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水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图一为南四湖地理位置示意图。图二为南四湖及周边地区各景观类型面积变化统计图。


材料二:南四湖由微山湖、昭阳湖、独山湖、南阳湖组成,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重要通道,湖区生物资源丰富,有芦苇等147种水生植物,沿湖地区工业以煤炭、电力、造纸为主,社会经济得到快速发展。


(1)南四湖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中的_____地区,四大经济区中的_______地区,湖区水量季节变化较________(填“大”或“小”)。
(2)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跨长江、淮河、________、海河四大流域,长江水经南四湖引入山东后,山东省的人口容量将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经济规模将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
(3)1982-2012年间南四湖及周边地区面积减少最多的景观类型是________,其人为原因主要有发展台田鱼塘、__________等。
(4)说出沿湖地区发展造纸业的区位优势________
2021-05-21更新 | 51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金华市曙光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2 . 山东省南部的南四湖,由微山湖、昭阳湖、独山湖、南阳湖组成,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重要通道,沿湖地区工业以煤炭、电力、造纸为主。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南四湖地理位置示意图(下图1)。


材料二   南四湖及周边地区1982年与2012年各景观类型面积统计图(图2)。



(1)南四湖湖盆狭长,总体呈西北-东南走向,部分入湖河流不定期出现断流现象,主要原因可能是     
(2)南四湖及周边地区各景观类型中,1982年面积最大的是     ;1982-2012年间,面积增加最多的景观类型是     
(3)分析1982-2012年间南四湖流域沼泽面积大幅度减少的主要人为原因。
(4)分析南水北调东线工程通水后对南四湖地理环境可能带来的有利影响。
(5)为了满足调水的水质要求,南四湖沿湖地区工业发展应采取哪些措施?
2021-04-06更新 | 12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选修)
3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甘肃省天水、平凉和庆阳三市分属西秦岭山地、陇中黄土高原和陇东黄土高原区,区域水资源短缺。近几年来,伴随石油勘探和煤炭开发,陇东能源基地水资源供需矛盾十分突出。白龙江为嘉陵江上游最大的支流,径流丰富,沿岸的开阔区域不多,大部分地方都是高坡陡崖,经济落后。白龙江流域总人口约120万人,工业不甚发达,上游地区以畜牧、林业为主,中下游地区以农业为主。下图为陇东跨流域调水路线规划示意图。甘肃省初步规划从白龙江引水,年调水量约10亿立方米,途经天水、平凉,最后到达庆阳(该市海拔1200~1500米),线路总长400千米。



(1)简述陇东地区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原因。
(2)评价陇东跨流域调水线路的利弊。
(3)说明该调水线路通水后对陇东地区的有利影响。
2021-02-17更新 | 18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十所名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东西走向的秦岭,我国极为重要地理分界线,山脊线平均海拔超过2500米。秦岭南北自然、人文环境差异显著。秦岭南侧的陕南地区受亚热带季风气候控制青山绿水,水热资源丰富,聚集陕西60%的水资源,人均水资源4000立方米。渭河流域多受温带大陆性气候和季风气候控制,降水量不大。“引汉济渭”工程正加紧建设中。上图是陕西两大谷地分布图。



(1)从渭河流域所处的气候条件推测渭河的水文特征。
(2)指出秦岭对陕南谷地形成良好自然环境的地理意义
(3)简要说出引汉济渭工程的实施对受水区的意义。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黄河中下游地区示意图

(1)A省为我国四大地区中的_______地区,自然带为______。
(2)图中①②两项引水工程比较,①工程的有利条件是可利用______,②工程的起点是______。
(3)B地区发展农业的制约因素是______,同时,也面临土壤盐碱化问题。分析该地区土壤盐碱化严重的季节及主要原因。
2021-02-09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20-21高二·全国·课时练习
综合题 | 较易(0.85) |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继“南水北调”东线工程通水后,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正式通水。“南水北调”工程是实现我国水资源优化配置,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大战略性基础设施。

材料二下面左图为我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路线示意图,右图为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北水南调”工程路线示意图。



(1)我国“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主要利用____的河道调水。
(2)从可持续发展角度分析跨流域调水对调入区的有利影响。
(3)我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北水南调”工程比较,单位调水量能耗较大的是____,判断的理由是____。
2021-01-24更新 | 137次组卷 | 3卷引用:【高中新教材同步备课】4.2资源跨区域调配 同步训练-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二)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印度河是南亚大河,年输沙量4.8亿吨,河口潮差达4.2米,其流域灌溉农业发达,灌溉用水约占径流量的4/5,灌区主要分布在中下游平原地区。下图为印度河流域示意图。

材料二巴基斯坦人口众多,80%的人口集中在印度河平原地区,该国实施“西水东调”工程,在印度河干流和支流①②兴建大型水库、拦河大坝等水利工程,将河水通过调水渠调入支流③④,使印度河流域灌溉用水得到保证,灌溉面积扩大。



(1)从发展灌溉农业的角度,分析巴基斯坦实施“西水东调”工程的必要性。
(2)从自然灾害角度,评价巴基斯坦“西水东调”工程对印度河三角洲产生的影响。
8 . 读“南水北调工程规划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水资源分布特点是____
(2)“南水北调”是通过对水循环的____环节施加一定的影响而实现的。
(3)“南水北调”规划形成“四横三纵”的总体布局。其中“四横”自北往南依次是指________________四条河流。
(4)“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从长江下游扬州引水,利用____提水北送。
(5)“南水北调”可实现全程自流的是____线和____线。
(6)“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对长江可能带来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____
A.可提高社会对长江水质的关注
B.可促使长江泥沙向海洋运输
C.可改变长江口外海洋潮汐的规律
9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人口稠密、经济发达,但能源、资源短缺;而西部广大地区资源丰富,却因资金短缺、基础设施和技术落后而得不到大规模开发。为了尽快改变这种局面,我国先后实施了如图所示跨区域资源调配方案:①、②西电东送、③南水北调和④西气东输工程。读下图。

材料二:近年来,东部地区一些大型企业在中西部地区建立生产基地,促进了中西部地区的迅速发展。



(1)西气东输采用的交通运输方式是什么,该工程对东部地区的有利影响有哪些?
(2)图中南水北调对北方地区的影响有哪些?
(3)简述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优势条件。
10 . 大运河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目前依靠大运河建设了“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简述京杭运河北京至长江段河底地势变化特征。
(2)从自流角度说明图示地势变化对南水北调的影响及需要采取的措施。
(3)“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可能会给长江河口区域带来哪些有利和不利影响?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