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我国南水北调工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1 道试题

1 . 被称作陕西省内“小南水北调”工程的引汉济渭项目,从陕西南部的汉江取水,经秦岭隧道向北调入渭河,工程全面完工后年调水量15亿立方米左右。读引汉济渭工程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引汉济渭工程的劣势是(     
A.水源地可调水量不足B.调水过程中水资源的蒸发损耗大
C.需修筑的隧道长D.水源地污染严重
2.引汉济渭工程的影响是(     
A.增加渭河平原地区的降水B.防治渭河平原地区水土流失
C.渭河武功段径流量增多D.促进渭河平原地区社会经济发展

2 . 截至到202112月,南水北调中线、东线工程一期工程已累计调水约494亿立方米,其中中线工程累计调水超441亿立方米,有效缓解了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南水北调在山东省构建起了“T”字形输水大动脉。下图示意南水北调中线和东线工程线路。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下列因素中,对南水北调中线、东线工程调水量差异影响最大的是(     
A.调入地需求B.水源地水量C.水源地水质D.输水距离
2.影响山东省内输水线路走向的主要因素是(     
A.降水差异B.产业结构C.地势高低D.用水需求
3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图为陕西省沿109°E经线地形剖面示意图。陕西省可以划分为陕南、关中和陕北三大地理单元。


   
土地利用类型面积比例(%)
林地79.35
草地2.52
耕地13.53
城镇0.44
裸地3.14
水域1.00

材料二图为太白山垂直自然带分布图。太白山是秦岭最高峰,海拔3767米,其南北坡地理环境差异明显。表为中线水源区土地利用类型面积比例。


   
(1)简述陕南的自然地理特征。
(2)与北坡相比,说明太白山南坡自然带多样的原因。
(3)汉江是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说明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可能对水源地的不利影响。
2023-10-13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五章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综合测试卷)-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单元速记·巧练(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4 . 为提高淮河下泄关口“悬湖”洪泽湖的防洪标准,解决淮河安徽段“关门淹”问题,2022年7月30日,兼顾航道功能的淮河入海水道(紧靠苏北灌溉总渠北侧)二期工程开工建设。淮河流域暴雨洪水一般集中在汛期(6月至9月)。下图为淮河流域简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废黄河是历史上黄河夺淮入海的下游河道,目前淮河不经过废黄河河道入海的原因是(     
A.河道弯曲,流程较长B.地势低平,水流缓慢
C.泥沙淤积形成地上河D.仍有黄河水经此入海
2.建成后的淮河入海水道可大大提高洪泽湖的调蓄能力,主要表现为(     
A.增加洪泽湖周边滞洪区进洪机会B.使洪泽湖水位可以预排预降
C.提高苏北灌溉总渠以北地区排涝标准D.及时排泄郑州等淮河上游城市内涝
3.南水北调大规模调用长江水,而不从淮河流域调水的主要原因是淮河流域(     
①径流量较小且不稳定②地势北高南低,阻碍淮河水北调
③气候干旱,降水量少④枯水期河水污染物含量高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09-27更新 | 853次组卷 | 17卷引用:第四章 区域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综合测试卷)-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单元速记·巧练(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图为我国三种资源跨区域调配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关于①资源调配线路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经过我国地势的三级阶梯B.穿越两类陆地自然带
C.目标市场位于海南D.资源主要来自我国新疆和中亚
2.②资源调配线路建设的不利条件是(     
A.受地势影响抽水北送B.污染严重,水质差
C.开挖新河道,建设成本高D.加大海河的防洪压力
3.③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对输入地的直接影响是(     
A.改善大气环境质量B.出口加工工业比重增加
C.外来务工人员明显增加D.电子工业升级换代
2023-02-23更新 | 741次组卷 | 44卷引用:章末综合测评 3 单元练习-中图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高中地理
6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我国北部地区分布着一半以上的耕地,仅拥有全国1/5的水资源,特别是西北地区,仅占全国水资源的4%。2018年,“红旗河”西部调水工程设想引发专家热议。该工程基本目标是由雅鲁藏布江、怒江、澜沧江、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调水600亿立方米(超过黄河全年平均水量)至新疆等干旱区,发展2亿亩灌区和牧场,建20万平方千米绿洲,形成长1000千米的运河,以此彻底改善西北干旱区的生态与环境。工程全长6188千米,总落差1258米。主体工程投资约为4万亿,建设周期约10年,建成后可解决1.5亿人就业。“红旗河”西部调水工程分为一条主线、三条支线,选线各取水点的水位依次降低,通过“山区打隧洞、河道修水库、平原开明渠”的方式实现全程自流,共需打隧洞136条,隧洞总长2337米。



