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我国南水北调工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0 道试题

1 . 为提高淮河下泄关口“悬湖”洪泽湖的防洪标准,解决淮河安徽段“关门淹”问题,2022年7月30日,兼顾航道功能的淮河入海水道(紧靠苏北灌溉总渠北侧)二期工程开工建设。淮河流域暴雨洪水一般集中在汛期(6月至9月)。下图为淮河流域简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废黄河是历史上黄河夺淮入海的下游河道,目前淮河不经过废黄河河道入海的原因是(     
A.河道弯曲,流程较长B.地势低平,水流缓慢
C.泥沙淤积形成地上河D.仍有黄河水经此入海
2.建成后的淮河入海水道可大大提高洪泽湖的调蓄能力,主要表现为(     
A.增加洪泽湖周边滞洪区进洪机会B.使洪泽湖水位可以预排预降
C.提高苏北灌溉总渠以北地区排涝标准D.及时排泄郑州等淮河上游城市内涝
3.南水北调大规模调用长江水,而不从淮河流域调水的主要原因是淮河流域(     
①径流量较小且不稳定②地势北高南低,阻碍淮河水北调
③气候干旱,降水量少④枯水期河水污染物含量高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09-27更新 | 853次组卷 | 17卷引用:第四章 区域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综合测试卷)-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单元速记·巧练(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2022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单选题-题组 | 较难(0.4) |
名校

2 . 下图是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路线示意图,在输水工程中,输水道采用明渠和暗渠两种方式,明渠输水采用与沿线河流立交方式,不与地表水发生水体交换,暗渠则采用地下涵管输水方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中,明渠、暗渠输水道如此设计主要目的是(     
A.避免水分蒸发B.节约耕地资源
C.确保水质良好D.保障水量供应
2.图中黄河以北部分地区将生产冬小麦的土地季节性休耕,种植雨热同季的春玉米。该做法可以(     
A.提高太阳辐射利用率B.缓解地下水紧张状况
C.增强农作物抗旱能力D.改善土壤肥力和性状
2021-10-29更新 | 2908次组卷 | 19卷引用:第四章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选拔卷)-【单元测试】2021-2022学年高二地理尖子生选拔卷(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3 . 下图为我国三种资源跨区域调配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关于①资源调配线路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经过我国地势的三级阶梯B.穿越两类陆地自然带
C.目标市场位于海南D.资源主要来自我国新疆和中亚
2.②资源调配线路建设的不利条件是(     
A.受地势影响抽水北送B.污染严重,水质差
C.开挖新河道,建设成本高D.加大海河的防洪压力
3.③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对输入地的直接影响是(     
A.改善大气环境质量B.出口加工工业比重增加
C.外来务工人员明显增加D.电子工业升级换代
2023-02-23更新 | 741次组卷 | 44卷引用:章末综合测评 3 单元练习-中图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高中地理

