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我国南水北调工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箭头①③所代表的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名称分别是①____;③____
(2)图中A所在地区近几十年来土地荒漠化面积扩大,造成了严重的后果。该地区荒漠化严重的自然原因有________
(3)华北地区是我国水资源最紧缺的地区。解决华北地区缺水问题,除跨流域调水外,你认为还可以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
2023-01-31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夹河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10月)地理试题
2 . “引汉济渭”工程采用隧洞引水方式,开凿隧道隧洞穿越秦岭,将汉江水引入渭河。下图为“引汉济渭工程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引汉济渭工程沿线植被的变化体现了
A.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B.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C.垂直地域分异D.非地带性地域分异
2.建设引汉济渭工程面临的主要困难是       (       )
A.山区气温低,冻土广布B.地形地质条件复杂
C.汉江水质较差水量较少D.全程需动力提水北上
3 . 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正式投入使用。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从汉江上游的丹江口水库取水,全长1241千米,引水至天津、北京。

材料二 下图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示意图。



(1)“南水北调”中的“南”、“北”分别是指我国南方和北方地区。我国南方、北方的地理分界线大致是_______一线。
(2)某学校小强同学利用寒假沿南水北调中线考察,发现从丹江口到北京沿途植被景观的变化明显,这种变化反映的是____________地域分异规律,影响其形成的主导因素是_______
(3)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投入使用后,对水资源输入地可能产生的影响是_______
4 . 图为“我国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关于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消除海河流域的洪涝灾害
B.减轻沙尘暴对北京的威胁
C.过黄河后可以自流引水
D.跨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水系
2.南水北调工程能给受水区带来(     
A.经济效益——美化环境,改善城乡居民的卫生条件
B.生态效益——控制地下水位下降和地面沉降
C.社会效益——缓解城乡争水、工农业争水的矛盾
D.环境效益——治理工业“三废”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