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水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4 道试题
1 . 四地间该资源最有可能产生跨区域调配现象的是(     
A.①→②B.④→①C.③→④D.②→③
2022-08-12更新 | 11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茂名市第十六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2 . 松花江流域河川径流408亿立方米,而辽河上游西辽河仅存干涸的故道,中下游地区水资源严重危机。伊辽运河是纵贯我国东北的“北水南调”计划,意在调整松花江流域和辽河流域水资源分布的不平衡性,该计划设想从松花江二级支流伊通河引200亿立方米的水,在实现调水后,运河束水攻沙下泄的泥沙量约12亿立方米。如图是伊辽运河及拟拓深河段示意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伊辽运河工程对三江平原(黑龙江、乌苏里江、松花江冲积平原)可能带来的影响是(     
A.湿地面积大幅度减少B.河流带来的泥沙增多
C.避免凌汛泛滥的危害D.化解季节性冻土危害
2.东北南部辽河流域地区水资源短缺的主要原因是(     
①全球气候变化,降水减少
②人口密度大,耗水量大
③一年两熟,过度用水
④地下暗河多,下渗严重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②④
2022-07-31更新 | 152次组卷 | 4卷引用:广东省惠州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地理试题

3 . 自然资源的区域分布很不均匀,常出现空间不匹配的问题,例如我国存在耕地资源,与水资源空间不匹配的情况,资源的跨区域调配成为应对措施之一。下图示意我国山西、湖北、河北、黑龙江、西藏五省区的耕地和水资源总量占全国比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甲、乙、丙、丁所对应省份正确的是(     
A.甲——黑龙江B.乙——湖北
C.丙——西藏D.丁——河北
2.关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沿线区域发展的影响,正确的是(     
A.甲省水资源短缺缓解,耕地面积扩大B.乙省产业结构发生变化,第一产业比例上升
C.山西省灌溉水量增加,土壤盐碱化加剧D.丙省资源优势转变成经济效益,收入增加
2022-07-07更新 | 920次组卷 | 10卷引用:广东省珠海市2021-2022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4 . 读“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调水线路图,完成下面小题。



1.“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对长江可能带来的影响是(     
A.可提高社会对长江水质的关注B.使三峡水利枢纽发电量减少
C.可降低甲地咸水入侵发生的可能D.可改变长江口外海洋潮汐的规律
2.“南水北调”工程给北方地区带来的生态效益是(     
A.减少寒潮的威胁B.控制盐碱化范围扩大
C.减少洪涝对生态的破坏D.控制地下漏斗区扩大

5 . 2021年1月22日至30日,鄂北水资源配置一期工程(如下图)实现全线试通水。鄂北水资源起点为丹江口水库,终点为大悟县。工程向沿线襄阳、随州、孝感等地区482万人口、380万亩耕地供水,年均引水7.7亿立方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鄂北水资源配置工程特征是(     
A.工程需逐级抽水东送B.彻底解决鄂北的旱情
C.调水水量季节变化小D.沿线地区水污染严重
2.鄂北水资源配置工程通水的影响是(     
A.造成调出区水资源枯竭B.加剧沿线土壤盐渍化
C.根治沿线地区水质污染D.保障鄂北地区水安全
2022-05-25更新 | 664次组卷 | 7卷引用:2022届广东省普通高等学校模拟押题卷(一)地理试题

6 . 丹江口水库位于湖北省与河南省交界处,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地。“引江济汉”工程作为中线工程的组成部分,于2010年3月在湖北荆江河段与汉江之间开工。截至2018年8月15日8时,“引江济汉”工程已累计调水118.19亿立方米。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丹江口水库成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的主要优势自然条件是(     
A.水库周边自然环境优美B.库区支流多,来水来沙量大
C.水库建设规格高,库容量大D.地势高,可向华北自流引水
2.下列关于“引江济汉”工程对汉江的作用说法错误的是(     
A.能改善汉江下游河段的防洪条件B.能改善汉江下游河段的生态条件
C.能改善汉江下游河段的供水条件D.能改善汉江下游河段的航运条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2020年3月18日起,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开始向河北、河南两省共计25条河流实施生态补水,此次生态补水计划至5月底结束。在输水工程中,输水道采用明渠和暗渠两种方式,明渠输水采用与沿线河流立交方式,不与地表水发生水体交换,暗渠则采用地下全封闭方式输水。下图是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路线示意图,据此完成小题。



1.此次生态补水选择在3~5月的主要原因是(     
A.3~5月华北地区春旱严重,生态面临严峻考验
B.3~5月汉江流域进入雨季,径流量较大
C.3~5月秦巴山区积雪大量消融,水源充足
D.6月丹江口水库进入汛期,3~5月排水可腾出库容
2.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中,设计暗渠输水道的主要目的是(     
A.防止水体污染B.保障水量供应C.方便设备维护D.降低下渗损耗
3.为保障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目前北方地区需要(     
A.优先保障农业用水,确保粮食安全B.严格控制用水总量,推进节水护水
C.大力增加植被、水域,改善生态环境D.减轻高耗水工业限制,大力发展经济

8 . 陕西省水资源分布空间差异明显,地处渭河流域的关中地区水资源总量仅为陕南汉江流域的约四分之一。正在建设中的引汉济渭工程通过长约98公里的自流输水隧洞将汉江流域的水调至渭河流域(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导致陕南地区与关中地区水资源总量出现较大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为(     
A.海陆位置B.大气环流C.流域形状D.海拔高度
2.将汉江流域的水调至渭河流域采用自流输水隧洞有利于(     
①节约投资成本②缩短建设周期③降低运营成本④克服地形屏障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9 . 山地滑坡、泥石流灾与地质、气候因素关系密切。读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位置及断层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加利福尼亚州西部山地滑坡、泥石流灾害多发的季节(     
A.北极地区科考时机最佳B.非洲热带草原动物北迁
C.天山雪线位置全年最低D.北印度洋呈顺时针环流
2.该区域实施的调水工程可能是(     
A.南水北调B.北水南调C.东水西调D.西水东调

10 . 秘鲁水资源地区分布极不均衡,与人口分布和经济发展不相适应。太平洋沿岸地带人口密集,经济发达,但干旱缺水。为此,秘鲁政府实施多个东水西调工程,以解决首都利马及其他一些地区的严重缺水问题。其中,最为著名的是马赫斯调水工程,它由上游水库、输水河道、调水隧洞和下游河流组成。下图为马赫斯调水工程路线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秘鲁西部缺水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A.无河流分布B.冰雪融水量不足C.地下水位高D.降水量长年偏少
2.马赫斯调水工程实施的有利条件是(     
A.河流两侧海拔低B.东部河流径流量大
C.东部山区峡谷较多D.经济、技术水平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