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水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9 道试题
1 . “一江清水向北流”,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于2014年12月12日14点32分正式通水,缓解沿线的生产生活用水困难。河南、河北、北京、天津等地的人民群众将畅饮湖北丹江水库优质甘甜的清水。这项世界级的调水工程,汇聚了数十万建设者的汗水,凝结了几十万库区移民的无私奉献。据此完成问题。
1.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劣势有
①调水量受季节限制,冬季水量少 ②需开挖新河道,增加工程量 ③污染严重,水质差 ④穿越黄河要建穿黄隧道 ⑤工程建设加重受水区的环境恶化
A.③④⑤B.①②④C.①②⑤D.①③④
2.下列关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由于大量调水,会加大汉江下游的防洪压力
B.能缓解地下水位大幅下降引起的盐碱化问题
C.利于解除海河流域洪涝的威胁
D.促进北方缺水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
2016-05-30更新 | 160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届湖南省冷水江市第一中学高三模拟地理试卷
2 . 读南水北调工程图,回答下列各题。

1.与南水北调东线工程配套实施的首要工程是(  )
A.航运设施工程B.灌溉工程C.治污工程D.节水工程
2.南水北调东线与中线相比,其优点是(  )
A.水质好B.工程量小C.全线可以自流D.供给范围大
3.有专家指出,东线工程很可能加重沿途有些地区土壤的次生盐碱化。有关成因叙述正确的是(  )
①沿途有些地区潜水面较低,河水渗漏补给地下水 
②沿途有些地区土壤中的盐分有逐渐向地表积聚的可能 
③沿途地区城市生活污水的大量排放 
④沿途地区主要地处半湿润地区,非雨季时段蒸发量大于降水量 
⑤沿途地区有大量的海水侵入
A.①③④B.①②④C.③④⑤D.②③⑤
3 . 结合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南水北调东线与中线相比,其优点是
A.水质好B.工程量小C.全线可以自流D.供给范围大
2.有专家指出,东线工程很可能加重沿途有些地区土壤的次生盐碱化。有关成因叙述正确的是
①沿途有些地区潜水面(地下水面)较低,河水渗漏补给地下水
②沿途有些地区土壤中的盐分有逐渐向地表积聚的可能
③沿途地区城市生活污水的大量排放
④沿途地区主要地处半湿润地区,非雨季时段蒸发量大于降水量
⑤沿途地区有大量海水的入侵
A.①②④B.①③④C.③④⑤D.②③⑤
2019-10-04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执信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10-11高二下·广西南宁·期中
名校
4 . 读“我国正在实施的资源跨地区调配示意图”及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1.箭头①和③的运输方式中具有共性的是
A.管道运输
B.高压输电
C.水陆联运
D.利用地势的自然落差自行输送
2.有专家指出,④工程很可能加重沿途有些地区土壤的次生盐碱化。有关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沿途有些地区潜水面较低,河水渗漏补给地下水
②沿途有些地区土壤中的盐分有逐渐向地表积聚的可能   
③沿途地区城市生活污水的大量排放   
④沿途地区主要地处半湿润地区,非雨季时段,蒸发量大于降水量        
⑤沿途地区有大量海水的侵入
A.①②④B.①③④C.②③⑤D.③④⑤

5 . 每当旱季,鄂北大悟县等地就会出现生活用水严重紧缺问题。鄂北水资源调配工程起点为丹江口水库,终点为大悟县,该工程解决了鄂北地区旱季缺水问题。下图为鄂北水资源调配工程襄阳分水口示意图。


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鄂北地区旱情发生季节及成因叙述,正确的是(       
A.春季,受亚洲低压控制
B.夏季,副热带高压控制
C.秋季,冬季风南下控制
D.冬季,受锋面气旋控制
2.鄂北水资源调配工程产生的影响有(       
A.造成丹江口水库水资源枯竭B.加剧丹江口库区土壤盐碱化
C.解决鄂北地区水质污染问题D.促进鄂北地区社会经济发展
6 . 河道中沙石堆积而成,称碛;用船摆渡过河,曰渡。甲图是我国某区域图,乙图是清朝黄河碛口段干支流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甲图中引水工程叙述正确的是
A.工程沿线需逐级抽水B.调入区与调出区的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相似
C.调入区与调出区的地质成因相同D.带动了调出区产业集聚
2.关于乙图中黄河古渡的叙述可信的是
A.位于碛的下游B.碛形成以后才有古渡
C.碛可以使黄河古渡水流加快D.碛可以抬升黄河古渡水位
2018-02-11更新 | 122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西省上饶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综地理试题
7 . 下图是我国正在实施的资源跨区域调配示意图,分析回答

