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水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22 道试题
23-24高三·全国·假期作业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虚拟水指在生产产品和服务中所需要的水资源。地区之间的农产品贸易是实现虚拟水资源调配的重要方式,虚拟水资源的调配是在区域资源安全问题导致国家安全问题的背景下实施的。下图为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域虚拟水净输入量统计图。读图,虚拟水资源调配(     
   
A.由水资源的空间分布差异决定,有利于资源安全
B.能促进不同区域间水资源的均衡,增强国家安全
C.有利于输出地区自然环境的改善,增强资源安全
D.增加水资源输出地区的经济收入,增强国家安全
2023-06-16更新 | 178次组卷 | 4卷引用:高中地理答案技巧四十、资源调配的意义影响类答题模版
23-24高三·全国·假期作业
2 . 自然资源的区域分布很不均匀,常出现空间不匹配的问题,例如我国存在耕地资源,与水资源空间不匹配的情况,资源的跨区域调配成为应对措施之一。下图示意我国山西、湖北、河北、黑龙江、西藏五省区的耕地和水资源总量占全国比重。关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沿线区域发展的影响,正确的是(     
   
A.甲省水资源短缺缓解,耕地面积扩大B.乙省产业结构发生变化,第一产业比例上升
C.山西省灌溉水量增加,土壤盐碱化加剧D.丙省资源优势转变成经济效益,收入增加
2023-06-16更新 | 166次组卷 | 4卷引用:高中地理答案技巧四十、资源调配的意义影响类答题模版

3 . 引江济淮工程划分为引江济巢、江淮运河、江水北送三段。江淮运河段可通航2000吨级船舶,该段与河总干渠交会时,没有通过地下隧道“下穿”输水,而是修建了世界上最大跨度的通水通航渡槽,形成“河上有河船上有船”的水上立交奇观。图左示意引江济淮工程,图右示意通水通航渡槽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工程实施后,调往皖北、豫东的水量最多的季节最可能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2.引江济淮工程对长江的影响有(     
A.丰富物种基因多样性B.水体自净能力下降C.补充水源与改善水质D.提升河流通航能力
3.与“下穿”输水相比,淠河渡槽的突出优点是(     
A.提高淠河航运价值B.修建成本较低C.保障江淮运河航运D.技术难度更高

4 . 丹江口水库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起点,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简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四处河道流向说法正确的是(     
A.①处向东流B.②处向北流C.③处向西流D.④处向南流
2.为保障④处河道的水质,应该(     
A.增加①处河道径流量B.关停②处的污染企业
C.保护③处的生态环境D.减少丹江口水库蓄水
2023-06-11更新 | 197次组卷 | 2卷引用:专题12 区域资源开发与资源安全易错突破-备战2024年高考地理考试易错题(全国通用)

5 . 水网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国家或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格局。近期相关学者提出“双下”形水网经济布局构想,有利于我国形成互联、互通、互济的水网经济格品。构建从西南调水至西北的西部调水工程是“双下”形水网经济带建设的重要基础,可促进西部经济带协调发展。图示意“T”形、“II”形、“双T”形水网。完成下面小题。


   
1.与“T”形水网及“II”形水网相比,相关学者提出的我国“双T”形水网建设构想主要是基于(     
A.社会经济基础B.生态系统重塑C.现有水网系统D.民族文化振兴
2.从西南调水至西北的西部调水工程可能使(     
A.西南地区水资源枯竭B.西北地区城市等级显著提升
C.沿线土壤盐渍化减轻D.东、西部地区经济协调发展
3.西部调水工程实施进度较慢的主要原因是(     
A.气候较为恶劣B.技术尚未成熟C.工程难度较大D.投入成本较少

6 . 引江济淮工程被誉为“安徽版南水北调”,沟通长江、淮河两大水系,由引江济巢、江淮沟通、江水北送三段组成。其中引江济巢段按照III级标准建设,可通行1000吨级船舶,江淮沟通段按照国家Ⅱ级航道建设,可通航2000吨级船舶。下图示意引江济淮工程及长江和淮河流域占安徽比重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长和淮河流域占安徽省的比重
项目淮河流域长江流域
流域面积占全省的比重(%)48.047.3
水资源量占全省的比重(%)26.063.4
耕地占全省的比重(%)68.030.0
线路总长723公里
涉及安徽省12个市46个县(市、区)河南省2个市9个县(市、区)受益人口4132万人
1.实施引江济淮的原因,是安徽省空间上(     
A.水热不匹配B.光热不匹配C.水土不匹配D.煤电不匹配
2.引江济淮工程建成后,单位距离输水成本较高的是(     
A.引江济巢段B.江淮沟通南段C.江淮沟通北段D.江水北送段
3.引江济淮完工后,可实现(     
A.合肥水陆双通B.增加皖北水稻C.提升淮河防洪D.改善长江水质
2023-05-21更新 | 187次组卷 | 4卷引用:考题猜想02 重难点攻关(20大考点+70题训练)-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末考点大串讲(人教版2019)

