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我国南水北调工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3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汉江全长1532公里,发源于秦岭南麓,在武汉市注入长江。历史上,汉江素有“千里黄金水道”之称,但近几十年来,汉江航运价值却不断降低。为更好地实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丹江口大坝坝顶高程已由原来的162米加高至176.6米。下图为汉江上游流域示意图。

   

材料二:十堰市是我国著名的“汽车城”,位于湖北省西北部,秦巴山地间的汉江中上游谷地,是冬无严寒、夏可避暑的养生宝地。受节能减排、产业竞争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传统重工业发展受到挑战。近年来,十堰市出现常住人口减少的现象。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当地政府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引进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人才。

(1)秦岭是汉江北部支流的发源地,分析其对汉江北部支流水文特征的影响。
(2)简述近几十年来汉江航运价值不断降低的原因。
(3)简析丹江口大坝加高后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有利影响。
(4)阐述十堰市产业转型升级的原因。
2023-07-17更新 | 358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顶级名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阶段性测试文综地理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20世纪初起,京杭大运河黄河以北河段水资源短缺、河道断流现象严重。20224月起,水利部会同北京、天津、河北、山东四省市,统筹各路水源向京杭大运河黄河以北707公里河段进行集中补水,至5月底补水完成,共计补水8.4亿立方米,达到计划补水量的163%,阶段性实现了京杭大运河黄河以北段全线有水的转变。下图为京杭大运河黄河以北河段及全线河道地形剖面图。



(1)分析20世纪初起,京杭大运河黄河以北河段缺水断流的原因。
(2)说明大运河黄河以北河段长期缺水断流对自然环境的不利影响。
(3)简述京杭大运河补水工程实施的社会及生态意义。
2023-04-18更新 | 170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濮阳市第一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质量检测地理试题

3 . 滇中引水工程(一期)北起丽江石鼓金沙江,南至云南红河州新坡背,输水总干渠全长约664km,其中大部地段采用隧洞+暗渠输水。滇中引水工程是中国西南地区规模最大、投资最多的水资源配置工程,是我国在建最大引水工程之一。下图为滇中引水工程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滇中引水工程大部采用隧洞+暗渠输水,主要目的是(     
A.减少沿线蒸发量,增加输水量B.地势起伏较大,减少逐级提水
C.缩短线路长度,节省建设资金D.接纳地下水源,提高输水能力
2.滇中引水工程建成后,从供水需求考虑,输水量最大的季节可能出现在(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3.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相比,滇中引水工程(     
A.线路总体较长B.惠及人口较多C.输水总量较大D.单位造价较高
2023-03-20更新 | 216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信阳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题(二)
4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消落带是指水库或湖泊由于季节性波动或由于水文调控引起的库区水位变化,在库区流域两岸形成的水生生态系统与陆生生态系统交替变化的过度地带。是水陆生态系统物质交换、能量流动的平台。丹江口水库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其消落带区域内存在面积近26万亩农田耕地。研究发现该消落带的土壤在淹水期内总体上表现为氮和磷减少,非淹水期总体上表现为氮和磷增加。

材料二:南水北调作为世界最大的跨流域调水工程,西线工程的方案尚在论证与优化中。某研究团队提出将能源与水利结合的创新模式,即光伏天河工程模式。光伏天河工程是将光伏阵列布设于西线工程的水渠水面及防护带地面上(如图所示),从而形成规模宏大的带状光伏电站。



(1)根据材料一研究结果推断该现象对丹江口水库水质的影响。
(2)分析光伏天河工程模式对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区域的意义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图是“我国资源调配示意,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②③④代表我国的三大资源调配工程,沿线气候变化最显著的是____工程,属于水资源跨流域调配的是____工程,运输方式中有高压输电的是____工程(填写数字)
(2)请说出图中②工程对上海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有积极影响。
(3)简析图中④线工程实施的优缺点。
2023-02-27更新 | 69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南省滑县第一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6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甘肃中南部地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气候干旱,地表储水条件差,水资源极度贫乏。为了缓解区域缺水问题,国家在黄河支流一洮河上兴建水利枢纽工程,实施跨区域调水。考虑到自然环境的复杂性,输水管道多采用隧洞、暗渠和渡槽等方式,线路坡度小,且多呈直线布局。该工程于2021年9月全线通水,极大缓解了当地5市13县(区)用水短缺,600多万群众受益。图示意该调水工程。



