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水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7 道试题
1 . 读图,回答问题。

南水北调中线沿途区1月等温线分布图
(1)图中丹江口水库出口处和北京两地的平均温差大约是多少?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2)京津地区急需调水,分析其水资源短缺的自然原因和社会原因。
(3)分析华北平原发展农业的有利自然条件。
2 . 50年规划,50年建设,5 000亿元投资中国南水北调工程,注定要被历史冠以“世界规模最大的调水工程”。南水北调东线、中线、西线按规划建成后,将把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水域相互连接,从而构建起“四横三纵”的中国水利地理版图。读“南水北调工程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三峡工程位于长江________(上、中、下)游,修建以后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有何好处?
(2)长江径流量远大于黄河径流量的主要原因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
(3)南水北调是为了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问题,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是_____________,形成该特征的气候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据推算,到2030年,黄淮海平原年缺水量为400亿立方米,通过南水北调依然不能达到供需平衡,针对这种情况,除调水外还应实施的对策有哪些?
2018-08-08更新 | 9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钦州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学2018年秋季学期高二地理5.1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同步试题
3 . 读“我国三大资源、能源跨区域调配工程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因素中影响A工程线路走向的最主要因素是
A.地形因素                 B.河流状况                      C.气候条件                    D.城市分布
(2)我国水资源分布的南北差异是______。南水北调工程中_______线工程先行,其依托_____工程量小。
(3)三大工程中,对上海市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都有积极影响的工程是_______工程和_______工程(填字母)。
(4)A、B工程对西部地区产生的积极影响主要是
A.促进交通运输快速发展                                     B.改善大气质量
C.把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                              D.增加植被覆盖率
2018-07-26更新 | 144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云南省云天化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4 . 阅读辽宁省部分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辽宁省是我国东北地区人口最多的省份,随着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吸引了大量外来人口。目前,辽宁省常住人口4314.7万。下图显示辽宁省2003~2008五年人口的自然变化。

材料二:辽宁省位于我国东北地区南部,属温带季风气候。全省水资源总量为261.36亿立方米,仅占全国的1/90,人均占有量为608立方米,不到全国人均占有量的1/3,是我国缺水省份之一。
(1)从材料一可以看出,目前辽宁省主要为我国人口的 地区(填“迁入”或“迁出”);一个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决定的,根据图中计算2008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为 %,判断该省人口增长模式为 (填选项)。
A.原始型       B.传统型       C.现代型
(2)下列有关辽宁地区气候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填选项)。
A.夏季高温多雨       B.终年炎热       C.终年多雨       D.冬雨夏干
(3)针对该省水资源紧张的状况,请你提出解决的具体措施。
(4) 跨流域调水是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匀的措施之一,请问我国跨流域调水工程是什么?试分析该工程建设对调入区的积极意义。
2018-07-20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宁夏育才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会考模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1 年中国稻米产量居前十位的省区分布图和产量居前四位的省区稻米外销比例示意图。

材料二:目前全国范围内稻米镉平均含量为 0.12mg/kg(国际限量值为 0.4mg/kg),最高值为 1.19mg/kg,稻米“镉污染”事件时有发生。
(1)A 线是我国_____(自然区)中南方和北方地区的地理分界线,该线以北地区的地形以_____和高原 为主。
(2)产量居前四位的省区稻米外销比例最大的是_____。与其相比,湖南省种植水稻的不利自然条件有________________
(3)水资源短缺制约了北方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为缓解该问题,我国实施资源跨区域调配南水北调工程 B,该工程 把_____、淮河、黄河和_____四大流域连接起来。
(4)简述南水北调工程对调入区的有利影响.
2018-07-19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 】吉林省梅河口市第五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6 .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A、B两处河床的共同特点是 形成了“ ________ ”,分析它们的共同成因________       
(2)P地区是我国 缺水最严重的地区。正常年份,其缺水最严重的季节是________,原因________       
(3)正在建设中的南水北调工程(中、东线)是解决P地缺水问题的重大举措,试从工程建设和调水耗能两个方面分析东线的主要优缺点。
2018-07-06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六 第三章 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单元测试
7 . 读世界两个国家跨区域调水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①为________国的_______工程;②为_________(国家)__________工程。上述工程主要是解决所在国家_______________的问题。
2)图①所示区域气候类型___________。图②所示区域气候类型为_______________。
3)试分析跨区域调水给受水区生态环境带来的有利影响。
2018-02-25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防城港市2017年秋季学期教学质量监测高二年级地理试卷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7年12月6日,西成高铁全线通车,成为我国第一条穿越秦岭的高铁,下图是西成高铁及我国部分区域示意图。

材料二   21世纪以来,四川省积极承接东部地区的家具产业转移。目前成都已经拥有2000多家家具企业,年产值到达150亿元,成为全国三大家具产业制造基地之一,成为我国家具的重要集聚区。

材料三     下表为2013—2015年四川省产业结构的组成状况。

(1)影响西成高铁修建的主导因素是        ,修建过程中需要克服的自然障碍是复杂的         和地质条件。

(2)西安所处的地质构造为         ,耕地类型主要是         

(3)图中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是        ,该工程对受水区土壤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有        

(4)根据材料判断目前四川省区域发展处于        阶段,阐述四川省家具产业集群化发展的积极意义。

2018-02-20更新 | 182次组卷 | 4卷引用:浙江省嘉兴市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9 . 结合下列图文资料,完成相关问题。

“引江济淮”工程是国家重大跨省、跨流域调水工程。该工程沟通长江、淮河两大流域,穿越皖江城市带、合肥经济圈和中原经济区三大区域,地跨皖豫2省14个市55个县(市、区),输水线路总长1048.68公里。工程以城乡供水和发展江淮航运为主,实现灌溉补水和改善巢湖及淮河水生态环境,由引江济巢、江淮沟通、江水北送三段组成。工程初步拟定多年平均引江水量48.99亿立方米,调入淮河水量26.05亿立方米,水运总量约为10430万吨。下图为“引江济淮”工程部分区段线路图。


(1)分析“引江济淮”工程建设的有利自然条件。
(2)从水资源合理利用的角度,简述“引江济淮”工程的重要性。
(3)分析“引江济淮”工程对安徽区域协调发展的意义。
2018-02-05更新 | 164次组卷 | 3卷引用:安徽省亳州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质量检测地理试卷
10 . 下图是“我国资源调配示意,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C代表我国的三大资源调配工程,沿线气候变化最显著的是_________工程,属于水资源跨流域调配的是_________工程。   (填字母)
(2)请说出图中A工程对上海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有积极影响。
(3)简析图中B线调运的能源在这一区域十分丰富的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