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水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4 道试题

1 . 20世纪50年代,我国在最大内流河塔里木河流域修筑了一系列水库。水库建成后,河流下游水量逐渐减少,到20世纪90年代,已断流400千米。2000年后,国家开始对塔里木河下游进行生态输水。下表是塔里木河下游生态输水后各年份不同土地利用类型比例及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土地类型

面积比例(%

2000~2016

2000

2010

2016

面积变化

km2

动态度(%

耕地

2.63

3.39

3.78

155.48

43.80

林地

10.41

9.99

9.49

-123.78

-8.81

草地

12.63

4.13

11.61

-136.66

-8.016

水域

0.54

10.40

3.04

338.39

467.13

建筑用地

0.11

0.11

0.13

2.87

19.34

未利用地

73.69

71.97

71.95

-230.51

-2.32


1.塔里木河下游生态输水的水源最可能是(     
A.掘井开发地下水B.来自盆地外部其它流域的调水
C.周围山地的冰川融水D.塔里木河水源的重新分配
2.当地实施生态输水以来,下列推断中最可能的是(     
A.水域面积增加促进了水产养殖业的发展
B.耕地增加来源于毁林开荒
C.草地减少的原因是过度放牧
D.耕地、建设用地增加,林地、草地面积减少表明人类活动增强
3.当地未利用土地比重大且变化幅度小的原因是(     
A.生态输水量有限,无法实现大规模开荒
B.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区,无法利用
C.当地人口增长缓慢,经济发展滞后
D.地理位置偏远,西部大开发政策尚未影响该地
2020-11-05更新 | 213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等四校2020-2021学年高三10月联考地理试题

2 . 丹江口大坝加高后,河南省淅川县有8300公顷耕地被淹没。这些耕地大都分布在河谷地带,土壤肥沃。为保护库区的生态环境和调水水质,河南省组织实施了“移土培肥工程”,即在丹江口库区将淹没线170米以下优质耕地的耕作层取土壤20-50厘米,剥离转移到172米以上的瘠薄耕地上进行覆土培肥。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移土培肥工程”在保护调水水质方面的作用主要体现在(     
A.降低水体富营养化水平B.改善库区泥沙淤积状况
C.增强库区水体自净能力D.减轻库区周边水土流失
2.“移土培肥工程”对当地的积极意义是(     
A.改善农业生产结构B.改变耕地空间分布
C.增强耕地产出能力D.提高农业劳动效率
3.“移土培肥工程”有可能导致的环境问题是(     
A.水土流失B.土地沙化C.土壤盐渍化D.酸雨加重

3 . 布拉马普特拉河流域多山地,年平均降水量大约在1700mm,降水集中在6—10月。为解决水资源危机和实现对水资源的控制,印度政府提出河流连接计划,连通布拉马普特拉河和恒河(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该连通渠走向的主导因素是(     )
A.政治B.地形C.城市D.技术
2.该连通渠的引流会使孟加拉国(     )
A.雨季洪水加重B.旱季盐碱化加重C.旱季河流污染减少D.雨季水资源短缺
3.该连通渠冬季调水的水量主要来自(     )
A.大气降水B.冰川融水C.季节性积雪融水D.地下水

4 . 胶东地区引黄调水工程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山东省水资源优化配置、缓解胶东地区水资源供需矛盾、改善当地生态环境的重要水利基础设施。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降水量丰富的区域位于鲁中南低山丘陵地区
B.自西向东输水是因为降水西多东少
C.生态环境恶化、干旱频率加大是胶东地区缺水的主要原因
D.南水北调对调入区和调出区均不会产生不良影响
2.胶东地区引黄调水工程建成后计划每年11月至次年2月调水,其原因是(   
A.冬季山东降水稀少,胶东地区缺水最严重
B.冬季黄河含沙量较低,同时可避开春秋季农业用水高峰
C.胶东地区冬季工业生产需水量最大
D.冬季黄河流域的降雪对引黄调水工程的水源有一定的补充作用
2020-05-13更新 | 300次组卷 | 19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5 . 从2014年12月正式通水以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已累计向华北地区输水超过60亿立方米。如表为我国四种缺水类型。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主要解决华北地区的
A.资源性缺水B.水质性缺水C.工程性缺水D.效率性缺水
2020-03-14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学考)
6 . 截至2015年12月3日,进京“南水”已达8.12亿立方米,占北京市生活用水的70%.“南水”进京对北京市地理环境的影响有
①导致水质下降       ②消除水污染             ③补偿河湖水量        ④缓解用水紧张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0-03-14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学考)

7 . 西北的生态问题,是我国最大的生态问题。为彻底解决西北国土的水资源问题,保障我国的发展空间。S4679课题组组织六位院士、十二位教授以及多位年轻博士进行攻关,经过两年多的努力,探索出了一条现实可行、科学合理的局部调水线路一”红旗河”。这是一条沿青藏高原边沿雅鲁藏布江“大拐弯”附近开始,分为一条主线三条支线,主线自西南向西北延伸6118千米,预计每年调水600亿立方米。选线各取水点的水位依次降低,通过山区打洞、河道修水库、平原开明渠的方式实现全程自流进入新疆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区域调水环线,将一举改变中国的生态格局。


据此回答下题。

与南水北调东线调水工程相比,“红旗河”西部调水工程需特别注意
A.防洪B.防污染C.防地震D.防渗
2020-03-12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学考)
8 . 读下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1.从水循环角度来看,“南水北调”工程(              
A.增加了长江流域的地表径流B.减小了长江流域的雨水下渗
C.导致了长江流域水量不平衡D.改变了长江流域的自然水循环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西线难度最小B.中线难度最小C.东线送水最早D.东线水质最好
3.有关南水北调的意义,不正确的是(       
A.缓解北方缺水B.改善北方生态环境
C.促进南北方协调发展D.减轻南方水土流失
2020-03-08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实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理科地理

9 . 2016年9月6~9日,国务院南水北调办成功举办“同饮一江水”中线水源考查活动。下图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左图)及引江济汉工程(右图,旨在从长江干流中开挖一条人工运河向其第一大支流汉江‘补水’)示意图”。


读下图回答下面小题。

1.此次考察活动的核心内容不包括
A.节约用水B.生态环境C.水质状况D.围湖造田
2.下列关于引江济汉工程影响的叙述,错误的是
A.增加汉江下游河段枯水期流量B.解决长江中游洪涝灾害问题
C.缩短长江和汉江的水运距离D.缓解汉江中下游水源短缺的矛盾
12-13高二上·湖南·期中
10 . 读我国北水南调工程规划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地区的南部需要从北部调水的主要原因有(  )
①甲河流域内降水量不大,蒸发较强   
②甲河流域为我国主要商品粮基地,而乙河流域以沼泽为主     
③甲河中下游地区人口较稠密,重工业较多,需水量大   
④甲河含沙量较大,水质较差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该工程建成后,对哈尔滨的有利影响主要是(  )
A.缓解其水资源紧张状况
B.有利于该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
C.改善其航运条件
D.减小洪水危害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