4 . 福建“北水南调”工程以引用大樟溪水源为主,从闽江竹岐水源点建抽水泵站引水补充,向福清、平潭、长乐等地输水。下图示意福建“北水南调”线路。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福建“北水南调”工程建设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势北高南低,全程可以自流引水B.沿线多水库、河流,水源比较稳定
C.闽江的径流量季节变化小,年际变化大D.主要经过武夷山区,工程造价高
2.平潭需要大量引入水源的主要原因是(     
①岛屿集水面积小②地势陡峻,取水困难③降水少,季节分配不均④社会经济发展,需水量增加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022-01-26更新 | 706次组卷 | 26卷引用:2019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单元测试题 必修3第5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图为华北某城市2003年和2013年供水、用水对比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与2003年相比,2013年(     
①水资源循环利用率提高②供水总量增大③用水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④生活用水增幅最大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2.南水北调对该市的影响有(     
①利于改善生态环境②水资源短缺得到解决③降低用水成本④利于减少地下水的开采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2-23高三上·江苏南通·阶段练习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6 . 截至到2021年12月,南水北调中线、东线工程一期工程已累计调水约494亿立方米,其中中线工程累计调水超441亿立方米,有效缓解了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南水北调在山东省构建起了“T”字形输水大动脉。下图示意南水北调中线和东线工程线路。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因素中,对南水北调中线、东线工程调水量差异影响最大的是(     
A.调入地需求B.水源地水量C.水源地水质D.输水距离
2.影响山东省内输水线路走向的主要因素是(     
A.降水差异B.产业结构C.地势高低D.用水需求
3.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实施后,对汉江流域的影响有(     
A.减轻汉江上游洪涝灾害B.促进流域内生态环境保护
C.改善汉江下游航运条件D.加剧汉江下游土壤盐碱化
2022-10-09更新 | 527次组卷 | 7卷引用:第四章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综合检测)-2022-2023学年高二地理同步精品课堂(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7 . 甘肃省黄河流域地表水年可取水量为48.3亿立方米左右。白龙江是嘉陵江上游最大的支流,流域多年平均水资源量为69.1亿立方米。下图为陇东跨流域调水路线规划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调水线路甲相比,调水线路乙具有的明显优点有(     
A.可调水量小B.可输水时间长C.施工难度小D.全线自流输水
2.陇东跨流域调水工程如能顺利建成,产生的影响有(     
A.解决了陇东地区的水土流失问题B.改变陇东地区水资源的时间分布
C.改变武都段白龙江河流补给类型D.提高泾河自净能力,增大了水量
2021-10-08更新 | 467次组卷 | 8卷引用:章末核心专项练习04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2021-2022学年高二地理同步课堂精讲练(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8 . 福建“北水南调”工程以引用大樟溪水源为主,从闽江竹岐水源点建抽水泵站引水补充,向福清、平潭、长乐等地输水。下图示意福建“北水南调”线路。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福建“北水南调”工程(     
A.全程可以自流引水B.水库调节水源较稳定
C.全线封闭减少蒸发D.沿线灌溉加剧盐碱化
2.平潭需要大量引入水源的主要原因是(     
①岛屿集水面积小②地势陡峻,取水困难
③降水少,季节分配不均④社会经济发展,需水量增加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022-07-29更新 | 224次组卷 | 2卷引用:第四章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A卷·单元考点)-【单元测试】2022-2023学年高二地理分层训练AB卷(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9 . 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西藏平均年水资源总量达4 394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拥有量是全国平均水平的60倍,是我国水资源最丰富的省区。西藏的天然饮用水近年来风生水起,受到全国乃至全世界的瞩目。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西藏第一瓶矿泉水在拉萨问世,经过多年的发展,如今西藏已经逐渐形成了以拉萨、日喀则等地为主的矿泉水生产格局,矿泉水生产厂家已发展到几十家,并培育了“5100”“珠峰冰川”“圣地”“神水”“卓玛泉”等饮用水品牌。藏水北调属于“南水北调”的大西线工程。工程的调水量约400亿立方米,是中线工程调水量的4倍,采用明渠输水。下图为“藏水北调”线路示意图。

   
(1)分析西藏发展天然饮用水产业的优势条件。
(2)评价“藏水北调”的条件。
(3)“藏水北调”对我国西北地区地理环境有哪些有利影响?
10 . 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理论上粮食最高产量P=“0.075QTWS”,其中Q:太阳辐射收入=105焦耳/(平方厘米·年),T:温度有效系数=无霜期/365,W:水分有效系数=降水量/蒸发量(若大于1时取值为1),S:土壤有效系数。

地区Q(105)TWS
江汉平原4.90.61.20.8
东北平原南部5.00.40.90.8
河西走廊6.50.40.10.7
青藏地区8.50.380.50.6

材料二中国沿海耕地、水资源对比图(图a)、中国沿海地区水土协调度面积图(图b)。

注:水土协调度=(本区水资源量/全区水资源量)/(本区耕地规模/全区耕地规模)



(1)读材料一可知,理论上每公顷粮食年产量最高的地区是____;最低的地区是____,该地区发展粮食生产的限制性因素是____
(2)通过对材料二图a的分析,说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水资源与耕地资源的分布特点。
(3)材料二图b中,东部沿海省市区中,上海市以南地区水土协调度较____(高、低),请简要分析其原因。
(4)面对国际粮价不断上涨,请对我国应如何提高粮食产量提出建议。
2022-04-10更新 | 205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二章资源安全与国家安全【过关检测】-2021-2022学年高二地理单元复习过过过(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