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水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0 道试题

1 . 松花江流域河川径流408亿立方米,而辽河上游西辽河仅存干涸的故道,中下游地区水资源严重危机。伊辽运河是纵贯我国东北的“北水南调”计划,意在调整松花江流域和辽河流域水资源分布的不平衡性,该计划设想从松花江二级支流伊通河引200亿立方米的水,在实现调水后,运河束水攻沙下泄的泥沙量约12亿立方米。如图是伊辽运河及拟拓深河段示意图,据此回答问题。



1.伊辽运河工程对三江平原可能带来的影响是(     
A.湿地面积大幅度减少B.河流带来的泥沙增多
C.避免凌汛泛滥的危害D.化解季节性冻土危害
2.东北南部辽河流域地区水资源短缺的主要原因是(     
①全球气候变化,降水减少②人口密度大,耗水量大③复种指数高,过度用水④地下暗河多,下渗严重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2 . 塔霍河流经西班牙腹地,经葡萄牙注入大西洋,水量充沛,源头70%的水量被调往塞古拉河流域。塞古拉河是注入地中海的一条河流,流域内土壤肥沃,光热充足,农业增产潜力大。下图为西班牙部分水系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塔霍河相比,塞古拉河水系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A.流域面积较大B.流程较短
C.支流较多D.自东向西注入地中海
2.塔霍河源头70%的水量被调往塞古拉河流域的原因是(     
A.塔霍河流域农业增产潜力大B.塔霍河流域土壤肥沃,光热充足
C.塞古拉河流域种植业发达,需水量大D.受温带海洋性气候影响,灌溉水源充足
2022-03-02更新 | 26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地理预测卷(六)
21-22高二·全国·课时练习

3 . 广西郁江调水工程于2020年10月15日提闸通水,实现了从郁江引水进入钦江的目标,该引水工程沿线多处采用隧洞引水。下图示意广西部分河流分布。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郁江调水工程多处修建引水隧洞的主要原因是(     
A.保证水质B.减少损耗C.少占耕地D.地形复杂
2.除钦江外,钦州市其他河流水资源开发条件差主要是因为(     
A.汛期较短B.水流湍急C.独流入海D.污染严重
3.郁江调水工程对钦江流域生态的影响是(     
A.优化河流水质B.保障农业供水C.导致沿线土壤盐碱化D.减少洪涝灾害
2022-02-20更新 | 271次组卷 | 2卷引用:2023届辽宁省县级重点高中联合体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地理试题

4 . “引晋入金”工程是从福建晋江市向金门岛供水,龙湖取水泵站、陆地输水管道和跨海输水管道三部分组成,解决该地区缺水问题。该工程由晋江线路总长约28千米。下图示意“引晋入金”供水工程线路。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金门岛缺水主要是因为(     
A.年降水量少B.下渗量大C.储水量少D.植被覆盖率低
2.“引晋入金”工程陆地输水管道采用地下管道主要是为了(     
①保护供水水质②节约投资成本③减少水体下渗④减少水分蒸发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5 . 2020年3月18日起,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开始向河北、河南两省共计25条河流实施生态补水,此次生态补水计划至5月底结束。在输水工程中,输水道采用明渠和暗渠两种方式,明渠输水采用与沿线河流立交方式,不与地表水发生水体交换,暗渠则采用地下全封闭方式输水。下图是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路线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此次生态补水选择在3~5月的主要原因是(     
A.3~5月秦巴山区积雪大量消融水源充足B.3~5月汉江流域进入雨季,径流量较大
C.3~5月华北地区春旱严重,生态面临严重考验D.6月丹江口水库进入汛期,3~5月排水可腾出库容
2.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主要采用明渠输水的主要原因是(     
A.降低工程难度B.保证水中鱼类生存C.减少水量损失D.利于沿线生态用水
3.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中,设计暗渠输水道的主要目的是(     
A.降低下渗损耗B.保障水量供应C.方便设备维护D.保证水质安全

