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水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26 道试题

1 . 为缓解安徽省淮北地区水资源供应紧张状况,2012年11月淮水北调工程开工,并于2017年1月淮水北调工程通过投入使用验收。下图为“淮水北调工程线路承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南部相比,淮北地区水资源短缺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A.地势高,地下水位低B.半湿润区,年降水较少
C.夏季伏旱,蒸发旺盛D.湿地稀少,蓄水能力差
2.与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相比,淮水北调工程(     
A.可自流,耗能较少B.利用现成河道,投资省
C.水量足,可调水多D.省内统筹,调水矛盾少
3.为缓解缺水困局,除淮水北调外安徽宿州市可采取的长远开源措施是(     
A.引入周边湖泊水B.合理开发地下水
C.开发利用再生水D.实施人工增雨
2023-01-18更新 | 351次组卷 | 5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2 . 下图示意世界某区域位置。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与①地区相比,②地区水资源少的主要原因是(     
A.蒸发旺盛B.下渗较多C.对流较弱D.降水较少
2.②地区从区域外调水,会(     
A.减少水分蒸发量B.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C.提高土地生产力D.减轻土地的盐碱化
3.③地区的主要农产品是(     
A.牛奶B.小麦C.羊毛D.牛肉

3 . 下图为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简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太行山以东地区(     
A.夏秋季节多台风和暴雨B.水路交通便捷
C.位于我国地势第三级阶梯D.黑土肥沃广布
2.南水北调工程线路中,与中线相比东线的优点(     
A.水量更大,水质更好B.全程可以自流
C.可利用大运河,工程量较小D.流经地区人口稠密

4 . 地区水资源缺乏影响当地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缺水主要分水质型缺水和资源型缺水。下图为某区域调水线路图,该区域盛产蔬菜和水果。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缺水区的类型及调水方向(     
A.水质型缺水、南水北调B.水质型缺水、北水南调
C.资源型缺水、南水北调D.资源型缺水、北水南调
2.该区域盛产优质蔬菜和水果主要原因(     
A.暖流增温B.光照条件好C.雨热同期D.洪涝灾害少
2024-02-29更新 | 305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

5 . 引汉济渭工程是地跨黄河、长江两大流域,横穿秦岭屏障,以满足西安、咸阳、宝鸡、渭南4个重点城市及其他县域、工业园区的调输配水工程。该工程分为调水工程、输配水工程。调水工程由蓄水水库及秦岭隧洞组成,其中98.3千米的秦岭输水隧洞,是人类第一次从底部横穿世界十大主要山脉的输水隧洞。隧洞最大埋深离地面2012米。下图示意引汉济渭工程线路。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汉江和渭河水文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A.受长江干流水量影响,汉江的流量更大B.均有春汛和夏汛两个汛期
C.因流经不同区域,渭河含沙量更大D.汉江和渭河冬季都无结冰现象
2.“引汉济渭”水利工程有利于(     
①提高社会对汉江水质的关注②缓解西安等城市的饮用水安全
③缓解渭河下游地区的土地盐碱化问题④提高渭河流域的水运里程,提高运输效率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3.近年,汉江流域上游调水区与中下游经济带用水之间的矛盾日趋加剧,针对该问题的最佳应对措施是(     
A.大量削减上游调水区取水量B.增补中下游地区经济带用水量
C.提升居民素质,减少水资源浪费D.设立汉江流域水资源管理机构

6 . 福建北水南调工程以引用大樟溪水源为主,从闽江竹岐水源点建抽水泵站引水补充,向福清,平潭、长乐等地输水。下图示意福建北水南调工程线路。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平潭需要大量引入水源的主要原因有(     
①岛屿集水面积小 ②地势陡峻,取水困难 ③降水少,季节分配不均 ④社会经济发展,需水量增加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福建“北水南调”工程(     
A.水库调节水源较稳定B.全程可以自流引水
C.全线封闭,减少蒸发D.主要经过武夷山区,工程造价高
2023-09-28更新 | 302次组卷 | 7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三贤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7 . “引大济湟”是从湟水最大支流大通河引水,穿越达坂山进入湟水流域的调水工程。该工程由引水枢纽、引水隧洞、出口明渠三部分组成。第一期工程于2018年8月24日开通调水。下图示意“引大济湟”引水线路。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大通河是湟水的支流,但仍从大通河调水的主要原因是(     
A.湟水冰川融水少,水量少B.大通河受人类干扰少,水质好
C.地势北高南低,可自流引水D.湟水谷地人口多,需水量大
2.该工程在地形平坦处采取开明渠的好处有(     
①节约建设成本     ②减少运水成本     
③增加空气湿度     ④保证输水水质
A.①③B.③④C.①②D.②④
3.“引大济湟”工程对湟水流域的生态影响是(     
A.水土流失加剧B.促进地下水发育
C.提高农业产量D.缓解土壤盐碱化

8 . 埃尔埃希多地区被誉为"欧洲蔬菜之都",这里雨季时间短,降水少,在数万公顷的山坡和一望无际的沿海滩涂上,一片片塑料温室顶棚在阳光下折射出耀眼的光芒。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埃尔埃希多位于图中的(     
A.aB.bC.cD.d
2.关于甲工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调水方向为由南往北B.部分地段需逐级提水
C.解决了受水区的用水问题D.沿线地形平坦,施工难度小
3.甲工程对调入地区环境的影响(     
A.洪涝、地震等灾害频率降低B.大气污染普遍减轻
C.城市地面沉降问题得以解决D.土壤盐碱化程度加剧

9 . 截至2021年4月2日,南水北调工程累计调水418.55亿m3,约1.3亿人口受益,发挥了巨大的经济、社会、生态等效益。图示意南水北调线路。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南水北调工程说法正确的是(     
A.东线全程水可向北自流B.中线水质最好,运营成本低
C.西线线路最短,工程量最小D.调水量受季节限制,冬季水量较少
2.下列有关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有利于解除黄河流域的洪涝灾害B.有利于缓解华北地区地面下沉
C.带动沿线地区发展高耗水行业D.导致受水地区水污染加剧

10 . 2021年1月22日至30日,鄂北水资源配置一期工程(如下图)实现全线试通水。鄂北水资源起点为丹江口水库,终点为大悟县。工程向沿线襄阳、随州、孝感等地区482万人口、380万亩耕地供水,年均引水7.7亿立方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鄂北水资源配置工程特征是(     
A.工程需逐级抽水东送B.彻底解决鄂北的旱情
C.调水水量季节变化小D.沿线地区水污染严重
2.鄂北水资源配置工程通水的影响是(     
A.造成调出区水资源枯竭B.加剧沿线土壤盐渍化
C.根治沿线地区水质污染D.保障鄂北地区水安全
2022-05-25更新 | 664次组卷 | 7卷引用:2022届广东省普通高等学校模拟押题卷(一)地理试题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