1.箭头的运输方式中具有共性的是
A.管道运输B.水陆联运
C.高压输电D.利用地势的自然落差自行输送
2.关于图中序号代表的资源及调配线路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可自流引水,能源消耗少B.主要牵涉工程问题,不会出现生态问题
C.沿线的气候变化最大D.沿途水质的保护也是调配能否成功的关键
3.有专家指出工程很可能加重沿途有些地区土壤的次生盐碱化。有关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沿途地区有大量海水的侵入
沿途地区城市生活污水的大量排放
沿途有些地区潜水面较低,河水渗漏补给地下水
沿途有些地区土壤中的盐分有逐渐向地表积聚的可能
沿途地区主要地处半湿润地区,非雨季时段,蒸发量大于降水量
A.①②④B.①③④C.②③⑤D.③④⑤
4.图中工程对我国中西部地区环境的重要意义表现为
A.有利于缓解电荒,为工业生产提供足够的能源
B.利用丰富的能源,推动耗能工业扩大生产规模
C.促使地方能源结构气化,缓解因植被破坏带来的环境压力
D.改变农村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提高清洁能源使用比例
2017-12-12更新 | 278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龙海市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年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

8 . 河道中沙石堆积而成,称碛;用船摆渡过河,曰渡。甲图是我国某区域图,乙图是清朝黄河碛口段干支流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关于甲图中引水工程叙述正确的是(       )
A.北水南调B.沿线需逐级抽水
C.带动了调出区产业集聚D.调入区人口容量可能增加
2.关于乙图黄河古渡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位于碛上游B.位于干支流交汇处
C.碛可抬升黄河古渡水位D.碛可以使黄河古渡水流加快
3.比较甲图中引水工程的调入区和调出区,其相似的地理特征是(       )
A.农业景观B.地质成因C.汛期长短D.径流量季节变化

9 . “引汉济渭”工程地跨黄河、长江两大流域,穿越秦岭,使汉江和渭河联系起来。工程建成后,将大大缓解关中地区用水问题。下图为“引汉济渭”工程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引汉济渭”工程的意义不包括(  )
A.缓解西安的用水紧张状况
B.改善渭河流域生态环境
C.缓解汉江流域的旱涝灾害
D.增加关中平原灌溉面积
2.“引汉济渭”工程受水地区的地形成因是(  )
①断裂下陷   
②地壳抬升 
③流水堆积   
④流水侵蚀     
⑤风力堆积   
⑥风力侵蚀
A.①③B.①⑤C.②④D.②⑥
3.关于汉江和渭河水文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
A.都受温带季风气候影响,形成夏汛B.受长江干流水量影响,汉江的流量更大
C.汉江和渭河冬季都无结冰现象D.渭河含沙量大,汉江含沙量小
2016-11-27更新 | 557次组卷 | 21卷引用:2016届宁夏六盘山高级中学高三第二次模拟文综地理试卷

10 . 202435日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上,住辽全国政协委员建议将松花江辽河运河纳入国家水网建设规划。辽河流域的人均水资源只有全国的三分之一,水资源的缺乏严重制约了辽宁的经济发展。如图为松辽运河工程规划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将松花江水调到辽河的主要原因有(     
①辽河流域内降水量不大,蒸发较强②辽河流域为我国主要商品粮基地,耗水量大
③辽河中下游地区人口较稠密,工农业用水量大④松花江平均年径流量达762亿立方米,水量较大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2.该工程建设的有利条件是(     
A.地势北高南低,可以自流引水B.经过地区主要是沼泽等荒地,占用耕地少
C.输水线路短,线路里程不到300千米D.输水干线经过地区以平原为主,工程投入较少
3.建设松花江—辽河运河带来的影响(     
①有效改善辽河流域和渤海的生态环境②通过内河航运的发展牵引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
③减少铁路、公路运输带来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④可能加剧松花江流域洪涝灾害的发生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2024-05-18更新 | 109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房山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