7 . 滇中是全国干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为此国家启动滇中引水项目(下图)引金入滇。水源工程从金沙江无坝引水,经引水渠沉沙后,通过地下泵站进入总干渠,沿途输水过程根据不同地区的人口状况差异化分配水量。完成下面小题。


   
1.该工程采用无坝引水是为了(     
A.实现全程自流B.增加输水水量C.提升输水水质D.减少生态扰动
2.总干渠沿途分配水量最多的城市是(     
A.楚雄B.昆明C.通海D.蒙自
3.从水源供需方面考虑,该工程建成后输水量最大的季节可能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2023-05-20更新 | 385次组卷 | 4卷引用:5.1 水循环-备战2024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微专题微考点专项训练(全国通用)

8 . 大通河通常被认为是湟水的支流,但以长度与流量论,大通河实为湟水正源。湟水谷地耕地面积相当于青海省耕地面积的56%,养育了全省人口的61%。“引大济湟”工程是青海省内一项大型的跨流域调水工程。2022年12月12日,“引大济湟”工程湟水北干渠扶贫灌溉二期工程松多水库顺利通过下闸蓄水阶段验收,北干渠二期工程是北干渠一期工程的续建配套工程和引大济湟工程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任务是以城镇供水和农业灌溉为主,兼顾生态用水,属Ⅱ等大型水利工程。下图为“引大济湟”工程规划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引大济湟”引水线路明显优点有(     
①施工难度大       ②部分地区可自流引水       ③引水量较大       ④全部利用现有河道引水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2.“引大济湟”工程通水产生的明显影响(     
A.黄河中下游水量增加B.湟水谷地垦荒力度加大
C.缓解湟水谷地水资源短缺D.降低湟水谷地水价
2023-05-15更新 | 187次组卷 | 4卷引用:专题03 区域合作(高频选择题60题)(4大考点)-【好题汇编】备战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中真题分类汇编(浙江专用)

9 . 青藏高原贯穿输水隧道全天候调水工程是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拟通过开凿雅鲁藏布江谷地至青海柴达木盆地的深长贯穿隧道,在雅鲁藏布江干流峡谷地段筑坝截流,支流帕隆藏布江蓄水,利用区域地形高差将雅鲁藏布江部分水量调入柴达木盆地。下图为输水隧道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选择雅鲁藏布江作为水源地的主要原因是(     
A.降水丰富,河流水量大B.地质条件稳定,自然灾害少
C.地形平坦,河流流速慢D.环境承载力强,生态修复快
2.该隧道调水方案优势在于(     
①埋藏较浅,防凌汛②可自流输水,运营成本较低③不占用大量地表土地资源④避免受地热产生的高温影响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3.该调水工程对柴达木盆地产生的影响是(     
A.缓解了工农业用水短缺问题B.可以完全修复山地冰川
C.增加森林储备,发展木材产业D.促进生态渔业大力发展
2023-05-12更新 | 143次组卷 | 3卷引用:专项01 期中测验:重难提升专练-备战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中真题分类汇编(江苏地区)

10 . 埃尔埃希多地区被誉为"欧洲蔬菜之都",这里雨季时间短,降水少,在数万公顷的山坡和一望无际的沿海滩涂上,一片片塑料温室顶棚在阳光下折射出耀眼的光芒。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埃尔埃希多位于图中的(     
A.aB.bC.cD.d
2.关于甲工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调水方向为由南往北B.部分地段需逐级提水
C.解决了受水区的用水问题D.沿线地形平坦,施工难度小
3.甲工程对调入地区环境的影响(     
A.洪涝、地震等灾害频率降低B.大气污染普遍减轻
C.城市地面沉降问题得以解决D.土壤盐碱化程度加剧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