资源短缺,目前约有50%的淡水来自马来西亚。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新加坡水资源短缺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A.气候干旱,径流少B.纬度较低,蒸发强
C.国土狭小,河流短D.地下水深,难开采
2.与柔佛河相比,彭亭河作为水源地调水到新加坡的优势是(     
①流量大              ②工程量小       ③水质洁净       ④可自流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2 . 东水西调工程是苏联在中亚地区实施的一项调水工程,其主要设想是通过对注入咸海的两大支流——阿姆河和锡尔河的河水进行改道,以此来浇灌中亚附近的棉花基地。该工程于1954年正式动工。1967年,这项工程中最长的一条运河——卡拉库姆运河完成建设。图为该运河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中亚地区发展棉花种植最有利的条件是(     
A.耕地面积广B.年降水量充沛C.光照条件好D.灌溉水源丰富
2.卡拉库姆运河的建成有助于(     
A.提高棉花基地生产量B.改变沿线的气候类型
C.推动当地重工业发展D.根治沿线的用水问题
3.东水西调工程建成后,咸海(     
A.湖区蒸发速度加剧B.湖水盐度逐渐下降C.湖泊面积不断缩减D.水位季节变化减小

3 . 珠江三角洲水资源调配工程从西江干流鲤鱼洲向珠江三角洲东部地区的广州、东莞、深圳等地的水库输水。该工程穿越珠三角核心城市群地区时采用地下深埋盾构(地下暗挖隧洞的一种施工方法)方式,在地下40米至60米空间建造。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采用地下深埋盾构方式的主要原因(     
A.增加输水量B.减少工程量降低成本
C.减少对珠江口航运的干扰D.预留地表和浅层地下空间
2.关于珠江三角洲水资源调配工程带来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①使东江入海口咸潮加剧②缓解中山等地用水紧张
③合理优化水资源空间分布④为广州等地提供备用水源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023-01-24更新 | 13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益阳市第六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4 . 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与经济社会发展空间格局不匹配,实施跨流域调水工程、实现资源均衡利用是解决缺水地区水资源紧缺的主要手段。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南起汉江下游湖北丹江口水库,经河南、河北两省,北京、天津两市。图示意沿线四省市2015年1月~2018年3月供生活用水的各分水口实际监测数据,得到四省市水资源分配量占比随时间的变化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沿线地区大流量时间段是(     
A.1~3月B.4~6月
C.7~9月D.10~12月
2.自2016年后,从调水安全运行的角度考虑,每年12月至次年2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沿线地区水资源分配减少。出现此现象主要是由于(     
A.南方水库水量少B.北方河道结冰
C.北方地区降雨多D.沿途需水量减少

5 . 塔霍河和塞古拉河是西班牙境内两大河流,塔霍河径流量丰沛,而塞古拉河流域发展农业潜力大,但缺水严重。1969年,西班牙开始实施塔霍河调水工程,建设了总长286km的输水通道,穿过山岭和多个河谷,历时6年完成,投资3亿美元将塔霍河源头70%的水量调往塞古拉河流域。西班牙的人口密度较低,大部分人口集中分布在沿海的大城市。下图示意西班牙水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塞古拉河流域缺水严重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A.用水需求量大B.地处背风坡
C.人口多城市密集D.夏季降水少
2.塔霍河调水工程最大的难题是(     
A.水源泥沙含量大B.需逐级提水
C.沿线水污染严重D.投入资金多
3.塔霍河调水工程使得该河入海口处(     
A.入海径流量稳定B.海水不易倒灌
C.土壤出现盐渍化D.水生生物繁盛

6 . 胶东地区引黄调水工程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山东省水资源优化配置、缓解胶东地区水资源供需矛盾、改善当地生态环境的重要水利基础设施。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生态环境恶化、干旱频率加大是胶东地区缺水的主要原因
B.自西向东输水是因为降水西多东少
C.图中降水量丰富的区域位于鲁中南低山丘陵,多地形雨
D.南水北调对调入区和调出区均不会产生不良影响
2.胶东地区引黄调水工程于每年11月至次年2月调水,其原因是(     
A.冬季山东降水稀少,胶东地区缺水最严重
B.冬季黄河流域的降雪对引黄调水工程的水源有一定的补充作用
C.胶东地区冬季工业生产需水量最大
D.冬季黄河含沙量较低,同时可避开春秋季农业用水高峰
2022-10-01更新 | 20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邵阳市新邵县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11-12高二上·福建福州·期末
名校
7 . 实施南水北调工程的主要目的是(     
A.解决长江流域的洪涝问题B.利用流域间的落差发电
C.连通长江、淮河、黄河和海河四大水系,发展航远D.缓解北方地区水资源不足的矛盾
2022-09-24更新 | 249次组卷 | 23卷引用:2014-2015学年湖南省常德市第一中学高二下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8 . 下图为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线路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①②③工程分别为(     
A.“西气东输”一线、“南水北调”中线、“西电东送”南部通道
B.“西电东送”北部通道、“西气东输”一线、“南水北调”中线
C.“西气东输”二线、“南水北调”东线、“西电东送”中部通道
D.“西气东输”一线、“西电东送”北部通道、“南水北调”西线
2.与天然气相比,煤炭不具备的优点是(     
①清洁、燃烧效率高②分布广泛,开采方便③价格低④使用方便⑤开采成本低
A.①③④B.②③⑤C.①②④D.②④⑤

9 . 图为我国北方部分区域简图,其中箭头示意我国某种资源输送线路和方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运输线路所输送的资源最可能是(     
A.棉花B.磷矿石C.淡水D.工业制成品
2.下列关于中线与东线输送物质质量优劣的比较与主要影响因素的描述,正确的是(     
A.中线优于东线源地环境B.东线优于中线源地环境
C.中线优于东线沿途环境D.东线优于中线沿途环境
3.与中线方案相比,东线方案最大优势是(     
A.工程量小B.利于资源保质C.路程较短D.所经区域人口稠密

10 . 2021年12月12日是南水北调东线、中线一期工程全面通水7周年。7年来,南水北调中线、东线工程已累计调水约494亿立方米,受益人口达1.4亿人。其中中线工程累计调水超441亿立方米。南水北调在山东省构建起了“T”字形输水大动脉。下图示意南水北调中线和东线工程线路。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因素中,对南水北调中线、东线工程调水量差异影响最大的是(     
A.调入地的需求B.源地水量C.源地水质D.输水距离
2.山东省东西向输水线路反映了省内东西方向(     
A.降水量的差异B.水资源储量的差异
C.地势高低的差异D.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3.南水北调对丹江口水库库区的影响是(     
A.土地盐碱化加重B.水土保持林增加
C.水污染问题加剧D.局部气候变干燥
2022-04-22更新 | 406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南雅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质量检测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