(1)分析该区域地表储水条件差的原因。
(2)指出该工程输水管道多采用隧洞、暗渠和渡槽的优点。

7 . 下图为我国三种资源跨区域调配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关于①资源调配线路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经过我国地势的三级阶梯B.穿越两类陆地自然带
C.目标市场位于海南D.资源主要来自我国新疆和中亚
2.②资源调配线路建设的不利条件是(     
A.受地势影响抽水北送B.污染严重,水质差
C.开挖新河道,建设成本高D.加大海河的防洪压力
3.③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对输入地的直接影响是(     
A.改善大气环境质量B.出口加工工业比重增加
C.外来务工人员明显增加D.电子工业升级换代
2023-02-23更新 | 741次组卷 | 44卷引用:2015-2016学年河南信阳高级中学高二12月月考地理试卷

8 . 永定河是北京的母亲河,上游为桑干河,流经黄土高原,因与黄河特征相似,亦被称为“小黄河”。永定河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约450~600mm,流域内分布有数座大型水库。20世纪70年代以后,官厅水库以下河段经常干涸断流,无水入海。2017年开始实施永定河生态补水工程,2021年9月断流40多年的永定河再次全河段通水,流域生态环境得到极大改善。下图为永定河流域示意图,图中箭头表示某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完成下列问题。



1.20世纪70年代以后,永定河官厅水库以下河段经常干涸断流的原因,不包括(     
A.库区流域开发,大量抽水B.上游植被破坏,生态恶化
C.流域降水较少,径流量小D.下游经济发达,用水量大
2.关于永定河下游河段干涸断流所造成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A.主河道萎缩,汛期洪灾加剧B.水域面积减少,建设用地增加
C.水资源不足,小麦面积缩减D.入海污水减少,海洋生态改善
3.图中的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为(     
A.黄河万家寨调水工程B.南水北调中线工程C.黄河小浪底调水工程D.南水北调东线工程

9 . 下图为我国正在实施的资源跨区域调配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①和③工程的运输方式,具有共性的是(     
A.管道运输B.水陆联运C.高压输电D.航空运输
2.④工程可能加重沿途某些地区土壤的次生盐碱化。其成因是沿途(     
①河水渗漏补给地下水,使有些地区潜水面上升   ②有些地区土壤中的盐分有逐渐向地表积聚的可能   ③城市生活污水的大量排放   ④主要地处半湿润地区,冬春季蒸发量大于降水量   ⑤有大量海水的入侵
A.①②④B.①③④C.②③⑤D.③④⑤
3.②工程对于区域发展的意义是(     
A.缓解我国由于能源消费以石油为主所带来的环境压力
B.根本上改变我国的能源结构,以气代煤
C.可以实现“东西部双赢”,根本解决能源供应紧张状况
D.促进沿线地区,特别是长江三角洲地区大气环境改善
2023-01-04更新 | 234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南省登封市实验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八次段考地理试题

10 . 下图为华北平原某城市2010年和2020年供水状况对比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与2010年相比,2020年(     
A.水资源循环利用率降低B.供水总量大幅度增加
C.供水结构发生变化D.再生水变化量最大
2.该城市获得的水源主要是通过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调入,相比较于东线、西线工程,关于中线工程说法正确的是(     
A.水质最好B.全线可顺地势自流C.水量最小D.工程量最小
3.南水北调对该市的影响有(     
①水资源短缺得到解决   ②利于改善生态环境   ③降低水的使用成本   ④利于减轻地面沉降问题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