6 . 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光谦表示,在大气边界层到对流层范围内存在稳定有序的水汽输送通道,可将其称为“天河”,基于大气空间的跨区域调水模式就是“天河工程”。这一项目通过对大气中水汽含量及“迁徙”路线的监测,掌握水汽“迁徙”规律,并在有条件的地区进行人工干预,缓解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的局面。根据规划,“十三五”期间,“天河工程”有望每年在青藏高原的三江源、祁连山、柴达木地区分别增加降水25亿立方米、2亿立方米和1.2亿立方米。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1.“天河工程”实现跨区域调水的主要手段是(     
A.人工增雨B.开渠引水
C.改变大气环流D.修建储水设施
2.“天河工程”推进面临的问题最有可能是(     
A.人工降雨难度大B.资金短缺
C.掌握水汽“迁徙”规律D.施工难度大
3.“天河工程”选择青藏高原地区的主要原因是(     
A.地广人稀,移民人数少B.该地区是众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
C.经济落后,水资源需求少D.植被茂密,涵养水源的能力强
2021-12-23更新 | 889次组卷 | 13卷引用:2017届100所名校最新高考冲刺卷(二)文综地理试题

7 . “引江济巢”工程是将长江水引入巢湖。引江济淮工程是一项以工业和城市供水为主,兼有农业灌溉补水、水生态环境改善和发展江淮航运等综合效益的大型跨流域调水工程,线路总长330公里。自南向北划分为引江济巢、江淮运河、淮水北调三段,是安徽水资源战略配置工程和支撑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与水环境改善的重大基础设施。下图示意“引江济巢”工程线路。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区域河流的主要补给来源是(     
A.地下水B.冰雪融水C.湖泊水D.大气降水
2.“引江济巢”工程(     
①主要参与陆地内循环   ②使巢湖泥沙淤积减弱
③加大江湖间水量交换   ④使长江下游干流水量有所减少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1-11-07更新 | 259次组卷 | 4卷引用:2023届辽宁省县级重点高中联合体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地理试题

8 . 珠江三角洲水资源调配工程从西江干流鲤鱼洲向珠江三角洲东部地区的广州、东莞、深圳等地的水库输水。该工程穿越珠三角核心城市群地区时采用地下深埋盾构(地下暗挖隧洞的一种施工方法)方式,在地下40米至60米空间建造。完成下面小题。



1.采用地下深埋盾构方式的主要原因(     
A.避免台风、海潮侵袭B.减少工程量,降低成本
C.减少对珠江口航运的干扰D.预留地表和浅层地下空间
2.关于珠江三角洲水资源调配工程带来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①使东江入海口咸潮加剧②缓解中山等地用水紧张③合理优化水资源空间分布④为广州等地提供备用水源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022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9 . 灵渠修筑于秦朝,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水利工程,至今仍在发挥作用,灵渠由南北两渠组成。灵渠采用铧嘴(与大、小天平衡接的具有分水作用的砌石坝)分水。铧嘴与大、小天平(拦河坝,大天平即拦河坝的右部,小天平为拦河坝的左部)相连,三七分流,小部分通过南渠汇入漓江。其中,大、小天平的设计高度较低。如图为灵渠南北两渠分布图和灵渠分水工程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大天平和小天平设计的高度较低,主要是为了(     
A.降成本B.排沙C.航运D.分洪
2.灵渠建设的意义主要是(     
A.防止洪涝灾害B.降低泥沙含量C.加强区域联系D.增加水源供给
2021-11-01更新 | 638次组卷 | 11卷引用:热点押题卷20 古代水利-冲刺2023年高考地理热点押题卷

10 . 图甲是世界某区域图,图乙是图甲中三个城市的年降水量和冬雨率柱状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根据图示信息判断,该区域实施的调水工程最可能为(     
A.东水西调B.北水南调C.西水东调D.南水北调
2021-10-31更新 | 463次组卷 | 9卷引用:25 资源跨区域调配-备战2022年高考地理各地市最新模考分类汇编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