(1)推测“红旗河”调水工程对我国西北地区的有利影响。
(2)说明“红旗河”调水工程可能遇到的困难。
22-23高三上·江苏南通·阶段练习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7 . 截至到2021年12月,南水北调中线、东线工程一期工程已累计调水约494亿立方米,其中中线工程累计调水超441亿立方米,有效缓解了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南水北调在山东省构建起了“T”字形输水大动脉。下图示意南水北调中线和东线工程线路。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因素中,对南水北调中线、东线工程调水量差异影响最大的是(     
A.调入地需求B.水源地水量C.水源地水质D.输水距离
2.影响山东省内输水线路走向的主要因素是(     
A.降水差异B.产业结构C.地势高低D.用水需求
3.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实施后,对汉江流域的影响有(     
A.减轻汉江上游洪涝灾害B.促进流域内生态环境保护
C.改善汉江下游航运条件D.加剧汉江下游土壤盐碱化
2022-10-09更新 | 527次组卷 | 7卷引用:第四章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综合检测)-2022-2023学年高二地理同步精品课堂(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8 . 福建“北水南调”工程以引用大樟溪水源为主,从闽江竹岐水源点建抽水泵站引水补充,向福清、平潭、长乐等地输水。下图示意福建“北水南调”线路。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福建“北水南调”工程(     
A.全程可以自流引水B.水库调节水源较稳定
C.全线封闭减少蒸发D.沿线灌溉加剧盐碱化
2.平潭需要大量引入水源的主要原因是(     
①岛屿集水面积小②地势陡峻,取水困难
③降水少,季节分配不均④社会经济发展,需水量增加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022-07-29更新 | 224次组卷 | 2卷引用:第四章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A卷·单元考点)-【单元测试】2022-2023学年高二地理分层训练AB卷(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9 . 下图为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线路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①②③工程分别为(     
A.“西气东输”一线、“南水北调”中线、“西电东送”南部通道
B.“西电东送”北部通道、“西气东输”一线、“南水北调”中线
C.“西气东输”二线、“南水北调”东线、“西电东送”中部通道
D.“西气东输”一线、“西电东送”北部通道、“南水北调”西线
2.与天然气相比,煤炭不具备的优点是(     
①清洁、燃烧效率高②分布广泛,开采方便③价格低④使用方便⑤开采成本低
A.①③④B.②③⑤C.①②④D.②④⑤
10 . 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理论上粮食最高产量P=“0.075QTWS”,其中Q:太阳辐射收入=105焦耳/(平方厘米·年),T:温度有效系数=无霜期/365,W:水分有效系数=降水量/蒸发量(若大于1时取值为1),S:土壤有效系数。

地区Q(105)TWS
江汉平原4.90.61.20.8
东北平原南部5.00.40.90.8
河西走廊6.50.40.10.7
青藏地区8.50.380.50.6

材料二中国沿海耕地、水资源对比图(图a)、中国沿海地区水土协调度面积图(图b)。

注:水土协调度=(本区水资源量/全区水资源量)/(本区耕地规模/全区耕地规模)



(1)读材料一可知,理论上每公顷粮食年产量最高的地区是____;最低的地区是____,该地区发展粮食生产的限制性因素是____
(2)通过对材料二图a的分析,说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水资源与耕地资源的分布特点。
(3)材料二图b中,东部沿海省市区中,上海市以南地区水土协调度较____(高、低),请简要分析其原因。
(4)面对国际粮价不断上涨,请对我国应如何提高粮食产量提出建议。
2022-04-10更新 | 205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二章资源安全与国家安全【过关检测】-2021-2022学年高二地理单元复习过过过(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